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御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更令人稀罕的是,嘉靖赐予徐昌的竟是麒麟服。
正德年间的时候,皇帝好武,所以所谓的斗牛服、飞鱼服泛滥,原本只有一品才赐穿的斗牛服,先后赐予出去的超过了千件之多,至于飞鱼服就更不必说了,这位正德天子显然觉得不够过瘾,居然来了个见者有份的把戏,几乎朝中文武官员,人身一套飞鱼,这也算是正德朝的一个景观。
嘉靖登基之后,革除了许多弊政,那么针对这个现象,自然不免要拨乱反正,于是对于赐服的事一下子从宽松变得无比谨慎起来,登基了这么久,满朝文武赐服的没有超过十个,而内阁又占去了三个名额,至于锦衣卫最受宠幸的江炳,也不过是一件飞鱼而已。
在赏赐方面,嘉靖一向谨慎,有人说他刻薄,其实这也是受了正德的教训,正德这人太大方,拿这嘉靖与他一对比,当然就不免刻薄寡恩了,可是正德的做法未必正确,因为一旦御赐之物滥发,就不免会让人有儿戏的感觉,从前的时候,若是有人钦赐的礼服,觉得是满门光鲜的事,恨不得穿戴出来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可是到了正德朝,大家对这种赐服就没有兴趣了,甚至许多人家中已经赐了几套御服,却都不肯穿出来,道理和先前恰恰相反,只不过是因为人家觉得这东西跟儿戏一样,拿出来丢份而已。
既然已经改弦更张,可是嘉靖竟是很稀罕地将这御赐之服奖赏给了徐昌,这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因为嘉靖所赐的大臣,最低的品级也是四品以上,而且嘉靖极其讲究规矩,没有一品绝不赏赐斗牛,不是三品以上也绝不可能赏赐飞鱼,可问题就在于,麒麟服乃是四品、五品官员的规格,按照礼制,是赐穿给四品和五品武官的,而现在的徐昌不过是个六品武官,这换在正德年间或许不是骇人听闻的事,可是放在嘉靖天子这里,就让人有点猜不透嘉靖皇帝的心思了。
徐昌到了京师也有这么多时间,他本来就是圆滑的人,早就和许多人打成了一片,消息灵通,这里头的规矩怎么会不懂?越是懂,就越是觉得这天子赐的麒麟服的可贵,这可是嘉靖天子御赐的东西,一件抵过去十件、百件,足够他招摇过市了,他连忙道:“陛下隆恩浩荡,卑下万死难报万一。”
嘉靖天子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手虚扶起徐昌,道:“你是朕的人,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不要说万死的话,朕不要你死,朕要你活着,为朕好好办事,好了,朕待会还要听翰林师傅们经筳讲课,你下去罢。”
嘉靖的一句话很值得咀嚼,至少黄锦就一直在琢磨,等到嘉靖哪一句你是朕的人,他陡然明白了什么,皇上向徐昌赐服既是以示恩宠,更是向人宣示他的态度,告诉大家,只要是天子的‘自己人’,天子还是大方的。
徐昌也不再迟疑,拜辞而出。
从崇政殿出来,徐昌又是激动又是庆幸,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他原以为自己见了天子,一定会惶惶不安,能说出得体的话出来就已经万幸,却也不知突然来了什么劲头,竟是拿自己在钱塘县糊弄上官的手段连带着把皇帝也糊弄了。
看来,这上官和皇帝也差不多,拍马屁的手段连汤都不必换,就按这药方,照样能无往不利!
想到方才的一幕,徐昌便觉得有些得意,他鬼使神差的说出京师里有恶徒不法,无非是他在钱塘县里糊弄县令、主簿们的手段罢了,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在钱塘县,他总是会凭空造出许多敌人,比如说县里的那些泼皮,他虽然有本事统统让他们老实下来,可是隔三差五,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无非就是在上官面前凸显出自己的重要而已,这些泼皮是他赖以为生的器具。
到了皇帝面前,其实也一样,他陡然想到这个道理,所以才说出了京师里的一些不法之徒横行的事,所为的就是想告诉皇帝,自己很努力在办事,而且现在天子脚下遍地都是兔子,身为猎狗的我,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本来徐昌只是想凸显一下自己的重要,只不过竟是中了头彩,他满是兴奋的朝宫外走,心里却是在盘算:“是不是该修书给谦儿那小子了,嗯……如此重要的事还是告知他的好。”
想到这个儿子,满肚子歪门邪道的徐昌不由心中一暖,忍不住又想:“不知他的乡试如何了,哎,若是能中,父子尽快在京师团圆了才好,他远在浙江,总是放心不下。”
而这个时候,在崇政殿里,嘉靖天子正笑吟吟地坐下,他靠在御椅上,玩弄着一支玉笔,突然问黄锦道:“黄伴伴,你以为这徐昌如何?”
