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父子相残君臣说豆食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县里张贴皇榜,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减全朝秋收税少两成!”
“村里所有的人都出来,瞻仰新皇的画像,拜跪新皇谢恩!”
众人闻讯纷纷走出家门,男女老少一个不少的来到了村口。
敲锣的是县里的两个衙役,满头大满,刚从贺村、李村过来,忙得连饭都没吃。
赵老汉一家给两个衙役送上水及玉米面馒头,许家拿来了八个煮熟的鸡蛋及两个梨子。
两个衙役饱餐一顿之后,就把绣在明黄布上的已经被无数只手摸的有点黑的新皇的画像展开来。
画像长半丈,宽三尺,画里的中年男子穿着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的龙袍,戴着镶大东珠的黄金金冠,身材不高不低,体型不胖不瘦,长脸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你们快来跪拜新皇。”两个衙役提着画,待全村人磕了三个头,就连忙把画像收好。
许淼淼见画像里的人普通的很,一点都没有帝皇的皇霸之气,这幅画是谁画的,画技也太差了。
“新皇生得面相真有福。”
“新皇一瞧就是个仁慈爱民的。”
“是呢。刚登基就免了南北地百姓两成的税。”
村民都是眉开眼笑。
许淼淼这才恍悟过来,原来画师故意把新皇的模样画成亲民,让老百姓对他心生好感。
许清林竟是从人群里走了出来,问道:“两位官差大人,请问陛下的名号是什么,是宫里哪位娘娘所出?”
身材略胖的官差见是给鸡蛋与梨的许家老太爷,笑道:“老先生,你问我们哥俩就问对了。”
另一个方脸官差道:“新皇的名字是这个。”话毕,捡起一块石头蹲在地上写了一个严字,“号容惠。容,就是宽容的容,惠,就是惠民的惠。”
许清林激动的大声道:“好!”
许南在许淼淼耳边小声道:“原来新皇叫李严,号容惠。”
方脸官差接着道:“新皇与先皇及静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在场的村民都有些惊诧道:“原来新皇不是先皇的儿子,而是兄弟。”
胖官差瞧了方脸官差一眼,示意让他继续讲。众村民也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方脸官差。
“新皇的生母就是曾经被废掉的徐皇后。若说徐皇后,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是徐皇后的娘家,那可是本朝赫赫有名的大族,在史书上都记过浓重的几笔。”
“徐家家祖族长曾辅佐过本国开国太祖爷,他就是名垂青史的大文官徐太师徐青。”
“几百年来,徐族光是状元就出了七个,官及一品的四位。”
“不晓得徐皇后犯的什么错,几十年前被废时,连娘家徐族都被灭门,没有一人存活,凄惨无比。”
方脸官差说到最后,连着长叹三声。
赵德恍然大悟般道:“原来新皇的生母徐皇后是徐太师的后人。”
方脸官差点点头,“是。新皇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就是追封徐皇后为帝皇太后。”
胖官差劝慰道:“老先生,当年徐族太惨了,县城里的许多读书人得知了此事跟你一样痛哭。”
“多谢你们村赠的饭食。我们兄弟今个一天要走六个村,就此告别。”方脸官差朝众位村民挥挥手就与胖官差走了。
“爹,新皇登基就登基了。你怎么这么激动?”许淼淼把满脸泪水的许清林扶进了许家大门。
“爷定是很崇拜徐太师,听到徐族被灭门,心里难过。”许南摸摸脑袋,也不知道如何安慰爷爷。
许清林坐在大堂里,目光呆滞,泪如雨下。
许淼淼在一旁劝了一会儿不管用,便道:“爹,您看静王已经下令让北地的老百姓知道新皇登基的事了,这就是真心臣服新皇。”
许清林微微点了点头。
许淼淼接着道:“不知道新皇做了什么事,让静王这么快就臣服了?”
