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祖先”出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易书听了温子夏的话高兴了,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铁疙瘩,问温子夏:“温大哥,这东西叫手压井,做什么用的?”
温子夏道:“既然叫做井了,自然是打水用的。”
李易书“哈”了一声:“这是井?井不是都是在地上挖出来的圆坑吗?这铁疙瘩应该是和井上的轱辘一样的功能吧?”
温子夏赞道:“易书挺聪明,不过这手压井的功能可不止轱辘的功能,它的用法大着呢。”
说着将手压井的资料递给李易书三人,三人看后异常兴奋,这手压井完美解决了深井打不到水的问题,果然是“神仙出品,不同凡响”,温子瑜再也不嫌弃手压井丑了。
温子夏轻笑出声:“看来祖宗又要显一次灵了。”
青叶村的祠堂两次“祖先显灵”事件后,香火旺盛,临近村子的人都会跑到青叶村来进香祷告。虽然他们不是青叶村的人,但也从青叶村这里得到了好处,感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觉得青叶村的祖先这么神通广大,说不定已经成了神仙,就像土地公和城隍一类的。他们多进一些香火,青叶村的祖先的职责范围是不是就能够走出青叶村,将他们的村子也归为其的领地呢?这样,他们也是青叶村祖先保佑的对象了。
自从干旱以来,青叶村祠堂的香火就没有断过,甚至知县大人和师爷也定下了前来祠堂进香的日子,乞求青叶村祖先保佑青叶村乃至整个旌阳县。
两天后,知县大人和师爷带着几个衙役来到了青叶村。他们这一行比较低调,毕竟“不问苍生问鬼神”什么的受读书人的诟病,若有人借题发挥,他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村长和族老们接待了知县大人,但他们都不会说话,最终陪伴知县大人和师爷的重任交到了关儒林和温子夏的身上。关儒林虽然一心备考,但这种接近大人物展现自己的机会还是会出现的。
温子夏带着得体和煦的笑容跟在关儒林身后,也不多表现自己,但知县大人对其的印象深刻,还记得他“写”的那首端午诗。
“温小哥当日一手端午诗震惊四座,让我等记忆忧新。不知这段日子可有新作,念一首给我等品鉴一下如何?”知县大人笑眯眯地道。
温子夏:“……”
Σ(°△°)︴,我真不是写诗的料啊。
“大人,学生才疏学浅,当日能做出一首端午诗乃是侥幸,这段日子并无新作。”温子夏连忙拱手道。
“是吗?”知县大人有些失望。
关儒林轻笑:“大人不必失望,子夏贤弟没有新作,却有旧作,非常让人惊艳。”
温子夏瞪向关儒林:我什么时候有旧作了?我怎么不知道?
关儒林冲温子夏道:“我前两日去你家中借书,你不在家,子珏带我进入你的房间拿书,我看到了你放在桌子上的诗稿。”
温子夏想哭:温子珏你这个坑哥的。那诗稿上的诗不是他写的,是抄自韩姐姐的手稿啊!
知县大人又听起了兴趣,道:“士雅,是怎样的精彩之作,赶紧念出来让我和老柳听听。”
柳师爷也道:“士雅,别卖关子了,赶紧颂出来。”
士雅是关儒林的字,取“士子儒雅”之意。听到知县和师爷的催促,不敢耽搁,立刻背诵了出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温子夏也一旁尴尬不已,这不是他写的啊,据韩姐姐说是一位叫做“苏轼”的大文学家写的。
“好,好,好。”知县大人听够连赞三声好,“好一副农家丰收之年的欢悦景象,生动形象,温小哥是怀着对丰收的期望写下这首诗的吧?”
