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点半刚过的时候,外面就淅淅呖呖下起雨来了。
一周前专家称这个城市七月二十二号下雨的概率是百分之四,三天前说是百分之五十,昨天又改口作百分之九十,最后果然成了百分之一百。
我从值班室的窗户望出去,连绵的云层覆盖着天空,像一幕厚实的窗帘遮蔽了屋子外面的世界。雨丝从云中被风吹落,歪歪斜斜,成了困在屋里、无法望见窗外风景的孩子脸颊上滚落的泪珠。
广播里,刚刚才用激动的颤音宣布“八点二十三分,日全食正式开始”的主持人正懊恼地抱怨着有雨的不幸。他用了一种近乎悲凉的语调说“下一次日全食的时间是2309年6月9日”
2039年?我开始计算那时自己要多老了。还没等我计算清楚,好心的主持人又重复了一遍。我这才听清那个数字。哦,无需计算,流淌在天象和我们身上的时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雨势越来越大,云层也愈压愈低,城市的上空腾起了一片灰蒙蒙的水雾。高耸的楼群在雨雾中模糊了边际,影影绰绰。灯光渐次亮起,隐约的高楼顿时变得明晰了。光雾交融,弥漫在浦江上空,呈现出都市繁华而迷离的色彩。城市的下部却显得越发阴晦,直沉入了黑暗中。
广播里正描绘着千里之外的传奇景象。如京奥开幕式上的那只巨人足印,月亮的黑影正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向我们走来。离武汉,到重庆,过合肥,抵杭州,度嘉兴,终达上海。我又望了一眼窗外,虽然彤云密布,这儿的天空依旧微亮,月影仍在跋涉之中。
我正等待着天地同归黑暗的一刻,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关了广播,接起电话,却是要我去会诊一个即将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做完骨髓移植,只要能下得了手术台的,依例送来icu观察,所以病人的主治医生常常找我们一同作手术前最后的会诊。事情是合乎规矩的,时间却太不凑巧了。
无论如何,不能延误手术,纵是再不情愿,我还是匆匆忙忙地赶往血液科。
刚到骨髓移植舱的门口,我就听见走廊上传来一串呼喊“黑了!天全黑了!现在是九点三十分。”
我转过头去,看见不远处一个女子双膝跪在走廊的座椅上,左手扒住墙上的窗台,支撑着身体,右手执了一只红色的手机,正在通话。她的脖子伸直了,额头紧靠着窗户,面孔也贴到了玻璃上。
我随即也凑到窗前,向外望去。天空此时已经完全黑寂了,像是被包裹进了一只硕大无比的口袋。街上的路灯还来不及点亮,低矮的灯火也不见影踪,城市里仅有的光线来自那些远离大地的高楼华厦。我低头看表,刚过九点半。这是世间最黑暗的一个早晨吧。我惊叹于自然的神奇之外,心中不免有些悸动和惶恐。
“天上漆黑一片了,和晚上没什么两样。很多大楼里的灯都打开了哦,东方明珠的景观灯倒没有开。你等等啊,我拍两张照片下来,留着给你看”她伸长了右臂,隔着玻璃,朝外连摁快门。闪光灯接连爆起,在这天昏地暗的一刻显得更加刺眼。
我的目光不禁被这个专注于日食的女子吸引过去了。这是一个约摸三十岁上下的女人,身材小巧,以至走廊上的窗户对她而言太过高远。她着了一件竹青色的连衫套裙,颜色十分清新,长裙的下摆被她的膝压在椅面上了,不然流泻的线条也会颇为生动。脚上一双银灰色的高跟凉鞋反转着,伸在椅子外面。她的衣着素雅,头发却乱了些。前后几绺发丝明显脱出了定制的式样,凌乱地搭拉着,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嗨,现在路灯亮起来了,街上的汽车也开了大灯,对面的楼里灯火通明,就跟夜里一样”女子对着手机,兴奋地说道。
我瞥了一眼窗外。那里光芒大盛,恍如日夜颠倒,灯火初上。
那个女子还在激动地说着,声音高亢。
我不禁皱了眉。前面那扇门后就是骨髓移植舱。这个女人怎么在这性命攸关的地方观起了日食,还大叫大嚷呢?