许南忙道:“姑,要不我去县城里打听一下。”
许淼淼立刻道:“你不能去。”
许清林起身激动的道:“我骑着追风去县城。”
“爹,日头这么毒,您明个一早天凉快时去行不?”许淼淼双手拉着许清林的胳膊,柔声问道:“要不,我这就让老乌去县城。”
许清林见爱女满脸的担忧,便打消了去县城的念头。
老乌骑着多多去县城,到了黄昏平安返回。
许清林就坐在小院子的梨树下等消息,起身问道:“怎么样,打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老乌顾不得擦汗,上前大声答道:“老太爷,新皇在朝堂上不但同意了静王的请求,免除李武陌、李夜琰的官职,册封李文琰为王世子,并且下旨让静王平乱军,全权处置李武陌、李夜琰。”
“好!”许清林大喝一声,再次陷入极度的亢奋激动。
许淼淼笑道:“老乌,还有什么消息?”
老乌点点头道:“有。李武陌、李夜琰的人头已经被下属几名军官割下,不日便送到金城。”
许南目瞪口呆,“什么?仗还没打起来,他们就死了。”
许淼淼嗔怪道:“小南南,你还真希望打仗?”
许南笑道:“我不希望打仗。我就是觉得他们也太没本事了,雷声大雨点小,还没怎么样就死了。”
老乌苦笑道:“大少爷,李武陌、李夜琰为了占领让静王分兵好轻而易举的金城,竟然与匈奴人勾结,准备打开连防三座城府的大门把匈奴人放进来。”
许淼淼怒道:“两个牲畜,竟然为了王位,出卖国家,死不足惜!”
许南摇摇头道:“静王是民族大英雄,他的两个儿子竟然是卖国贼。”
老乌继续道:“静王得知此事之后怒极,立刻传话给边防军队,谁割下李武陌、李夜琰的人头,官升三级,赏金百两。边防军队的军官早就对两人起了杀心,只是怕静王怪罪,这下当夜就有几人联手行动,把两人给杀了。”
突然间,许清林仰天哈哈大笑,“杀得好。”摇头晃脑走进书房,自语道:“李静啊李静你自认为一生为国为民,能够名流千古,可是老了英名被几个儿子毁于一旦。不知你看到两个儿子的人头时,是喜还是悲?”
“老太爷累了。他说的话你们不要外传。”许淼淼挥手让老乌去歇息,跟着进了书房。
“我很好。我没事。”许清林神采飞扬,得意洋洋,就差手舞足蹈了。
许淼淼微笑道:“爹,仗不用打了,静王也臣服新皇了,您看局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北地兵乱的事解决,科考的事没有消息。”许清林的目光落在了书案上的这些天抄写的《地理志》,“文武文武。李静让北地的武官已认可了陛下,还未让文官认可呢。”
许淼淼便道:“静王已经让北地所有的百姓知道了新皇登基的事。女儿以为,静王下一步肯定会让北地的举人上长安参加科考。”
许清林道:“李静倒不是出尔反尔的小人,不过世事难料。”
许淼淼把许南赶出书房,轻声问道:“爹,您是不是认识静王?”
“认识。”许清林淡淡的道:“他的模样我记忆犹新。他肯定早就不记得我了。”
许淼淼低声问道:“静王跟咱们家有仇,是吗?”