黄锦愕然,随即小心翼翼地看了嘉靖天子一眼,道:“奴婢也说不好。”
“不是你说不好,而是不敢说。”嘉靖莞尔,随即道:“这个人很聪明,好好雕琢一下,可以承担大任。”
嘉靖抛下御笔,干脆利落地继续道:“只是此人太圆滑,不过这也没什么……”嘉靖撇撇嘴,很不屑的样子道:“能为朕所用就好。”
…………………………………………………………………………………………………………………………………………
杭州的天气逐渐转凉,秋风猎猎,落叶纷飞,这大街小巷里多了几分萧瑟气息,更不必提那肃杀之气弥漫的贡院,此时更增添了几分萧索。
按照规矩,考试结束之后,所有主考、同考的官员在放榜之前都不得离开贡院,贡院外有专门的官兵把守,谁若是走出一步,都以舞弊论处。
所以浙江上下近百个官员如今吃喝都在这里,同考和监考的官员偏偏无事可做,每日只能聚在明伦堂里饮茶,闲谈。
而对于阅卷官来说,任务却是紧张无比,几百上千张试卷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乡试的规矩极其严格,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比如这阅卷的官员,采取的就是传阅的方式,即一个考官若是觉得文章可取,则盖上自己大印,紧接着再递给下一个阅卷官,下一个阅卷官觉得可取之后依旧盖上大印,总共六个盖印的阅卷官,但凡有四个大印盖上,那么就说明这篇文章算是通过了审核,再之后,送至主考官面前,由主考官在这些取中的试卷之中择定排名。
六名阅卷官已经连续阅了数百份试卷,早已精疲力尽,却又不敢怠慢,只得强打精神支持下去。
已经持续了四天,所有的卷子总算陆陆续续地阅完。
紧接着,便是讨论开始,所谓讨论,就是提学官在收到了数十份试卷通过的试卷之后,召集所有考官点评一下文章,尤其是对一些成绩极其优异的文章分论高下,这本来是主考官一言九鼎的事,不过往往为了以示自己公平,提学都会把大家一起叫来商议,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自然是在赵提学手里。
赵提学眼窝子深陷,显然也是累得不轻,他昨夜熬夜看了一夜的卷子,总算理出了一些头绪,不过眼下却遇到了一件难事,在一份卷子上,考官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是一篇极为缜密、文采斐然的试卷,若是不出意外,位列考试前三应当不成问题。可是偏偏,有考官认为,这篇文章里头出了重大的失误。失误在于,文章里承题有一句叫:“颜苦孔之卓”的话。
所谓八股文,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最是要紧,那便是若是文章里头想要引经据典,那么这个经典绝不能超出四书五经的范畴。而这句“颜苦孔之卓”,考官们几乎都没有印象,也不知是出自哪个经典,这就意味着,如果四书五经没有这句话,那么这篇八股文的引句就是杜撰,而一旦发现杜撰,那么就属于重大失误,就算你写得再好,就算考官同情你,使你不名落孙山,这名次最多也只是衔在尾巴上。
开玩笑,作文章乃是代圣人立言,哪里轮得到你自创言论?这可不是小事。
赵提学已经看过了文章,这篇文章的文风,他实在过于熟悉,此时他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置。
“按理说,试卷中出现重大失误,是免不了置只四等,令其来岁再考的,不过这篇文章字字金玉,下官实在不忍,因此下官的意思,是置为二等,勉强让他中举,也算是成人之美。”
“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可惜,若没有这一句‘颜苦孔之卓’,一等是必定有的,以老朽之见,或可名列第四。”
“我却不以为然,如此大的失误,何必要留情面,连书都读不通,文章再锦绣又有何用?不如打发了吧,让他好好读书,来年再考,给他一个教训,对这考生也不是坏事。”RS
而更令人稀罕的是,嘉靖赐予徐昌的竟是麒麟服。
正德年间的时候,皇帝好武,所以所谓的斗牛服、飞鱼服泛滥,原本只有一品才赐穿的斗牛服,先后赐予出去的超过了千件之多,至于飞鱼服就更不必说了,这位正德天子显然觉得不够过瘾,居然来了个见者有份的把戏,几乎朝中文武官员,人身一套飞鱼,这也算是正德朝的一个景观。