我向她走去,想提醒她压低声调,保持手术室前的安静。
在离她还有三四步远的时候,女子似乎听见了脚步声,转过头来。她还在不停地讲着窗外的明暗光影,只是眼睛望着我,眨了一下,算是打过了招呼。我惊讶地看见那双细长的眼睛中蓄满了水光,轻轻一眨,一颗水珠便溢了出来。
我尴尬地朝她点了点头,笑了一下,然后转身向紧闭的大门走去。身后,女子依然在用笨拙的言辞描述着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奇妙变化。
进入骨髓移植舱前,需要经过几道严格的消毒程序。
我穿戴上厚重的隔离服,像个太空人一样,站在狭小的蒸汽房里,被三百六十度的高温蒸汽反复熏蒸。那一刻,我脑中直想到二战时俘虏被强制接受毒气实验的情景。
完成一切,站到舱前,几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正在等我。其中一个隔着防护面罩,指了窗户,对我说:“天亮了。”
我仰头去看。果然,窗外的天空已经亮起,暗灰的云层在朦胧的天际缓缓涌动。我记得,广播中说食既前后大约有五分零四秒的时间是最精彩的。原来,在我接受“毒气实验”的时候,这点亮天地的绚烂一瞬已经过去了。
病人还在手术台前的观察室中。我推门进去,看见一个男子倚在床头,正与人通着电话。这种时候,我是不喜欢病人与外面讲电话的。手术之前,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可以在随后的生死搏斗中帮到他们的。还好,这个病人很乖觉。他见了我,立即微笑起来,对着听筒只说了一句“医生来了,挂了”就将听筒搁回了床头柜上的机座。
病人还很年轻,瘦削的脸上依然残留着几分健康时的清俊模样。我熟悉这种疾病,知道它甚少感染衰老的肌体。
我开始了我的工作。我站在一堆仪器前,一边观察他的体征,一边询问他的感觉。
手术之前,我要做的很有限,也很轻松。我只需对病人的身体状况作最后的检查,记录下所需的数据,以供他术后转入icu时参照比对。
很快,例行的观察结束了,固定的问题也问完了,各项指标还算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在记录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随口问他:“你知道吗?外面正日全食呢。”
“医生,我知道的,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妻子一直一直打打电话进来,讲讲给我听的。现在,天已经亮了,路灯都关掉了。”
他先前回答我的问题时,说话一直很流畅,此时舌头却有一些打结了。
我抬起头,注视着他。他很是兴奋,一双因为极度消瘦而显得格外幽深的眼眸中闪动着快乐的光芒。
我的大脑有那么一阵短路,圆珠笔尖在洁白的记录纸上划下了一条长长的蓝线。
心电仪中绿幽幽的光点在规则的跳动之外出现了一些震颤。我担心继续这个话题会让病人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激动起来。我埋下头去,匆匆作完记录,就退出了观察室。离去之前,我握了他的手。我说:“我等着在icu见你。”
告别了忙碌的同侪,卸去了沉重的装束,我步出移植舱。这次,身上轻松得紧,心里却如窗外,云雨纷乱。
大门外的走廊上分外安静。女子娇小的身躯坐在了椅中。竹青色的长裙垂落到脚踝上,与银灰色的鞋子盈盈相望,却无法触碰。那只红色的手机还紧紧地握在她的手中。
我走出舱门的时候,她迎上了我的目光。修长的眼眉,依旧水光盈然。我还是点了点头,笑了一下,从她身边默默走过。
离开血液科时,只有九点五十分。还有十分钟,我的值班才算结束。但我没有回icu,而是径直上了病房大楼的天台。
我站在护栏前,仰望这座城市的上空。太阳躲进了云层深处,无影无踪。一片绯红的云霞却浮现在天际,渐渐弥漫开来,由远及近,自西而东。远处嵌了点点灯火的高楼映在霞光中,宛若黄昏。
我站在护栏前,俯瞰这座城市的土地。雨还在下着,细细密密。弥漫在屋宇间的水雾渐渐散去,光亮一点一点浮起。湿漉漉的街道上,多了移动的人影和车迹,漂流在清新的空气里,宛若晨曦。
我不记得在天台上站了很久,可是我的浑身都已湿透。白色的医生袍紧贴着身体,细雨在上面汇成了河流。半长的黑发搭在眼前额头,水珠滑落,让我看不清四周。盛夏的雨中,我并不觉得寒冷,心上却有一阵莫名的颤抖。