许清林长叹一声,“淼淼,我若多说只会给你平添烦恼。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许淼淼面色微变。
“如今家里一天比一天好,用不了多久,你大哥就会来接我们。”许清林目光慈祥,“你明年及笄,南儿明年成年,你大哥肯定会在此之前接我们。”
许淼淼对许焱不抱任何期盼,不过在许清林的面前不能流露出来,只有微笑点点头。
就在北地兵乱期间,佛、道两教的三样豆制品传入了大唐国的各个城府,达官贵人都以吃过这三样美食为荣。
佛教为了感谢道教,给予了一些帮助。
道教借此机会,新建了大小十几座道观,吸收了几万名香客。
紧接着,道教又给长江以北的贵人香客送去了独一无二有养胃药效的水果——籽瓜。
这一日中午,天气十分炎热,长安巍巍庄严的皇宫大殿。
新皇李严与几位重臣在议政殿谈完国事,觉得腹内空空,便去偏殿用午饭。
李严在登基后的百日之内,便将南地的所有内乱平息,但是内乱之后给百姓重建家园,比平息内乱还要费尽心神。
只是不论多忙,李严都会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早睡晚起,坚持不懈,且后宫的妃嫔寥寥无几,不能说不近女色,但绝对与好色不沾边。
相比先帝可以称之为混乱糜烂奢侈的生活,李严的生活简直是太有规律干净简朴了。
举例来说,宫里的饭食除去不定时的茶点夜宵,早、中、晚三膳必有。
先帝经常夜宿妃嫔宫里不上早朝,早膳的时间就往后延迟,导致中、晚餐相连很近。
先帝吃个茶点夜宵,都会让妃嫔相陪,至少二十几道吃食。早、中、晚膳必须六十道以上,极为奢侈浪费。
李严夜里一般不吃东西,便是吃也绝不会传唤妃嫔。一日三餐,
如果与妃嫔或是大臣同吃,十道菜左右,如果独自吃,四道足矣。
侍候过先帝的宫人,一开始侍候李严都不适应,现在渐渐摸透李严的脾气,才适应过来。
李严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饭前有喝汤的习惯,指着面前的汤,问道:“这是什么做的汤?”
旁边的太监无比恭敬的禀报道:“陛下,此汤名叫豆浆,乃是用黄豆磨成。”
李严喝了一口,有淡淡的豆腥味,比羊奶膻味淡多了,跟几个重臣笑道:“朕觉得这个汤的味道不错。你们都尝尝。”
方脸的中年大臣板着脸提醒道:“陛下,是豆浆。”
“它在你家叫什么都行,在朕的家就得叫汤。”李严指着太监道:“你问刘大人是不是汤,他若说不是,别给他喝汤。”
太监自是不敢去问姓刘的方脸大臣。
刘大人面不改色,缓缓道:“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宫是陛下的家,臣的家也是陛下的家。”
刘大人叫刘尔属,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年青时当过几年的御史,养成不苟言语、刻板教条的官风。
“原来你认为你家也是朕的家。朕正好缺银钱花,今个把你家的田契、钱庄的银票都拿来给朕。如何?”李严就这么笑眯眯望着刘大人。
坐在刘大人旁边的大臣道:“刘大人家里良田没有个三千亩,也得有个两千亩,银庄的银票就更别说了,养几百个小妾都够了。”
另一个大臣微笑道:“不止田契、钱庄,还有古董字画,那可都是珍传,一幅价值千金。”
“你们家里就没有这些了?”刘尔属脸通红瞪了两位同僚几眼,拿起碗来朝太监扬了几下,“我也要喝豆汤。”
李严哈哈大笑,又指着一道凉菜问道:“这是什么菜?”
太监连忙答道:“陛下,这是拌豆芽。豆芽是用黄豆泡发成芽的。”
“豆芽,我怎么瞧着像根细细的小勺?”李严用筷子夹起一根豆芽,还特意让几位大臣瞧了瞧,“在朕的家里,以后就叫它豆勺。”
长脸的大臣年岁大概五十几岁,右眼下面的右脸上生着一个花生大的小肉瘤,猛的一看有点吓人。
他是正一品的太师白步海,坐在李严的左下首,笑道:“陛下,不瞒您说,臣的家里已经吃过豆汤、豆勺,还有这个豆腐,味道确实不错,且都是用豆制成,成本非常低,应该在民间普及。”
李严问道:“这跟葱蒜一起烧的白片片就是豆腐?”
太监答道:“是。”
李严一连吃了几块豆腐,点点头道:“白片片看着没什么食欲,不过味道甚好,你们觉得如何?”