温子夏能说什么?只能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叹息道:“可惜丰收未来,却迎来了干旱。”
知县大人也叹了口气:“天灾最是让人难测。”
柳师爷见话题沉重,急忙道:“我最喜欢其中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景又富含哲理。表面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我们却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不错。”知县大人点头赞同,“我亦最喜欢这一句。即便遇到了干旱,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希望,应该同舟洪济熬过这次灾害。”
众人点头称是。一行人来到了祠堂门外。村长早已经打开了祠堂并准备好了香烛。知县大人和师爷一人拿了一柱香,甚至衙役们也拿了香,全都恭谨低站在知县大人和师爷身后。他们可知县和师爷这两个读书人更加信奉鬼神。
香烟袅袅升上半空,忽然,一道光芒射了出来,将香烟打散。众人目瞪口呆。虽然白日烈阳炽炽,光芒在阳光照射下弱了很多,但还是能够看德清楚。
“祖先,祖先又显灵了!”村长和族老们喜极而涕,他们可以断定,这次祖先显灵必然是为了解决旱灾。
知县大人和师爷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他们听人详细讲解过青叶村祖先显灵的场景,但没有亲眼见到,心里始终存在着一丝怀疑。如今,他们亲眼见到了祖先显灵的景象,半空中的那道光可不是人为能够弄出的。
“真的,青叶村的祖宗真的显灵了。”知县大人喃喃地道。
柳师爷反应迅速,急忙躬身向知县老爷道喜:“恭喜大人,青叶村的祖先是回应了大人的请求,帮助大人来了。”
温子夏也急忙道:“我们村子之前每天都向祖先乞求,却都没有得到祖先的回应,还是大人面子大,一到青叶村就得到了祖先的回应。”
关儒林也不甘示弱地道:“大人福气大,能得到祖先回应是应当的。”
知县大人被三人拍得爽快不已,表面却道:“这非我一人之功,是大伙儿同心乞求的结果。也是祖先们慈善,不愿见百姓们受苦,放传递消息给本官。好了,不要再说了,大家看看祖先们这是什么意思?”
祠堂里的人闻言一起抬头向天空中的光束望去,一会儿,柳师爷先看出了端倪:“大人,光束似乎指向某个地方。或许,那里有解决旱灾的办法。”
知县大人道:“那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过去看看。”
知县带头,领着一群人朝光束照过去的方向走去,然后再祠堂后面发现了两哥奇怪的金属铁疙瘩以及一叠写满了字的白纸。众人一看那纸就知道东西是祖先们醒来的,那样雪白的纸这世间根本没有。
柳师爷看了知县大人一眼,亲自走上前拿起那叠白纸,递到知县面前。知县接过,迅速地浏览起来:“水车……手压井……”
知县大人嘴角的笑容随着嘴里的念叨越来越大。
“好,太好了。有了这两样,旱灾的损失至少能够减少一半。”
众人虽然不知道白纸上的内容,但听到知县的话却也都笑了起来,他们相信祖先们,心头的大石头全部放了下来。
知县大人比较厚道,手压井和资料都是青叶村祖先给的,自己不能都拿走——万一青叶村的祖先怪罪,以后不帮他了怎么办?——让关儒林和温子夏各自将水车和手压井的资料抄写了一遍,又留下一个手压井,带着剩下一个手压井和资料回了县城。
送走知县大人一行,村长和族老们全部围到手压井附近,满脸笑容地抚摸着铁疙瘩冰冷的外壳,那珍惜程度就如同当初洞房时候抚摸自家媳妇柔顺的皮肤一样。
温子夏看着一众上了年纪的老人满脸猥琐额表情,额头黑线直冒:“村长,是不是应该立刻安排打井和挖渠装水车的事情了。”
村长得到提醒,连声道:“对,对,早一步把井打出来,早一点儿解决干旱。”
村长和族老们立刻招集村民开会——其实不用召集,村民们早就守在祠堂外面的空地上了。知县前来青叶村可是大事情,大家都想亲眼见见他们的父母官。其后光束的出现更是将窝在家中的村民全部炸了出来,全都等着村长宣布祖先大人解决旱灾的办法。
村长和村民都是行动派,听到水车和手压井是解决旱灾的办法后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全村人分成四组:一组人依旧每天挑水浇灌田地,不过这一次要浇灌的不止自家田地,还有别人家的田地;一组人挖水渠;一组人做水车;一组人挖井装手压井。关儒林和温子夏两个看得懂图纸的人在一旁指导众人。所有人全部行动起来,连女人也不例外,因此效率显著,不到半个月,所有的工作全部完工。(未完待续。)
李易书听了温子夏的话高兴了,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铁疙瘩,问温子夏:“温大哥,这东西叫手压井,做什么用的?”