我不记得在天台上站了很久,可是我的思绪泛滥难收。我想起了那对夫妻,想起了他们正在经历的磨难与哀愁。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我三十年庸庸碌碌却又千回百转风雨兼程的奔走。我也想起了某人,想起了在我过得最好的时光里最最温暖的镜头
(thanks to z。c。 for the story)
八点半刚过的时候,外面就淅淅呖呖下起雨来了。
一周前专家称这个城市七月二十二号下雨的概率是百分之四,三天前说是百分之五十,昨天又改口作百分之九十,最后果然成了百分之一百。
我从值班室的窗户望出去,连绵的云层覆盖着天空,像一幕厚实的窗帘遮蔽了屋子外面的世界。雨丝从云中被风吹落,歪歪斜斜,成了困在屋里、无法望见窗外风景的孩子脸颊上滚落的泪珠。
广播里,刚刚才用激动的颤音宣布“八点二十三分,日全食正式开始”的主持人正懊恼地抱怨着有雨的不幸。他用了一种近乎悲凉的语调说“下一次日全食的时间是2309年6月9日”
2039年?我开始计算那时自己要多老了。还没等我计算清楚,好心的主持人又重复了一遍。我这才听清那个数字。哦,无需计算,流淌在天象和我们身上的时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雨势越来越大,云层也愈压愈低,城市的上空腾起了一片灰蒙蒙的水雾。高耸的楼群在雨雾中模糊了边际,影影绰绰。灯光渐次亮起,隐约的高楼顿时变得明晰了。光雾交融,弥漫在浦江上空,呈现出都市繁华而迷离的色彩。城市的下部却显得越发阴晦,直沉入了黑暗中。
广播里正描绘着千里之外的传奇景象。如京奥开幕式上的那只巨人足印,月亮的黑影正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向我们走来。离武汉,到重庆,过合肥,抵杭州,度嘉兴,终达上海。我又望了一眼窗外,虽然彤云密布,这儿的天空依旧微亮,月影仍在跋涉之中。
我正等待着天地同归黑暗的一刻,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关了广播,接起电话,却是要我去会诊一个即将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做完骨髓移植,只要能下得了手术台的,依例送来icu观察,所以病人的主治医生常常找我们一同作手术前最后的会诊。事情是合乎规矩的,时间却太不凑巧了。
无论如何,不能延误手术,纵是再不情愿,我还是匆匆忙忙地赶往血液科。
刚到骨髓移植舱的门口,我就听见走廊上传来一串呼喊“黑了!天全黑了!现在是九点三十分。”
我转过头去,看见不远处一个女子双膝跪在走廊的座椅上,左手扒住墙上的窗台,支撑着身体,右手执了一只红色的手机,正在通话。她的脖子伸直了,额头紧靠着窗户,面孔也贴到了玻璃上。
我随即也凑到窗前,向外望去。天空此时已经完全黑寂了,像是被包裹进了一只硕大无比的口袋。街上的路灯还来不及点亮,低矮的灯火也不见影踪,城市里仅有的光线来自那些远离大地的高楼华厦。我低头看表,刚过九点半。这是世间最黑暗的一个早晨吧。我惊叹于自然的神奇之外,心中不免有些悸动和惶恐。
“天上漆黑一片了,和晚上没什么两样。很多大楼里的灯都打开了哦,东方明珠的景观灯倒没有开。你等等啊,我拍两张照片下来,留着给你看”她伸长了右臂,隔着玻璃,朝外连摁快门。闪光灯接连爆起,在这天昏地暗的一刻显得更加刺眼。
我的目光不禁被这个专注于日食的女子吸引过去了。这是一个约摸三十岁上下的女人,身材小巧,以至走廊上的窗户对她而言太过高远。她着了一件竹青色的连衫套裙,颜色十分清新,长裙的下摆被她的膝压在椅面上了,不然流泻的线条也会颇为生动。脚上一双银灰色的高跟凉鞋反转着,伸在椅子外面。她的衣着素雅,头发却乱了些。前后几绺发丝明显脱出了定制的式样,凌乱地搭拉着,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嗨,现在路灯亮起来了,街上的汽车也开了大灯,对面的楼里灯火通明,就跟夜里一样”女子对着手机,兴奋地说道。
我瞥了一眼窗外。那里光芒大盛,恍如日夜颠倒,灯火初上。
那个女子还在激动地说着,声音高亢。
我不禁皱了眉。前面那扇门后就是骨髓移植舱。这个女人怎么在这性命攸关的地方观起了日食,还大叫大嚷呢?
