笔趣阁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二百零六章 倒周(三)

第二百零六章 倒周(三)

作者:真版王启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谈到这里,事情也差不多了。今天喜事实在是很多,按照咱们国人的优良传统,自然要好好的吃喝一顿以作庆祝。

    周祥春便吩咐下人准备一桌二等宴席,打算和王启年来个不醉无归。

    一炷香之后,管家周淮安来报,宴席已经准备妥当。

    二人便准备前往周祥春那异常豪华的私人宴厅开始享受,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下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开口道:“老爷!出大事了!王公公亲自来了。”

    如今已经是戌时初刻,按理来说王承恩应当在皇宫内伺候圣上才对,何以会出宫来?此事大违常理。要知道大明开国以来二百余年,宫门夜开的次数可是屈指可数。

    周祥春便望向王启年,意思是出了什么事了?

    王启年稍一思索,便对着周祥春开口道:“想必就是那事,袁崇焕连上三本奏折的事情。圣上漏夜召大兄你问策。”

    周祥春心里大喜,圣上为了召见自己问策,特意夜开宫门,可见自己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如何。这又是何等的荣耀,当想办法记入史册才行。想了想,转头对着王启年开口道:“倘若圣上问策,为兄又当如何应对?”

    王启年便开口道:“倘若圣上问及东江之事,当如此如此。倘若圣上问及钱粮之事,又当如此如此。”

    周祥春点头谢过,然后开口道:“入宫事大,为兄当急速赶往皇宫才行。宴厅酒菜俱已准备妥当,请贤弟慢慢享用。今日失礼之处,日后再向贤弟赔罪。”

    王启年便开口道:“咱俩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大兄但去无妨。”

    周祥春稍一施礼,便转身出了书房,快步往客厅走去。旁边自然有婢女引王启年去宴厅,此事略过不提。

    却说周祥春刚踏进客厅,便见到王承恩座在椅子上,连茶都没喝,一个劲地扯着自己领子往里扇风。如此冷的天气,这货犹自满头大汗,想必是一路骑马狂奔而来,都没有半点休息。

    和中午前来宣旨的曹太监不同,曹太监在宫内分为不高,很多机密的事情不知道,见到周祥春只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在一品二品满地走的京师只能算得上芝麻小官,因此那货就敢起勒索的念头。

    而王承恩则常常跟在崇祯身边,自然知道这周祥春虽然官职不算太高,却是圣上的心腹之一,颇得圣上倚重,哪里敢在周祥春面前拿大。

    见到周祥春走了进来,王承恩噌的一下就蹿了过来,开口行礼道:“奴婢见过周大人。”

    周祥春正要回礼,王承恩又一叠声的开口了:“圣上急召周大人觐见。快,快,万岁爷心情不好,可不敢让万岁爷久等。”

    身为臣子,这种事情周祥春又能说什么呢?圣上召见,那就只能去了。还好中午回来后急着和王启年显摆,连朝服都没来的及换,这下可倒是省下了不少时间。

    旁边管家周淮安凑了过来,开口道:“老爷,轿子已经准备好了。”(依照此时的规矩,一般是文官坐轿,武官骑马。规矩是文官定的,当然是坐轿舒服。)

    王承恩却开口道:“周大人可会骑马?咱们还是骑马吧。轿子太慢!”

    周祥春身为文官,按道理应该是坐轿,而不是骑马。如今既然是圣上急召,王承恩又如此开口了,倒是拒绝不得。周祥春只得无可奈何的招呼了一声,旁边下人牵来几匹好马,众人翻身上马,一起朝皇宫疾驰而去。

    来到西华门下马碑前,众人便纷纷翻身下马。王承恩下马之后,便一路小跑的往西华门奔去,周祥春本来还想保持风度,见到这货跑了起来,没办法,也只能加快了步子。至于其余下人,自然再此牵马等候。

    到了西华门下,城楼上的守军放下两个吊篮,把二人吊了上去。

    皇宫西暖阁内,崇祯仍然在连夜批阅奏章。

    这些奏折到了这里,已经算的上第三次批阅了。内阁辅臣们票拟一次,首辅周廷儒再检查一次,到了崇祯这里便是第三次。

    按理来说崇祯只需要挑紧急或者重要的奏折细看便可,不过这货一心想效仿太祖,自然也把太祖勤政的风格学了个十足十,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再过一遍才算放心。