嘉靖登基之后,革除了许多弊政,那么针对这个现象,自然不免要拨乱反正,于是对于赐服的事一下子从宽松变得无比谨慎起来,登基了这么久,满朝文武赐服的没有超过十个,而内阁又占去了三个名额,至于锦衣卫最受宠幸的江炳,也不过是一件飞鱼而已。
在赏赐方面,嘉靖一向谨慎,有人说他刻薄,其实这也是受了正德的教训,正德这人太大方,拿这嘉靖与他一对比,当然就不免刻薄寡恩了,可是正德的做法未必正确,因为一旦御赐之物滥发,就不免会让人有儿戏的感觉,从前的时候,若是有人钦赐的礼服,觉得是满门光鲜的事,恨不得穿戴出来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可是到了正德朝,大家对这种赐服就没有兴趣了,甚至许多人家中已经赐了几套御服,却都不肯穿出来,道理和先前恰恰相反,只不过是因为人家觉得这东西跟儿戏一样,拿出来丢份而已。
既然已经改弦更张,可是嘉靖竟是很稀罕地将这御赐之服奖赏给了徐昌,这绝对是一件稀罕事,因为嘉靖所赐的大臣,最低的品级也是四品以上,而且嘉靖极其讲究规矩,没有一品绝不赏赐斗牛,不是三品以上也绝不可能赏赐飞鱼,可问题就在于,麒麟服乃是四品、五品官员的规格,按照礼制,是赐穿给四品和五品武官的,而现在的徐昌不过是个六品武官,这换在正德年间或许不是骇人听闻的事,可是放在嘉靖天子这里,就让人有点猜不透嘉靖皇帝的心思了。
徐昌到了京师也有这么多时间,他本来就是圆滑的人,早就和许多人打成了一片,消息灵通,这里头的规矩怎么会不懂?越是懂,就越是觉得这天子赐的麒麟服的可贵,这可是嘉靖天子御赐的东西,一件抵过去十件、百件,足够他招摇过市了,他连忙道:“陛下隆恩浩荡,卑下万死难报万一。”
嘉靖天子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手虚扶起徐昌,道:“你是朕的人,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不要说万死的话,朕不要你死,朕要你活着,为朕好好办事,好了,朕待会还要听翰林师傅们经筳讲课,你下去罢。”
嘉靖的一句话很值得咀嚼,至少黄锦就一直在琢磨,等到嘉靖哪一句你是朕的人,他陡然明白了什么,皇上向徐昌赐服既是以示恩宠,更是向人宣示他的态度,告诉大家,只要是天子的‘自己人’,天子还是大方的。
徐昌也不再迟疑,拜辞而出。
从崇政殿出来,徐昌又是激动又是庆幸,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他原以为自己见了天子,一定会惶惶不安,能说出得体的话出来就已经万幸,却也不知突然来了什么劲头,竟是拿自己在钱塘县糊弄上官的手段连带着把皇帝也糊弄了。
看来,这上官和皇帝也差不多,拍马屁的手段连汤都不必换,就按这药方,照样能无往不利!
想到方才的一幕,徐昌便觉得有些得意,他鬼使神差的说出京师里有恶徒不法,无非是他在钱塘县里糊弄县令、主簿们的手段罢了,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在钱塘县,他总是会凭空造出许多敌人,比如说县里的那些泼皮,他虽然有本事统统让他们老实下来,可是隔三差五,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无非就是在上官面前凸显出自己的重要而已,这些泼皮是他赖以为生的器具。
到了皇帝面前,其实也一样,他陡然想到这个道理,所以才说出了京师里的一些不法之徒横行的事,所为的就是想告诉皇帝,自己很努力在办事,而且现在天子脚下遍地都是兔子,身为猎狗的我,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本来徐昌只是想凸显一下自己的重要,只不过竟是中了头彩,他满是兴奋的朝宫外走,心里却是在盘算:“是不是该修书给谦儿那小子了,嗯……如此重要的事还是告知他的好。”
想到这个儿子,满肚子歪门邪道的徐昌不由心中一暖,忍不住又想:“不知他的乡试如何了,哎,若是能中,父子尽快在京师团圆了才好,他远在浙江,总是放心不下。”
而这个时候,在崇政殿里,嘉靖天子正笑吟吟地坐下,他靠在御椅上,玩弄着一支玉笔,突然问黄锦道:“黄伴伴,你以为这徐昌如何?”