有个身材高瘦的大臣摇摇头道:“陛下,臣不喜吃。”
其余的大臣都点点头说爱吃。
李严便道:“此桌共坐了六人,就有一人不爱吃豆腐。可见此菜不是人人爱吃,不用朝廷普及。老百姓在自己家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白步海仍是道:“陛下,南北地都能种黄豆。豆汤、豆勺、豆腐成本低。”
李严耐心的道:“白爱卿,老百姓不是傻子,哪些东西好吃还省银钱,比你我都清楚。此事无需朝廷专门耗费人力物力去做。你瞧着,用不了一年,佛道教就会把豆制品通过香客传遍天下。”
白步海想了想,方点点头道:“是。陛下一番话令老臣茅塞顿开。”
“天气炎热,来,这是北地静王府送来的籽瓜,说是道教几个道姑种的,有养生解暑的功效。你们也尝尝。”李严待几人吃过之后,特意给白步海赐了两个籽瓜,而后把刘尔属单独留了下来。
刘尔属不跟同僚在一起的时候,又换了一张脸,望向李严的目光里带着深深的敬畏,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要询问秋季科考的事?”
李严目光犀利,反问道:“朕要在北地单独设一个会试科考,如何?”
大唐国的科考由低至高的顺序是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乡试就是学子在户籍所在的各县县城里面参加考试,榜上有名者就是秀才。
府试就是秀才到户籍所在的城府里面参加考试,过了府试就是举人。
会试就是举人到国都长安参加考试,中榜者就是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有了当官的资格。
殿试就是进士进皇宫进行考试,考题由皇帝亲自出,一甲十人,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一甲的进士的官职比二甲三甲都要高,前途更加光明。
从古到今,会试都是在长安进行,从未在城府里进行。
李静除了给朝廷上了奏折,还给李严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替北地的举人考生请命在金城设会试考场,进士的名额与南地平分,考中者来长安参加殿试面见李严。
------题外话------
推荐好友莫风流《娇医有毒》、青墨烟水《重生之侯门邪妃》。亲们去收藏看下哦。
周日愉快!
“县里张贴皇榜,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减全朝秋收税少两成!”
“村里所有的人都出来,瞻仰新皇的画像,拜跪新皇谢恩!”
众人闻讯纷纷走出家门,男女老少一个不少的来到了村口。
敲锣的是县里的两个衙役,满头大满,刚从贺村、李村过来,忙得连饭都没吃。
赵老汉一家给两个衙役送上水及玉米面馒头,许家拿来了八个煮熟的鸡蛋及两个梨子。
两个衙役饱餐一顿之后,就把绣在明黄布上的已经被无数只手摸的有点黑的新皇的画像展开来。
画像长半丈,宽三尺,画里的中年男子穿着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的龙袍,戴着镶大东珠的黄金金冠,身材不高不低,体型不胖不瘦,长脸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你们快来跪拜新皇。”两个衙役提着画,待全村人磕了三个头,就连忙把画像收好。
许淼淼见画像里的人普通的很,一点都没有帝皇的皇霸之气,这幅画是谁画的,画技也太差了。
“新皇生得面相真有福。”
“新皇一瞧就是个仁慈爱民的。”
“是呢。刚登基就免了南北地百姓两成的税。”
村民都是眉开眼笑。
许淼淼这才恍悟过来,原来画师故意把新皇的模样画成亲民,让老百姓对他心生好感。
许清林竟是从人群里走了出来,问道:“两位官差大人,请问陛下的名号是什么,是宫里哪位娘娘所出?”
身材略胖的官差见是给鸡蛋与梨的许家老太爷,笑道:“老先生,你问我们哥俩就问对了。”
另一个方脸官差道:“新皇的名字是这个。”话毕,捡起一块石头蹲在地上写了一个严字,“号容惠。容,就是宽容的容,惠,就是惠民的惠。”
许清林激动的大声道:“好!”