    周祥春、王承恩吭哧吭哧的赶到了西暖阁前,王承恩便请周祥春在外面稍等,自己先进去缴旨并通传。

    少顷之后,便有小太监出来,开口道“圣上召周祥春觐见。”

    周祥春方才在进宫后来西暖阁的路上,便见到宫内灯火不是很足,几丈的距离才悬挂一盏蜡烛,很多地方甚至用油灯充数。一路上影影绰绰,阴阴森森的,实在是吓人的很。

    进了西暖阁内,这圣上理政的地方,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诺大的一个西暖阁内,就零星的点着三五支蜡烛,还都是民间常见的那种拇指粗细的。至于官宦之家常用的小儿臂粗细的牛油巨烛,却一只也无。

    待到周祥春伏地觐见,崇祯便从位子上站了起来,笑着开口道:“朕的周郎来了,爱卿平身,赐座。”又对着旁边的小太监开口道:“今天既然是召对,就破例一次,再添两支蜡烛来。”

    周祥春这下算是见识了崇祯的穷了,民间的蜡烛才两个铜板一支,算上采买太监的贪污,到了宫内撑死也就一两银子一支。圣上连一两银子一只的蜡烛都要计算着来用,可见是真穷。怪不得王启年说用赋税做文章,必然能引起圣上的重视。

    等到周祥春坐下,崇祯便开口道:“漏液召周爱卿前来,却是因为东江发生了大事。这几份奏折,周爱卿不妨先仔细看看。”

    旁边的小太监便送过来袁崇焕的三封奏折。

    周祥春老早就知道这奏折的内容,不过肯定不能让崇祯知道,样子还是要装的。接过后,假装仔细的看了一遍。

    假装看完之后,周祥春便开口道:“圣上可是为此事而忧心?”

    崇祯便开口道:“倘若只是东江反了还好,怕就怕其联手建奴,一起攻打锦、右等地。朝廷这两年千多万银子花了下去,才修葺好这两座城池。万一锦、右有失,朝廷的银子打了水漂不说,只怕消息传开之后,会天下震荡,社稷不稳。”

    周祥春深知崇祯的性子,认定了一件事情之后,旁人很难再改变他的看法。因此周祥春也不敢和他就东江自立之事争论,唯有顺着其意思开解道:“此事圣上不必太过忧心。朝廷在锦、右等地驻扎有六万大军,再加上有坚城固守,又有红衣大炮为助,想来守住的把握很大。”

    崇祯便开口道:“据袁爱卿奏折所说,倘若是建奴一家来攻,袁爱卿倒是有十足的把握守住。怕就怕东江再掺和一脚,这毛文龙深知朝廷大军的虚实,却不是建奴所能比的。”

    周祥春便继续开解道:“此事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东江开镇十二年间,同建奴互有攻伐,死的人海了去了,双方的仇怨却不是能如此轻松化解。毛文龙自立倒是容易,倘若要说到同建奴联手,却仍有几分难度。双方的部属互有血债,见面之后不打起来就不错了,想要真心实意合作攻城,只怕也不是这么容易。”

    崇祯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开口道:“爱卿说的也有道理。怕只怕万一啊!”

    周祥春便开口道:“此事周阁老的意思如何?”

    崇祯便开口叹道:“周首辅的意思是,朝廷当尽早派出大军,前往支援宁远。并献上梯次进军之策,袁爱卿领宁远大军北上支援锦、右,赵率教领山海关之兵入驻宁远,以策应锦、右。刘策领密云、蓟州之兵防守山海关。只是大军开动,费用少不了。周首辅算了算,四万余大军出动,总计需要开拨银两三十万两。朕正为此事而忧心!”

    说完之后,崇祯吩咐周围的小太监退下,就留了王承恩在旁边伺候,然后压低声音开口道:“如今内库、外库均无钱银可用,大军要出发,这钱银又少不了。朕的意思是想向山西商人拆借一二,周首辅认为此事断然不可。周爱卿如何看?可有法子几日内凑齐三十万两?”

    周祥春装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开口道:“朝中无银可用?怎么可能!天启年间外有建奴作乱,内有阉党乱政,尚且能支撑过去。这两年辽事还算平稳,除了袁督师筑城之费外,其余支出尚不算多。何以至于此?”

