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 献俘收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衙门广场上,文武大臣顶戴朝服,按班排列,法驾卤簿、丹陛卤簿、丹墀卤簿、仗马、步辇五辂宝象、乐队整齐摆放,这一切在表明,一场重要的仪式将被举行。
日近中天之时,行辕内金钟长鸣,百官齐向衙门方向跪下,此时,一顶黄罗伞出现在总督衙门外的广场上,伞下身着元青色龙袍,面容清癯俊秀的朱由桦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坐到早已摆放好的御座上。一会,钟声停止,百官起身。一名年青的礼部官员出班,高亢清晰的大声喊到:“献俘!”。
广场上的御营亲军也随声呐喊,声震长空,气势宏大。很快,几十个身穿红色囚服,项系白练,手脚带镣的俘虏在百十名高大健壮的侍卫押解下,走入总督衙门广场,到前正中时,俘虏被按着跪下。
这是一场献俘仪式,下面跪着的俘虏有原左良玉麾下前营总兵徐勇、副将张勇、副将张应祥、副将徐育贤;后营总兵马进忠、总兵金声恒,副将王得仁、副将马士秀等人;还有逃往左良玉军中政治避难的东林复社子弟顾杲、陈贞慧、雷演祚等人。众人跪在广场上大多耸拉着脑袋,一脸的垂头丧气。
此时,仪式还在进行,俘虏们验明正身后,被装在囚车中,绕城游街了一圈,尔后便有兵部官员上前请示如何处置他们,朱由桦下旨先行收押,等协议好处置方案后再做惩处,随即便有数百御营军士从兵部官员手里接管了俘虏和降将,并押解出去。然后,文武百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向皇帝致贺,礼毕,大乐奏响,在乐声中,仪式结束。
献俘,是中国古代五礼中军礼的一种,军队外出征战获胜凯旋,除在太庙祭告外,就是要举行隆重仪式,向皇帝献上俘虏,并报告战斗情况,请示对战俘的处置,这是一种宣扬国威的重大仪式。
在古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与战争,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献俘,则是将二者合一的大事,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了。明时百姓对鬼神充满敬畏,朱由桦虽是一个来自后世的无神论者,对献俘之事依旧很重视,当成一件大事来处理。
展示军威,鼓舞人心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搞一个声势浩大,庄严威武的献俘仪式。
为此,在献俘仪式开始前,朱由桦还特意命人将九江之战大胜的军报露布以闻,沿途高声奏报,让大明的士绅百姓都知道朝廷打了大胜仗了。还把整个大战的细节和战果以邸报的形式由飞骑传送各地,宣扬中枢御营军威的同时,给那些不安稳的藩镇和士绅一个大大的震慑。谁敢带头造反,就是这般结果!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东汉时,本来把官文书不加缄封者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欲使天下遍知,便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当时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宣读毕,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诸侯战胜敌方,向天子或大国报告胜利消息,也称为献捷。捷报一般在早朝时当廷宣读,叫做“宣捷”。战争结束,如果敌方投降,则有受降之仪。
自从南明的“最强藩镇”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之后,整个南方的百姓可以说人心惶惶,如今朝廷大军取得了对叛军的胜利,自然要从里到外,好好宣扬一番,以重塑朝廷的威严,提升天子的威权,增强士绅百姓对大明的归属之心。
事实上,随着亲征大军平叛成功的消息传开,各地拥护明室的官员和百姓都很惊喜,也都大松了口气,一些首鼠两端的藩镇则暗自庆幸,庆幸没做出头鸟。特别是福建的郑芝龙,得知了这场战事的结果后,对朝廷的军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终于开始从心底重视起这个建立没多久的“彰武”政权了。