许南在许淼淼耳边小声道:“原来新皇叫李严,号容惠。”
方脸官差接着道:“新皇与先皇及静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在场的村民都有些惊诧道:“原来新皇不是先皇的儿子,而是兄弟。”
胖官差瞧了方脸官差一眼,示意让他继续讲。众村民也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方脸官差。
“新皇的生母就是曾经被废掉的徐皇后。若说徐皇后,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是徐皇后的娘家,那可是本朝赫赫有名的大族,在史书上都记过浓重的几笔。”
“徐家家祖族长曾辅佐过本国开国太祖爷,他就是名垂青史的大文官徐太师徐青。”
“几百年来,徐族光是状元就出了七个,官及一品的四位。”
“不晓得徐皇后犯的什么错,几十年前被废时,连娘家徐族都被灭门,没有一人存活,凄惨无比。”
方脸官差说到最后,连着长叹三声。
赵德恍然大悟般道:“原来新皇的生母徐皇后是徐太师的后人。”
方脸官差点点头,“是。新皇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就是追封徐皇后为帝皇太后。”
胖官差劝慰道:“老先生,当年徐族太惨了,县城里的许多读书人得知了此事跟你一样痛哭。”
“多谢你们村赠的饭食。我们兄弟今个一天要走六个村,就此告别。”方脸官差朝众位村民挥挥手就与胖官差走了。
“爹,新皇登基就登基了。你怎么这么激动?”许淼淼把满脸泪水的许清林扶进了许家大门。
“爷定是很崇拜徐太师,听到徐族被灭门,心里难过。”许南摸摸脑袋,也不知道如何安慰爷爷。
许清林坐在大堂里,目光呆滞,泪如雨下。
许淼淼在一旁劝了一会儿不管用,便道:“爹,您看静王已经下令让北地的老百姓知道新皇登基的事了,这就是真心臣服新皇。”
许清林微微点了点头。
许淼淼接着道:“不知道新皇做了什么事,让静王这么快就臣服了?”
许南忙道:“姑,要不我去县城里打听一下。”
许淼淼立刻道:“你不能去。”
许清林起身激动的道:“我骑着追风去县城。”
“爹,日头这么毒,您明个一早天凉快时去行不?”许淼淼双手拉着许清林的胳膊,柔声问道:“要不,我这就让老乌去县城。”
许清林见爱女满脸的担忧,便打消了去县城的念头。
老乌骑着多多去县城,到了黄昏平安返回。
许清林就坐在小院子的梨树下等消息,起身问道:“怎么样,打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老乌顾不得擦汗,上前大声答道:“老太爷,新皇在朝堂上不但同意了静王的请求,免除李武陌、李夜琰的官职,册封李文琰为王世子,并且下旨让静王平乱军,全权处置李武陌、李夜琰。”
“好!”许清林大喝一声,再次陷入极度的亢奋激动。
许淼淼笑道:“老乌,还有什么消息?”
老乌点点头道:“有。李武陌、李夜琰的人头已经被下属几名军官割下,不日便送到金城。”
许南目瞪口呆,“什么?仗还没打起来,他们就死了。”
许淼淼嗔怪道:“小南南,你还真希望打仗?”
许南笑道:“我不希望打仗。我就是觉得他们也太没本事了,雷声大雨点小,还没怎么样就死了。”
老乌苦笑道:“大少爷,李武陌、李夜琰为了占领让静王分兵好轻而易举的金城,竟然与匈奴人勾结,准备打开连防三座城府的大门把匈奴人放进来。”
许淼淼怒道:“两个牲畜,竟然为了王位,出卖国家,死不足惜!”
许南摇摇头道:“静王是民族大英雄,他的两个儿子竟然是卖国贼。”
老乌继续道:“静王得知此事之后怒极,立刻传话给边防军队,谁割下李武陌、李夜琰的人头,官升三级,赏金百两。边防军队的军官早就对两人起了杀心,只是怕静王怪罪,这下当夜就有几人联手行动,把两人给杀了。”
突然间,许清林仰天哈哈大笑,“杀得好。”摇头晃脑走进书房,自语道:“李静啊李静你自认为一生为国为民,能够名流千古,可是老了英名被几个儿子毁于一旦。不知你看到两个儿子的人头时,是喜还是悲?”