黄锦愕然,随即小心翼翼地看了嘉靖天子一眼,道:“奴婢也说不好。”
“不是你说不好,而是不敢说。”嘉靖莞尔,随即道:“这个人很聪明,好好雕琢一下,可以承担大任。”
嘉靖抛下御笔,干脆利落地继续道:“只是此人太圆滑,不过这也没什么……”嘉靖撇撇嘴,很不屑的样子道:“能为朕所用就好。”
…………………………………………………………………………………………………………………………………………
杭州的天气逐渐转凉,秋风猎猎,落叶纷飞,这大街小巷里多了几分萧瑟气息,更不必提那肃杀之气弥漫的贡院,此时更增添了几分萧索。
按照规矩,考试结束之后,所有主考、同考的官员在放榜之前都不得离开贡院,贡院外有专门的官兵把守,谁若是走出一步,都以舞弊论处。
所以浙江上下近百个官员如今吃喝都在这里,同考和监考的官员偏偏无事可做,每日只能聚在明伦堂里饮茶,闲谈。
而对于阅卷官来说,任务却是紧张无比,几百上千张试卷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乡试的规矩极其严格,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比如这阅卷的官员,采取的就是传阅的方式,即一个考官若是觉得文章可取,则盖上自己大印,紧接着再递给下一个阅卷官,下一个阅卷官觉得可取之后依旧盖上大印,总共六个盖印的阅卷官,但凡有四个大印盖上,那么就说明这篇文章算是通过了审核,再之后,送至主考官面前,由主考官在这些取中的试卷之中择定排名。
六名阅卷官已经连续阅了数百份试卷,早已精疲力尽,却又不敢怠慢,只得强打精神支持下去。
已经持续了四天,所有的卷子总算陆陆续续地阅完。
紧接着,便是讨论开始,所谓讨论,就是提学官在收到了数十份试卷通过的试卷之后,召集所有考官点评一下文章,尤其是对一些成绩极其优异的文章分论高下,这本来是主考官一言九鼎的事,不过往往为了以示自己公平,提学都会把大家一起叫来商议,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自然是在赵提学手里。
赵提学眼窝子深陷,显然也是累得不轻,他昨夜熬夜看了一夜的卷子,总算理出了一些头绪,不过眼下却遇到了一件难事,在一份卷子上,考官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是一篇极为缜密、文采斐然的试卷,若是不出意外,位列考试前三应当不成问题。可是偏偏,有考官认为,这篇文章里头出了重大的失误。失误在于,文章里承题有一句叫:“颜苦孔之卓”的话。
所谓八股文,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最是要紧,那便是若是文章里头想要引经据典,那么这个经典绝不能超出四书五经的范畴。而这句“颜苦孔之卓”,考官们几乎都没有印象,也不知是出自哪个经典,这就意味着,如果四书五经没有这句话,那么这篇八股文的引句就是杜撰,而一旦发现杜撰,那么就属于重大失误,就算你写得再好,就算考官同情你,使你不名落孙山,这名次最多也只是衔在尾巴上。
开玩笑,作文章乃是代圣人立言,哪里轮得到你自创言论?这可不是小事。
赵提学已经看过了文章,这篇文章的文风,他实在过于熟悉,此时他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置。
“按理说,试卷中出现重大失误,是免不了置只四等,令其来岁再考的,不过这篇文章字字金玉,下官实在不忍,因此下官的意思,是置为二等,勉强让他中举,也算是成人之美。”
“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可惜,若没有这一句‘颜苦孔之卓’,一等是必定有的,以老朽之见,或可名列第四。”
“我却不以为然,如此大的失误,何必要留情面,连书都读不通,文章再锦绣又有何用?不如打发了吧,让他好好读书,来年再考,给他一个教训,对这考生也不是坏事。”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