最难过的还要属那些心怀鬼胎,等着看“土木堡之变”这场好戏再次上演的东林士绅,当他们得知天子带着亲征大军一战灭贼的消息后,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他们没想到寄托重望的南明“第一强藩”左良玉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败了,还是败给了一个初出茅庐,他们一点都不看好的昏君。
他们暗骂左良玉无能的同时,心中都有些仿徨不知所措,机灵的赶紧夹紧了狐狸尾巴,收敛了行为,不敢再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过于活跃了。
九江之战大胜的政治意义至此开始凸显了出来。
献俘仪式结束后,朱由桦紧接着又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怎么处置降军和降将。
经过一番商议后,朱由桦最后决定:凡是左良玉的亲信将领直接砍了杀鸡儆猴。其他非嫡系的降将,则先一体撸夺掉军职,然后再看能力重新授职,予以任用,毕竟在这一批俘虏降将中,还是有几个能打硬仗的悍将的,全都闲置了未免可惜。
如总兵徐勇,其初为巡抚何腾蛟裨将;后隶宁南侯左良玉部下,官总兵。
作战勇猛,顺治二年(1645年)在九江随左梦庚降英亲王阿济格,檄署九江总兵,调长沙,隆武曾派人游说他反正,徐勇斩杀了隆武使者,1648年元年,金声桓反正,派使者游说他反正,徐勇再次斩杀了明使,足以称得上铁杆汉奸。
1649年,迎郑亲王师击破明大学士何腾蛟。调任辰常总兵。顺治九年(1653年),桂王遣白文选来攻,驱象为阵,破城,徐勇巷战死之,妻曹氏、子祚泰及亲属三十九人皆遇害,可谓给满清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顺治皇帝倒是感念他的忠勇,赠太子太保,进世职二等男,谥忠节。可惜到了乾隆朝,被乾隆翻案,定为贰臣,真是莫大的讽刺。
还有副将张勇,1645年(顺治二年),其在九江投降阿济格,并招降总兵以下七百余人,被授为游击,隶属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随孟乔芳转战陕甘,镇压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升任甘肃总兵。后又随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升任云南提督。
康熙二年(1663年),张勇改任甘肃提督,此后镇守甘肃十余年。三藩之乱时,张勇被封为靖逆将军、靖逆侯,切断甘肃叛军与吴三桂的联系,加少傅兼太子太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勇到丹山防御青海蒙古,途中在甘州病逝。观其履历,除了投清这个污点,统兵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也难怪被清廷一路重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金声桓、王得仁等。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两人初属左良玉,后从良玉子左梦庚降清,攻占江西,授总兵。明永历二年(1648年)因愤清廷封赏太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胁迫其钱财,金声桓与王得仁遂在江西南昌反正归明,并邀姜曰广起义,擒杀江西巡抚章于天、清江西巡按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清军被迫撤出湖南。
不久,清廷派出以满蒙八旗为主的十万大军围攻南昌,金声桓派人向湖广总督何腾蛟求救,但何腾蛟未前往救援。在城中缺兵少粮的情况下,金,王二人依旧坚守了八九个月,拖住了满蒙八旗主力近一年,南昌才被攻破,两人虽死犹荣。也算是南明时期为数不多的悍将了。比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刘良佐那些空有数万大兵,一枪未放就降清的战五渣强多了。
御前会议结束之后,朱由桦命朱大典直接坐镇军营,用军法弹压俘虏,甄别清理掉左氏的死硬心腹后,再对降卒进行整编,将这股力量兼并了,化为己用。
寒冬之际,阴风怒号,清洗降军俘虏的行动不知不觉已经进行了三天,所有的军校都被严格核查了一遍,在御营兵的协助下,大批左良玉的宗亲族人,乡党家丁都被抓了起来,直接押赴法场砍头。
同时,对降营里的一些挑事的刺头兵痞们朱大典也是毫不手软,不断地行军法杀人,两三天时间,降营的栅栏上已经挂了几百颗人头了。
当然弹压一味的用强也不行,对于恭顺的降卒,朱大典也不薄待了,特意在街市上买了百十头猪羊,抚慰了他们一番。至此军心渐服,再没有什么人敢出头闹事了。