温子夏道:“既然叫做井了,自然是打水用的。”
李易书“哈”了一声:“这是井?井不是都是在地上挖出来的圆坑吗?这铁疙瘩应该是和井上的轱辘一样的功能吧?”
温子夏赞道:“易书挺聪明,不过这手压井的功能可不止轱辘的功能,它的用法大着呢。”
说着将手压井的资料递给李易书三人,三人看后异常兴奋,这手压井完美解决了深井打不到水的问题,果然是“神仙出品,不同凡响”,温子瑜再也不嫌弃手压井丑了。
温子夏轻笑出声:“看来祖宗又要显一次灵了。”
青叶村的祠堂两次“祖先显灵”事件后,香火旺盛,临近村子的人都会跑到青叶村来进香祷告。虽然他们不是青叶村的人,但也从青叶村这里得到了好处,感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觉得青叶村的祖先这么神通广大,说不定已经成了神仙,就像土地公和城隍一类的。他们多进一些香火,青叶村的祖先的职责范围是不是就能够走出青叶村,将他们的村子也归为其的领地呢?这样,他们也是青叶村祖先保佑的对象了。
自从干旱以来,青叶村祠堂的香火就没有断过,甚至知县大人和师爷也定下了前来祠堂进香的日子,乞求青叶村祖先保佑青叶村乃至整个旌阳县。
两天后,知县大人和师爷带着几个衙役来到了青叶村。他们这一行比较低调,毕竟“不问苍生问鬼神”什么的受读书人的诟病,若有人借题发挥,他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村长和族老们接待了知县大人,但他们都不会说话,最终陪伴知县大人和师爷的重任交到了关儒林和温子夏的身上。关儒林虽然一心备考,但这种接近大人物展现自己的机会还是会出现的。
温子夏带着得体和煦的笑容跟在关儒林身后,也不多表现自己,但知县大人对其的印象深刻,还记得他“写”的那首端午诗。
“温小哥当日一手端午诗震惊四座,让我等记忆忧新。不知这段日子可有新作,念一首给我等品鉴一下如何?”知县大人笑眯眯地道。
温子夏:“……”
Σ(°△°)︴,我真不是写诗的料啊。
“大人,学生才疏学浅,当日能做出一首端午诗乃是侥幸,这段日子并无新作。”温子夏连忙拱手道。
“是吗?”知县大人有些失望。
关儒林轻笑:“大人不必失望,子夏贤弟没有新作,却有旧作,非常让人惊艳。”
温子夏瞪向关儒林:我什么时候有旧作了?我怎么不知道?
关儒林冲温子夏道:“我前两日去你家中借书,你不在家,子珏带我进入你的房间拿书,我看到了你放在桌子上的诗稿。”
温子夏想哭:温子珏你这个坑哥的。那诗稿上的诗不是他写的,是抄自韩姐姐的手稿啊!
知县大人又听起了兴趣,道:“士雅,是怎样的精彩之作,赶紧念出来让我和老柳听听。”
柳师爷也道:“士雅,别卖关子了,赶紧颂出来。”
士雅是关儒林的字,取“士子儒雅”之意。听到知县和师爷的催促,不敢耽搁,立刻背诵了出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温子夏也一旁尴尬不已,这不是他写的啊,据韩姐姐说是一位叫做“苏轼”的大文学家写的。
“好,好,好。”知县大人听够连赞三声好,“好一副农家丰收之年的欢悦景象,生动形象,温小哥是怀着对丰收的期望写下这首诗的吧?”