我向她走去,想提醒她压低声调,保持手术室前的安静。
在离她还有三四步远的时候,女子似乎听见了脚步声,转过头来。她还在不停地讲着窗外的明暗光影,只是眼睛望着我,眨了一下,算是打过了招呼。我惊讶地看见那双细长的眼睛中蓄满了水光,轻轻一眨,一颗水珠便溢了出来。
我尴尬地朝她点了点头,笑了一下,然后转身向紧闭的大门走去。身后,女子依然在用笨拙的言辞描述着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奇妙变化。
进入骨髓移植舱前,需要经过几道严格的消毒程序。
我穿戴上厚重的隔离服,像个太空人一样,站在狭小的蒸汽房里,被三百六十度的高温蒸汽反复熏蒸。那一刻,我脑中直想到二战时俘虏被强制接受毒气实验的情景。
完成一切,站到舱前,几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正在等我。其中一个隔着防护面罩,指了窗户,对我说:“天亮了。”
我仰头去看。果然,窗外的天空已经亮起,暗灰的云层在朦胧的天际缓缓涌动。我记得,广播中说食既前后大约有五分零四秒的时间是最精彩的。原来,在我接受“毒气实验”的时候,这点亮天地的绚烂一瞬已经过去了。
病人还在手术台前的观察室中。我推门进去,看见一个男子倚在床头,正与人通着电话。这种时候,我是不喜欢病人与外面讲电话的。手术之前,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可以在随后的生死搏斗中帮到他们的。还好,这个病人很乖觉。他见了我,立即微笑起来,对着听筒只说了一句“医生来了,挂了”就将听筒搁回了床头柜上的机座。
病人还很年轻,瘦削的脸上依然残留着几分健康时的清俊模样。我熟悉这种疾病,知道它甚少感染衰老的肌体。
我开始了我的工作。我站在一堆仪器前,一边观察他的体征,一边询问他的感觉。
手术之前,我要做的很有限,也很轻松。我只需对病人的身体状况作最后的检查,记录下所需的数据,以供他术后转入icu时参照比对。
很快,例行的观察结束了,固定的问题也问完了,各项指标还算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我在记录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随口问他:“你知道吗?外面正日全食呢。”
“医生,我知道的,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妻子一直一直打打电话进来,讲讲给我听的。现在,天已经亮了,路灯都关掉了。”
他先前回答我的问题时,说话一直很流畅,此时舌头却有一些打结了。
我抬起头,注视着他。他很是兴奋,一双因为极度消瘦而显得格外幽深的眼眸中闪动着快乐的光芒。
我的大脑有那么一阵短路,圆珠笔尖在洁白的记录纸上划下了一条长长的蓝线。
心电仪中绿幽幽的光点在规则的跳动之外出现了一些震颤。我担心继续这个话题会让病人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激动起来。我埋下头去,匆匆作完记录,就退出了观察室。离去之前,我握了他的手。我说:“我等着在icu见你。”
告别了忙碌的同侪,卸去了沉重的装束,我步出移植舱。这次,身上轻松得紧,心里却如窗外,云雨纷乱。
大门外的走廊上分外安静。女子娇小的身躯坐在了椅中。竹青色的长裙垂落到脚踝上,与银灰色的鞋子盈盈相望,却无法触碰。那只红色的手机还紧紧地握在她的手中。
我走出舱门的时候,她迎上了我的目光。修长的眼眉,依旧水光盈然。我还是点了点头,笑了一下,从她身边默默走过。
离开血液科时,只有九点五十分。还有十分钟,我的值班才算结束。但我没有回icu,而是径直上了病房大楼的天台。
我站在护栏前,仰望这座城市的上空。太阳躲进了云层深处,无影无踪。一片绯红的云霞却浮现在天际,渐渐弥漫开来,由远及近,自西而东。远处嵌了点点灯火的高楼映在霞光中,宛若黄昏。
我站在护栏前,俯瞰这座城市的土地。雨还在下着,细细密密。弥漫在屋宇间的水雾渐渐散去,光亮一点一点浮起。湿漉漉的街道上,多了移动的人影和车迹,漂流在清新的空气里,宛若晨曦。
我不记得在天台上站了很久,可是我的浑身都已湿透。白色的医生袍紧贴着身体,细雨在上面汇成了河流。半长的黑发搭在眼前额头,水珠滑落,让我看不清四周。盛夏的雨中,我并不觉得寒冷,心上却有一阵莫名的颤抖。
我不记得在天台上站了很久,可是我的思绪泛滥难收。我想起了那对夫妻,想起了他们正在经历的磨难与哀愁。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我三十年庸庸碌碌却又千回百转风雨兼程的奔走。我也想起了某人,想起了在我过得最好的时光里最最温暖的镜头
(thanks to z。c。 for th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