朱由桦巡行降营时,没有一丝喧哗声,到处都是安静如常,至此终于见识到了一点朱大典这个封疆大臣的手段了。
在降营中转悠了个把时辰后,朱由桦又去了御营亲军的伤兵营,慰问受伤的军士。
此一仗己方伤亡数百人,虽然比起敌方的损失实在微不足道,可朱由桦依旧感到一阵肉疼。
这些御营军士可都是他花了大量时间一手栽培出来的,是他最忠实的部属,也是决定他能否在明末乱世生存下去的资本,少一个他都心疼的要死,更不要说一下子折损数百人了。
不过朱由桦也知道想要让御营亲军们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要经过血的洗礼,大浪淘沙,百炼成金,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对于死殉的御营亲军们他没什么好说的,一定会好好安葬,隆重掩埋,让他们的灵魂能够安息。
对于伤者,朱由桦也会聘请全城最好的疡医(古代的外科医生)尽心给予医治,重伤的比较难治,到是一些轻伤的,只要照料好一点,不引起伤口炎,过几天便又能活蹦乱跳了。
伤兵营内,一名老疡医指着身旁两名身受重伤的军卒,小心翼翼的向着皇帝朱由桦禀奏道:“这两个,一个中的是刀伤,一个中的是枪伤,虽然很严重,万幸的是都没有伤到要害,中刀伤待会只要把伤口缝一下,上点金疮药,把血止住了,几天后伤口不化脓就有机会痊愈。
中枪伤的有点麻烦,看这伤口,应该是鸟枪所致,铅子虽然陷进去不深,但铅本身有毒,即便把铅子取出来了,内部血肉也可能会中毒溃烂,不过草民会尽量把中毒的肉挖掉的,最后能不能避免化脓,痊愈,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朱由桦点了点头,明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原始简陋的很,医疗环境也相对有些脏乱,外加那些疡医不懂细菌学,手术前后包扎的布条不消毒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重伤的军士死亡率很高,几乎都是伤口感染化脓而死。
这一点,朱由桦事先已经提醒过伤兵营里的十几个聘用来的民间疡医,让他们把包扎伤口的布条放在蒸笼里蒸个一时半刻再用,那些疡医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他们那么做。不过结合多年的行医临床经验,彼此对照验证后他们发现那么做确实可以减少伤口化脓的几率,提高受伤患者的生存率。
衙门广场上,文武大臣顶戴朝服,按班排列,法驾卤簿、丹陛卤簿、丹墀卤簿、仗马、步辇五辂宝象、乐队整齐摆放,这一切在表明,一场重要的仪式将被举行。
日近中天之时,行辕内金钟长鸣,百官齐向衙门方向跪下,此时,一顶黄罗伞出现在总督衙门外的广场上,伞下身着元青色龙袍,面容清癯俊秀的朱由桦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坐到早已摆放好的御座上。一会,钟声停止,百官起身。一名年青的礼部官员出班,高亢清晰的大声喊到:“献俘!”。
广场上的御营亲军也随声呐喊,声震长空,气势宏大。很快,几十个身穿红色囚服,项系白练,手脚带镣的俘虏在百十名高大健壮的侍卫押解下,走入总督衙门广场,到前正中时,俘虏被按着跪下。
这是一场献俘仪式,下面跪着的俘虏有原左良玉麾下前营总兵徐勇、副将张勇、副将张应祥、副将徐育贤;后营总兵马进忠、总兵金声恒,副将王得仁、副将马士秀等人;还有逃往左良玉军中政治避难的东林复社子弟顾杲、陈贞慧、雷演祚等人。众人跪在广场上大多耸拉着脑袋,一脸的垂头丧气。
此时,仪式还在进行,俘虏们验明正身后,被装在囚车中,绕城游街了一圈,尔后便有兵部官员上前请示如何处置他们,朱由桦下旨先行收押,等协议好处置方案后再做惩处,随即便有数百御营军士从兵部官员手里接管了俘虏和降将,并押解出去。然后,文武百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向皇帝致贺,礼毕,大乐奏响,在乐声中,仪式结束。
献俘,是中国古代五礼中军礼的一种,军队外出征战获胜凯旋,除在太庙祭告外,就是要举行隆重仪式,向皇帝献上俘虏,并报告战斗情况,请示对战俘的处置,这是一种宣扬国威的重大仪式。
在古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与战争,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献俘,则是将二者合一的大事,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了。明时百姓对鬼神充满敬畏,朱由桦虽是一个来自后世的无神论者,对献俘之事依旧很重视,当成一件大事来处理。