“老太爷累了。他说的话你们不要外传。”许淼淼挥手让老乌去歇息,跟着进了书房。
“我很好。我没事。”许清林神采飞扬,得意洋洋,就差手舞足蹈了。
许淼淼微笑道:“爹,仗不用打了,静王也臣服新皇了,您看局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北地兵乱的事解决,科考的事没有消息。”许清林的目光落在了书案上的这些天抄写的《地理志》,“文武文武。李静让北地的武官已认可了陛下,还未让文官认可呢。”
许淼淼便道:“静王已经让北地所有的百姓知道了新皇登基的事。女儿以为,静王下一步肯定会让北地的举人上长安参加科考。”
许清林道:“李静倒不是出尔反尔的小人,不过世事难料。”
许淼淼把许南赶出书房,轻声问道:“爹,您是不是认识静王?”
“认识。”许清林淡淡的道:“他的模样我记忆犹新。他肯定早就不记得我了。”
许淼淼低声问道:“静王跟咱们家有仇,是吗?”
许清林长叹一声,“淼淼,我若多说只会给你平添烦恼。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许淼淼面色微变。
“如今家里一天比一天好,用不了多久,你大哥就会来接我们。”许清林目光慈祥,“你明年及笄,南儿明年成年,你大哥肯定会在此之前接我们。”
许淼淼对许焱不抱任何期盼,不过在许清林的面前不能流露出来,只有微笑点点头。
就在北地兵乱期间,佛、道两教的三样豆制品传入了大唐国的各个城府,达官贵人都以吃过这三样美食为荣。
佛教为了感谢道教,给予了一些帮助。
道教借此机会,新建了大小十几座道观,吸收了几万名香客。
紧接着,道教又给长江以北的贵人香客送去了独一无二有养胃药效的水果——籽瓜。
这一日中午,天气十分炎热,长安巍巍庄严的皇宫大殿。
新皇李严与几位重臣在议政殿谈完国事,觉得腹内空空,便去偏殿用午饭。
李严在登基后的百日之内,便将南地的所有内乱平息,但是内乱之后给百姓重建家园,比平息内乱还要费尽心神。
只是不论多忙,李严都会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早睡晚起,坚持不懈,且后宫的妃嫔寥寥无几,不能说不近女色,但绝对与好色不沾边。
相比先帝可以称之为混乱糜烂奢侈的生活,李严的生活简直是太有规律干净简朴了。
举例来说,宫里的饭食除去不定时的茶点夜宵,早、中、晚三膳必有。
先帝经常夜宿妃嫔宫里不上早朝,早膳的时间就往后延迟,导致中、晚餐相连很近。
先帝吃个茶点夜宵,都会让妃嫔相陪,至少二十几道吃食。早、中、晚膳必须六十道以上,极为奢侈浪费。
李严夜里一般不吃东西,便是吃也绝不会传唤妃嫔。一日三餐,
如果与妃嫔或是大臣同吃,十道菜左右,如果独自吃,四道足矣。
侍候过先帝的宫人,一开始侍候李严都不适应,现在渐渐摸透李严的脾气,才适应过来。
李严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饭前有喝汤的习惯,指着面前的汤,问道:“这是什么做的汤?”