温子夏能说什么?只能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叹息道:“可惜丰收未来,却迎来了干旱。”
知县大人也叹了口气:“天灾最是让人难测。”
柳师爷见话题沉重,急忙道:“我最喜欢其中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景又富含哲理。表面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我们却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不错。”知县大人点头赞同,“我亦最喜欢这一句。即便遇到了干旱,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希望,应该同舟洪济熬过这次灾害。”
众人点头称是。一行人来到了祠堂门外。村长早已经打开了祠堂并准备好了香烛。知县大人和师爷一人拿了一柱香,甚至衙役们也拿了香,全都恭谨低站在知县大人和师爷身后。他们可知县和师爷这两个读书人更加信奉鬼神。
香烟袅袅升上半空,忽然,一道光芒射了出来,将香烟打散。众人目瞪口呆。虽然白日烈阳炽炽,光芒在阳光照射下弱了很多,但还是能够看德清楚。
“祖先,祖先又显灵了!”村长和族老们喜极而涕,他们可以断定,这次祖先显灵必然是为了解决旱灾。
知县大人和师爷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他们听人详细讲解过青叶村祖先显灵的场景,但没有亲眼见到,心里始终存在着一丝怀疑。如今,他们亲眼见到了祖先显灵的景象,半空中的那道光可不是人为能够弄出的。
“真的,青叶村的祖宗真的显灵了。”知县大人喃喃地道。
柳师爷反应迅速,急忙躬身向知县老爷道喜:“恭喜大人,青叶村的祖先是回应了大人的请求,帮助大人来了。”
温子夏也急忙道:“我们村子之前每天都向祖先乞求,却都没有得到祖先的回应,还是大人面子大,一到青叶村就得到了祖先的回应。”
关儒林也不甘示弱地道:“大人福气大,能得到祖先回应是应当的。”
知县大人被三人拍得爽快不已,表面却道:“这非我一人之功,是大伙儿同心乞求的结果。也是祖先们慈善,不愿见百姓们受苦,放传递消息给本官。好了,不要再说了,大家看看祖先们这是什么意思?”
祠堂里的人闻言一起抬头向天空中的光束望去,一会儿,柳师爷先看出了端倪:“大人,光束似乎指向某个地方。或许,那里有解决旱灾的办法。”
知县大人道:“那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过去看看。”
知县带头,领着一群人朝光束照过去的方向走去,然后再祠堂后面发现了两哥奇怪的金属铁疙瘩以及一叠写满了字的白纸。众人一看那纸就知道东西是祖先们醒来的,那样雪白的纸这世间根本没有。
柳师爷看了知县大人一眼,亲自走上前拿起那叠白纸,递到知县面前。知县接过,迅速地浏览起来:“水车……手压井……”
知县大人嘴角的笑容随着嘴里的念叨越来越大。
“好,太好了。有了这两样,旱灾的损失至少能够减少一半。”
众人虽然不知道白纸上的内容,但听到知县的话却也都笑了起来,他们相信祖先们,心头的大石头全部放了下来。
知县大人比较厚道,手压井和资料都是青叶村祖先给的,自己不能都拿走——万一青叶村的祖先怪罪,以后不帮他了怎么办?——让关儒林和温子夏各自将水车和手压井的资料抄写了一遍,又留下一个手压井,带着剩下一个手压井和资料回了县城。
送走知县大人一行,村长和族老们全部围到手压井附近,满脸笑容地抚摸着铁疙瘩冰冷的外壳,那珍惜程度就如同当初洞房时候抚摸自家媳妇柔顺的皮肤一样。
温子夏看着一众上了年纪的老人满脸猥琐额表情,额头黑线直冒:“村长,是不是应该立刻安排打井和挖渠装水车的事情了。”
村长得到提醒,连声道:“对,对,早一步把井打出来,早一点儿解决干旱。”
村长和族老们立刻招集村民开会——其实不用召集,村民们早就守在祠堂外面的空地上了。知县前来青叶村可是大事情,大家都想亲眼见见他们的父母官。其后光束的出现更是将窝在家中的村民全部炸了出来,全都等着村长宣布祖先大人解决旱灾的办法。
村长和村民都是行动派,听到水车和手压井是解决旱灾的办法后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全村人分成四组:一组人依旧每天挑水浇灌田地,不过这一次要浇灌的不止自家田地,还有别人家的田地;一组人挖水渠;一组人做水车;一组人挖井装手压井。关儒林和温子夏两个看得懂图纸的人在一旁指导众人。所有人全部行动起来,连女人也不例外,因此效率显著,不到半个月,所有的工作全部完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