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可以配万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从文右手落在患者胸大肌靠外侧的位置,一边大声喊着你醒醒,一边右手用力。
这里是一个疼痛点,一般人装晕的话急切之间很难忍受。可是周从文用力按下去,患者没有丝毫反应。
随后周从文又按压患者眼眶,依旧没有反应。
患者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确定这一点周从文用时8秒。
胸廓略有起伏,还有轻微的呼吸,周从文的手搭在患者颈动脉位置。
颈动脉搏动微弱……
刚刚还生龙活虎的叫嚣着不让进门就打医生的男人,怎么几分钟后就休克了呢?周从文叹了口气,还真是麻烦。
回手,没人递听诊器。
周从文微微一怔,但没有耽搁时间,而是附身用耳朵贴在患者胸前直接听心跳。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有关于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几点。
第一点是缺氧,周从文首先就排除这种可能。
他没有沉思,所有动作、行为都是肌肉记忆,而指南里写的种种也根本不用回忆,一项项迅速排查。
再有就是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电解质异常。
看刚刚患者的表现,周从文也排除这种可能。
第三是低温或者体温过高。手摸患者的颈动脉,耳朵贴在患者胸口,周从文第一时间感受到患者的体温正常,也不是这一点。
第四,低血容量。
患者不是外伤,要是碰巧有主动脉夹层……概率太低,暂时不予考虑。
指南里概括了十点,周从文用13秒判断患者大概率是晕血,看见动刀、流血后紧张,导致的心梗。
剩下还要排查的一点是低血糖。
患者呼吸断断续续,像是在不停在叹气。十几秒的时间周从文有了准确的判断,患者忽然全身抽搐,眼睛猛然睁开,眼球向左侧偏斜。
完了,心脏要停!
周从文马上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动作标准的像是教科书。
但他没有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去等10秒钟,大约4-5秒后,周从文就大声喊道,“除颤器!”
和周从文习惯的抢救不一样,下一秒并没有除颤器出现在眼前。
抢救需要一个团队,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似的一秒钟都不会耽搁。
可是在陌生的地方,在2002年,周从文的一切想法都是泡影。
没办法,周从文只好把患者放平,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微微上翘,不接触胸壁。
双肘伸直,随后他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周从文每次下压深度5.2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没有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他的动作并不慌张,邓明进来后看见周从文已经开始做胸外心脏按压,微微诧异。
在内行的眼里,周从文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标准,教科书一样的标准。
不过邓明并没有耽误时间,双人心肺复苏要好于单人,他直接走过去,用肩膀把周从文挤开。
周从文差点没哭出来,大师兄果然还是从前的脾气。
顾名思义,心肺复苏包括心和肺。
大师兄从来都不肯做人工呼吸,据说是他父亲有一次被痰堵住呼吸道,没有吸痰器,他一口一口把痰或吸或抠弄出来后有心理阴影。
没办法,周从文只能挪到患者头部。
先用手捏住患者下颌关节打开口腔看了一眼,周从文见没有异常分泌物,便准备开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周从文没着急,先做准备工作,并且抬头看手里拿着刀的医生,“愣着干什么,去给循环内科打电话!”
“啊?心梗么?”胸科医生怔了一下,有些茫然的问道。
“是心梗伴心脏骤停,抓紧时间!除颤器准备,那个谁,你把刀放下。”周从文一边提醒手里拿着刀就要往外面跑去打电话的医生一边注意邓明的动作。
邓明刚刚一停,周从文便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下压向后推动,使患者的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开始做人工呼吸。
祝军也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声音,不过最开始他没在意,而是又和患者家属交代了几句,说明这次黄老亲自来江海市的意义。
等他赶到处置室的时候,正好听到周从文像是主任一样呵斥自家医生。
本能护犊子的心理发作,但没等他说话,邓明和周从文双人配合的心肺复苏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两人配合的极为精准,几乎邓明的动作一停止,周从文就开始做人工呼吸,没有任何间隔。
仿佛……
好像……
似乎……
两个人从前配合过无数次一样。
祝军祝主任忽然想起最近的一个传说——省城医大二院胸科主任张友开车半夜来江海市接周从文,就为了让他去配台做手术。
难道他真的可以配万物?!