展示军威,鼓舞人心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搞一个声势浩大,庄严威武的献俘仪式。
为此,在献俘仪式开始前,朱由桦还特意命人将九江之战大胜的军报露布以闻,沿途高声奏报,让大明的士绅百姓都知道朝廷打了大胜仗了。还把整个大战的细节和战果以邸报的形式由飞骑传送各地,宣扬中枢御营军威的同时,给那些不安稳的藩镇和士绅一个大大的震慑。谁敢带头造反,就是这般结果!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东汉时,本来把官文书不加缄封者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欲使天下遍知,便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当时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宣读毕,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诸侯战胜敌方,向天子或大国报告胜利消息,也称为献捷。捷报一般在早朝时当廷宣读,叫做“宣捷”。战争结束,如果敌方投降,则有受降之仪。
自从南明的“最强藩镇”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之后,整个南方的百姓可以说人心惶惶,如今朝廷大军取得了对叛军的胜利,自然要从里到外,好好宣扬一番,以重塑朝廷的威严,提升天子的威权,增强士绅百姓对大明的归属之心。
事实上,随着亲征大军平叛成功的消息传开,各地拥护明室的官员和百姓都很惊喜,也都大松了口气,一些首鼠两端的藩镇则暗自庆幸,庆幸没做出头鸟。特别是福建的郑芝龙,得知了这场战事的结果后,对朝廷的军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终于开始从心底重视起这个建立没多久的“彰武”政权了。
最难过的还要属那些心怀鬼胎,等着看“土木堡之变”这场好戏再次上演的东林士绅,当他们得知天子带着亲征大军一战灭贼的消息后,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他们没想到寄托重望的南明“第一强藩”左良玉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败了,还是败给了一个初出茅庐,他们一点都不看好的昏君。
他们暗骂左良玉无能的同时,心中都有些仿徨不知所措,机灵的赶紧夹紧了狐狸尾巴,收敛了行为,不敢再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过于活跃了。
九江之战大胜的政治意义至此开始凸显了出来。
献俘仪式结束后,朱由桦紧接着又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怎么处置降军和降将。
经过一番商议后,朱由桦最后决定:凡是左良玉的亲信将领直接砍了杀鸡儆猴。其他非嫡系的降将,则先一体撸夺掉军职,然后再看能力重新授职,予以任用,毕竟在这一批俘虏降将中,还是有几个能打硬仗的悍将的,全都闲置了未免可惜。
如总兵徐勇,其初为巡抚何腾蛟裨将;后隶宁南侯左良玉部下,官总兵。
作战勇猛,顺治二年(1645年)在九江随左梦庚降英亲王阿济格,檄署九江总兵,调长沙,隆武曾派人游说他反正,徐勇斩杀了隆武使者,1648年元年,金声桓反正,派使者游说他反正,徐勇再次斩杀了明使,足以称得上铁杆汉奸。
1649年,迎郑亲王师击破明大学士何腾蛟。调任辰常总兵。顺治九年(1653年),桂王遣白文选来攻,驱象为阵,破城,徐勇巷战死之,妻曹氏、子祚泰及亲属三十九人皆遇害,可谓给满清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顺治皇帝倒是感念他的忠勇,赠太子太保,进世职二等男,谥忠节。可惜到了乾隆朝,被乾隆翻案,定为贰臣,真是莫大的讽刺。
还有副将张勇,1645年(顺治二年),其在九江投降阿济格,并招降总兵以下七百余人,被授为游击,隶属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随孟乔芳转战陕甘,镇压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升任甘肃总兵。后又随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升任云南提督。