    装作想了一下,周祥春继续开口问道:“未知今年朝廷年入多少税赋?”

    帝党心腹嘛,崇祯自然不会提防,便开口说道:“朝廷正税收入二千余万两,另外征收辽饷三百余万两。不过如今内库已经全空,外库也只剩下贰万余两,仅够本月京官的俸禄。”

    周祥春装作惊奇的样子,开口道:“只有二千余万两?微臣偶尔查阅天启朝文档,天启朝赋税可不止这么少。天启五年,朝廷年入三千余万两,天启六年,朝廷年入三千二百余万两,天启七年,朝廷年入三千五百余万两。何以今年只得二千余万?”

    所谓点到为止,周祥春心知话到了这里就差不多了。只要让圣上想起今天的穷日子,乃拜东林的财税政策所致便行了。

    这话崇祯没办法回答,自己登基之初,被东林党忽悠了一下,把许多的税赋都裁了。事到如今,崇祯也有了后悔之意,知道自己上当了。只是这货要面子的很,却不肯承认此事。

    这样的情形,崇祯便开口道:“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和爱卿细议。当务之急,便是凑齐这三十万两。这山西商人之钱,可否借得?”

    周祥春便开口道:“事急从权倒是无妨!只是主辱臣死,让圣上拉下身份去向商人借贷,却叫臣等如何自处?”

    这周爱卿还是很在乎自己面子,不想让自己这个皇帝丢脸,崇祯听了此话,心里暖暖的。便开口道:“朕也不想如此,奈何此事事关社稷!”

    周祥春想起临来前王启年所说,便开口道:“圣上勿忧,事情还没到这个地步。倘若圣上实在是担心此事,微臣倒是有一策,无需出兵亦可保锦、右不失。”

    崇祯听完大喜,如今朝廷穷的要死,能不用钱把事情解决那就最好了。而且这周爱卿的计策一向靠谱的很,于是开口问道:“是何妙策,周爱卿快快说来。”

    周祥春便开口道:“如今东江新叛,同建奴之间本来就互不信任,乃至于互相戒备。倘若朝廷再加离间,让双方各存忌惮。这样下来东江同建奴自然不可能再联手攻城。微臣记得袁督师可是说过,倘若双方不联手攻城的话,必能保锦、右不失。”

    崇祯点了点头,开口道:“袁爱卿断然不会骗朕,只要能离间东江与建奴,让二者不联手攻城的话,袁爱卿则必然能守住锦、右,如此朝廷自然无需出动大军。爱卿只说当如何离间?”

    周祥春便开口道:“回圣上,倘若这东江自立之事,乃是朝廷授意为之,又当如何?朝廷设下计策,让东江假装自立,再欺骗建奴联手攻击锦、右等地。待到建奴大军尽出,受困于锦、右城下之时,则东江必然领军直捣黄龙,一战而下伪盛京。如此,辽东之事朝廷一战而定之。圣上,此说法如何?”

    崇祯想了想,果然妙计。即使如今东江已经自立,只怕建奴还不敢完全相信。倘若再朝廷传出消息,说此事乃朝廷的计策,则建奴不防备东江都不行。这计策毒辣的地方就在,建奴一旦上当,前有坚城挡路,后有东江大军,再加上老巢被抄,只怕便会全军覆没。皇太极冒不起这个险,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皇太极也不敢冒这个险。而且这种事情,毛文龙即使想撇清都撇清不了。你证明自己受朝廷指使容易,想证伪此事,却是难于登天。

    于是崇祯开口道:“此计妙绝,只是具体当如何做?”

    周祥春便开口道:“此计当分为三步,前面两步为铺垫,第三步为杀招。请圣上先严旨驳斥袁督师的奏折,并明发天下。如此建奴探听到此事,则必然起疑心。第二步,正如微臣中午奏对时所言,请圣上厚赏东江诸将在大明的眷属。第三步却不急于一时,等到建奴大军尽出,准备攻打锦、右等地的时候,再把此消息泄露出去便可。”

    崇祯闻言之后,大为满意,走了过来,亲自拉着周祥春的手叹道:“此寥寥数言,却当的上十万大军。朕得周郎,天下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