祝军有些茫然。
从前,他不相信有人能配万物,甚至张友张主任半夜开车来接周从文的事儿祝军也不相信。
可是当他看到第一次见面就能完美配合完成双人心肺复苏的周从文与邓明,不禁心头一阵茫然。
心肺复苏不是什么难完成的活儿,可无论什么操作一但涉及到完美这个形容词,那就难似登天。
邓明邓主任还好理解,可周从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七八分钟过去,患者心跳恢复,拉了一个心电图显示是室颤。
邓明拿起除颤器砰砰两下,恢复正常心率,患者被抬上平车,跟着循环内科医生一溜小跑去了他们的监护室。
处置室里满地狼藉,还有一群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患者家属。
他们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道刚刚患者已经在奈何桥上排队,那碗孟婆汤已经到了嘴边,但是被周从文和邓明打翻,把人给“捞”回来。
周从文右手落在患者胸大肌靠外侧的位置,一边大声喊着你醒醒,一边右手用力。
这里是一个疼痛点,一般人装晕的话急切之间很难忍受。可是周从文用力按下去,患者没有丝毫反应。
随后周从文又按压患者眼眶,依旧没有反应。
患者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确定这一点周从文用时8秒。
胸廓略有起伏,还有轻微的呼吸,周从文的手搭在患者颈动脉位置。
颈动脉搏动微弱……
刚刚还生龙活虎的叫嚣着不让进门就打医生的男人,怎么几分钟后就休克了呢?周从文叹了口气,还真是麻烦。
回手,没人递听诊器。
周从文微微一怔,但没有耽搁时间,而是附身用耳朵贴在患者胸前直接听心跳。
《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有关于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总结为几点。
第一点是缺氧,周从文首先就排除这种可能。
他没有沉思,所有动作、行为都是肌肉记忆,而指南里写的种种也根本不用回忆,一项项迅速排查。
再有就是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其他的电解质异常。
看刚刚患者的表现,周从文也排除这种可能。
第三是低温或者体温过高。手摸患者的颈动脉,耳朵贴在患者胸口,周从文第一时间感受到患者的体温正常,也不是这一点。
第四,低血容量。
患者不是外伤,要是碰巧有主动脉夹层……概率太低,暂时不予考虑。
指南里概括了十点,周从文用13秒判断患者大概率是晕血,看见动刀、流血后紧张,导致的心梗。
剩下还要排查的一点是低血糖。
患者呼吸断断续续,像是在不停在叹气。十几秒的时间周从文有了准确的判断,患者忽然全身抽搐,眼睛猛然睁开,眼球向左侧偏斜。
完了,心脏要停!
周从文马上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动作标准的像是教科书。
但他没有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去等10秒钟,大约4-5秒后,周从文就大声喊道,“除颤器!”
和周从文习惯的抢救不一样,下一秒并没有除颤器出现在眼前。
抢救需要一个团队,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似的一秒钟都不会耽搁。
可是在陌生的地方,在2002年,周从文的一切想法都是泡影。
没办法,周从文只好把患者放平,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微微上翘,不接触胸壁。
双肘伸直,随后他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周从文每次下压深度5.2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没有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他的动作并不慌张,邓明进来后看见周从文已经开始做胸外心脏按压,微微诧异。
在内行的眼里,周从文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标准,教科书一样的标准。
不过邓明并没有耽误时间,双人心肺复苏要好于单人,他直接走过去,用肩膀把周从文挤开。
周从文差点没哭出来,大师兄果然还是从前的脾气。
顾名思义,心肺复苏包括心和肺。
大师兄从来都不肯做人工呼吸,据说是他父亲有一次被痰堵住呼吸道,没有吸痰器,他一口一口把痰或吸或抠弄出来后有心理阴影。
没办法,周从文只能挪到患者头部。
先用手捏住患者下颌关节打开口腔看了一眼,周从文见没有异常分泌物,便准备开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周从文没着急,先做准备工作,并且抬头看手里拿着刀的医生,“愣着干什么,去给循环内科打电话!”
“啊?心梗么?”胸科医生怔了一下,有些茫然的问道。
“是心梗伴心脏骤停,抓紧时间!除颤器准备,那个谁,你把刀放下。”周从文一边提醒手里拿着刀就要往外面跑去打电话的医生一边注意邓明的动作。
邓明刚刚一停,周从文便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下压向后推动,使患者的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开始做人工呼吸。
祝军也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声音,不过最开始他没在意,而是又和患者家属交代了几句,说明这次黄老亲自来江海市的意义。
等他赶到处置室的时候,正好听到周从文像是主任一样呵斥自家医生。
本能护犊子的心理发作,但没等他说话,邓明和周从文双人配合的心肺复苏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两人配合的极为精准,几乎邓明的动作一停止,周从文就开始做人工呼吸,没有任何间隔。
仿佛……
好像……
似乎……
两个人从前配合过无数次一样。
祝军祝主任忽然想起最近的一个传说——省城医大二院胸科主任张友开车半夜来江海市接周从文,就为了让他去配台做手术。
难道他真的可以配万物?!
祝军有些茫然。
从前,他不相信有人能配万物,甚至张友张主任半夜开车来接周从文的事儿祝军也不相信。
可是当他看到第一次见面就能完美配合完成双人心肺复苏的周从文与邓明,不禁心头一阵茫然。
心肺复苏不是什么难完成的活儿,可无论什么操作一但涉及到完美这个形容词,那就难似登天。
邓明邓主任还好理解,可周从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七八分钟过去,患者心跳恢复,拉了一个心电图显示是室颤。
邓明拿起除颤器砰砰两下,恢复正常心率,患者被抬上平车,跟着循环内科医生一溜小跑去了他们的监护室。
处置室里满地狼藉,还有一群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患者家属。
他们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道刚刚患者已经在奈何桥上排队,那碗孟婆汤已经到了嘴边,但是被周从文和邓明打翻,把人给“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