康熙二年(1663年),张勇改任甘肃提督,此后镇守甘肃十余年。三藩之乱时,张勇被封为靖逆将军、靖逆侯,切断甘肃叛军与吴三桂的联系,加少傅兼太子太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勇到丹山防御青海蒙古,途中在甘州病逝。观其履历,除了投清这个污点,统兵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也难怪被清廷一路重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金声桓、王得仁等。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两人初属左良玉,后从良玉子左梦庚降清,攻占江西,授总兵。明永历二年(1648年)因愤清廷封赏太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胁迫其钱财,金声桓与王得仁遂在江西南昌反正归明,并邀姜曰广起义,擒杀江西巡抚章于天、清江西巡按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清军被迫撤出湖南。
不久,清廷派出以满蒙八旗为主的十万大军围攻南昌,金声桓派人向湖广总督何腾蛟求救,但何腾蛟未前往救援。在城中缺兵少粮的情况下,金,王二人依旧坚守了八九个月,拖住了满蒙八旗主力近一年,南昌才被攻破,两人虽死犹荣。也算是南明时期为数不多的悍将了。比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刘良佐那些空有数万大兵,一枪未放就降清的战五渣强多了。
御前会议结束之后,朱由桦命朱大典直接坐镇军营,用军法弹压俘虏,甄别清理掉左氏的死硬心腹后,再对降卒进行整编,将这股力量兼并了,化为己用。
寒冬之际,阴风怒号,清洗降军俘虏的行动不知不觉已经进行了三天,所有的军校都被严格核查了一遍,在御营兵的协助下,大批左良玉的宗亲族人,乡党家丁都被抓了起来,直接押赴法场砍头。
同时,对降营里的一些挑事的刺头兵痞们朱大典也是毫不手软,不断地行军法杀人,两三天时间,降营的栅栏上已经挂了几百颗人头了。
当然弹压一味的用强也不行,对于恭顺的降卒,朱大典也不薄待了,特意在街市上买了百十头猪羊,抚慰了他们一番。至此军心渐服,再没有什么人敢出头闹事了。
朱由桦巡行降营时,没有一丝喧哗声,到处都是安静如常,至此终于见识到了一点朱大典这个封疆大臣的手段了。
在降营中转悠了个把时辰后,朱由桦又去了御营亲军的伤兵营,慰问受伤的军士。
此一仗己方伤亡数百人,虽然比起敌方的损失实在微不足道,可朱由桦依旧感到一阵肉疼。
这些御营军士可都是他花了大量时间一手栽培出来的,是他最忠实的部属,也是决定他能否在明末乱世生存下去的资本,少一个他都心疼的要死,更不要说一下子折损数百人了。
不过朱由桦也知道想要让御营亲军们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要经过血的洗礼,大浪淘沙,百炼成金,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对于死殉的御营亲军们他没什么好说的,一定会好好安葬,隆重掩埋,让他们的灵魂能够安息。
对于伤者,朱由桦也会聘请全城最好的疡医(古代的外科医生)尽心给予医治,重伤的比较难治,到是一些轻伤的,只要照料好一点,不引起伤口炎,过几天便又能活蹦乱跳了。
伤兵营内,一名老疡医指着身旁两名身受重伤的军卒,小心翼翼的向着皇帝朱由桦禀奏道:“这两个,一个中的是刀伤,一个中的是枪伤,虽然很严重,万幸的是都没有伤到要害,中刀伤待会只要把伤口缝一下,上点金疮药,把血止住了,几天后伤口不化脓就有机会痊愈。
中枪伤的有点麻烦,看这伤口,应该是鸟枪所致,铅子虽然陷进去不深,但铅本身有毒,即便把铅子取出来了,内部血肉也可能会中毒溃烂,不过草民会尽量把中毒的肉挖掉的,最后能不能避免化脓,痊愈,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朱由桦点了点头,明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原始简陋的很,医疗环境也相对有些脏乱,外加那些疡医不懂细菌学,手术前后包扎的布条不消毒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重伤的军士死亡率很高,几乎都是伤口感染化脓而死。
这一点,朱由桦事先已经提醒过伤兵营里的十几个聘用来的民间疡医,让他们把包扎伤口的布条放在蒸笼里蒸个一时半刻再用,那些疡医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他们那么做。不过结合多年的行医临床经验,彼此对照验证后他们发现那么做确实可以减少伤口化脓的几率,提高受伤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