旁边的太监无比恭敬的禀报道:“陛下,此汤名叫豆浆,乃是用黄豆磨成。”
李严喝了一口,有淡淡的豆腥味,比羊奶膻味淡多了,跟几个重臣笑道:“朕觉得这个汤的味道不错。你们都尝尝。”
方脸的中年大臣板着脸提醒道:“陛下,是豆浆。”
“它在你家叫什么都行,在朕的家就得叫汤。”李严指着太监道:“你问刘大人是不是汤,他若说不是,别给他喝汤。”
太监自是不敢去问姓刘的方脸大臣。
刘大人面不改色,缓缓道:“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宫是陛下的家,臣的家也是陛下的家。”
刘大人叫刘尔属,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年青时当过几年的御史,养成不苟言语、刻板教条的官风。
“原来你认为你家也是朕的家。朕正好缺银钱花,今个把你家的田契、钱庄的银票都拿来给朕。如何?”李严就这么笑眯眯望着刘大人。
坐在刘大人旁边的大臣道:“刘大人家里良田没有个三千亩,也得有个两千亩,银庄的银票就更别说了,养几百个小妾都够了。”
另一个大臣微笑道:“不止田契、钱庄,还有古董字画,那可都是珍传,一幅价值千金。”
“你们家里就没有这些了?”刘尔属脸通红瞪了两位同僚几眼,拿起碗来朝太监扬了几下,“我也要喝豆汤。”
李严哈哈大笑,又指着一道凉菜问道:“这是什么菜?”
太监连忙答道:“陛下,这是拌豆芽。豆芽是用黄豆泡发成芽的。”
“豆芽,我怎么瞧着像根细细的小勺?”李严用筷子夹起一根豆芽,还特意让几位大臣瞧了瞧,“在朕的家里,以后就叫它豆勺。”
长脸的大臣年岁大概五十几岁,右眼下面的右脸上生着一个花生大的小肉瘤,猛的一看有点吓人。
他是正一品的太师白步海,坐在李严的左下首,笑道:“陛下,不瞒您说,臣的家里已经吃过豆汤、豆勺,还有这个豆腐,味道确实不错,且都是用豆制成,成本非常低,应该在民间普及。”
李严问道:“这跟葱蒜一起烧的白片片就是豆腐?”
太监答道:“是。”
李严一连吃了几块豆腐,点点头道:“白片片看着没什么食欲,不过味道甚好,你们觉得如何?”
有个身材高瘦的大臣摇摇头道:“陛下,臣不喜吃。”
其余的大臣都点点头说爱吃。
李严便道:“此桌共坐了六人,就有一人不爱吃豆腐。可见此菜不是人人爱吃,不用朝廷普及。老百姓在自己家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白步海仍是道:“陛下,南北地都能种黄豆。豆汤、豆勺、豆腐成本低。”
李严耐心的道:“白爱卿,老百姓不是傻子,哪些东西好吃还省银钱,比你我都清楚。此事无需朝廷专门耗费人力物力去做。你瞧着,用不了一年,佛道教就会把豆制品通过香客传遍天下。”
白步海想了想,方点点头道:“是。陛下一番话令老臣茅塞顿开。”
“天气炎热,来,这是北地静王府送来的籽瓜,说是道教几个道姑种的,有养生解暑的功效。你们也尝尝。”李严待几人吃过之后,特意给白步海赐了两个籽瓜,而后把刘尔属单独留了下来。
刘尔属不跟同僚在一起的时候,又换了一张脸,望向李严的目光里带着深深的敬畏,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要询问秋季科考的事?”
李严目光犀利,反问道:“朕要在北地单独设一个会试科考,如何?”
大唐国的科考由低至高的顺序是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乡试就是学子在户籍所在的各县县城里面参加考试,榜上有名者就是秀才。
府试就是秀才到户籍所在的城府里面参加考试,过了府试就是举人。
会试就是举人到国都长安参加考试,中榜者就是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有了当官的资格。
殿试就是进士进皇宫进行考试,考题由皇帝亲自出,一甲十人,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一甲的进士的官职比二甲三甲都要高,前途更加光明。
从古到今,会试都是在长安进行,从未在城府里进行。
李静除了给朝廷上了奏折,还给李严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替北地的举人考生请命在金城设会试考场,进士的名额与南地平分,考中者来长安参加殿试面见李严。
------题外话------
推荐好友莫风流《娇医有毒》、青墨烟水《重生之侯门邪妃》。亲们去收藏看下哦。
周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