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与清明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年清明节前,我的家乡抚州开始流传一种说法:今年的清明节刚好是农历三月初三,女人不能在这天去上坟扫墓,否则就不吉利。于是很多的家庭在清明节前就去上坟祭扫,以避开清明节这一天。无独有偶,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不吉利的说法并不只是在我们南方,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只是针对的对象不一。
据媒体报道,3月初,东北各地就逐渐开始出现传言称,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恰逢清明节,百年难遇,这样的日子“不吉利”先是一些农村家庭开始购买红布和桃罐头用于“避邪、逃晦气”在亲朋好友的互相转告中,传言逐步蔓延开来。在“避灾冲喜”心理的驱动下,卖红布的摊点增多,桃罐头也成了畅销产品,东北某些城市的桃罐头一度被抢购一空。据说这种传言与王母娘娘有关。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一天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其中有一个神仙叫麻姑,著名的“麻姑献寿”由此产生。说到“麻姑献寿”的故事,因为与我家乡抚州有关,所以要多啰嗦几句。据清褚人获坚瓠秘集载:“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挞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民间传说中对麻姑成仙的故事描述得更详细:说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烧山欲置麻姑于死地。正巧王母娘娘路经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将火熄灭。王母娘娘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麻姑爱民之心大加赞赏,收下麻姑作为弟子并带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炼,这座山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西边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用此泉之水酿造灵芝酒。花了十三年酒才酿成,麻姑也已修练成仙,正好逢王母娘娘寿辰,麻姑就带着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娘娘祝寿。王母娘娘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据说以前的麻姑山风景秀美,万木葱笼,鸟语花香,不仅有奇特壮观的飞瀑“玉练双飞”还有著名的“半山亭”、“仙都观”、“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等胜迹,故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只是现在的麻姑山依然,却风景不再,人迹杳杳,诚可叹也!
说到麻姑山,就不能不再说一下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唐朝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大历三年,颜真卿赴任抚州剌史,公务之余多次登游麻姑山。大历六年四月,颜真卿再次登麻姑山,游览仙坛。是时,感触良多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所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礴,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研习的范本。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一代名家,都受过其较深的影响。麻姑山仙坛记刻成碑后,后人又在碑背镌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安放在麻姑山的仙都观内。各郡邑名门贵族,文人墨客都以能上麻姑山一睹“鲁公碑”为乐事。宋代,为了保护好这块碑刻,由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北宋思想家李觏登麻姑山所作鲁公碑诗文中写有“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的诗句,足见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钟爱的程度。北宋绍兴二十七年,建昌府知军事胡舜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可惜由于战乱,这件书法珍品在南宋时不慎丢失。现在麻姑山仙都观中保存的麻姑山仙坛记碑只是后人依据拓片复制的。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富影响力的大家之一。传之后世的楷书佳作,除麻姑山仙坛记外,还有多宝塔碑,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为千百年来楷书之典范。
好了,说了这么久的麻姑山,还是回到王母娘娘的生日吧。
传说王母娘娘在过生日的这天,会派仙女下凡来收男孩。民间只要在这一天,买三尺三的红布,剪下三寸,分成三份,一份挂门上,一份系窗上,一份系腰上,其余的三尺折三下,放枕头下。再买一瓶桃罐头吃了,便可保自家孩儿平安无事。
关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最有名的应该是西游记中的记载,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邀请了很多神仙,却独独忘记了看守蟠桃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恼怒之下,孙悟空大闹天宫,闯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唐三藏救出,这才引出了坎坎坷坷、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故事。
只是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邀请的都是仙界级别很高的诸位神仙,连齐天大圣孙悟空都没资格参与,更不说凡间的小男孩了。王母娘娘要小男孩何用,总不至于是想开童子宴吧?而且这天仙女们都忙着摘桃子去了,哪有空下凡来找男孩子呢?
再说王母娘娘的三月三蟠桃生日会应该是年年都有,为什么只有在清明节与三月三重合的这一年才有这么多的忌讳呢?另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庆祝王母娘娘的生日的节日,是神节,而清明则是祭祀逝者的日子,是鬼节。神、鬼两节重合,神、鬼之间若发生冲突,则有可能殃及池鱼,祸及凡间百姓,所以这天不吉利。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清楚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到底为什么不吉利。但是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盲从,无论什么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云亦云,从不去用自己的大脑去理性思考。这也是历代以来,中国容易产生运动、革命的缘由吧。
实际上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只是一种历法现象,与男孩无关,也与女人无关。国人的诸多忌讳,基本上就象最近大江南北闹盐荒一样,属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关于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的现象,并不是民间传说的百年难遇。而是经常出现,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查查万年历就可以清楚明白了。近一百年来,有四年(1916年、1954年、1973年,2011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都是重合的。这种现象是阴历和阳历采用不同历法而形成的。一般来说,19年阴历会转一圈,正好与阳历有重合。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分别由长短年份间隔交替,长的隔38年,短的隔19年,循环轮流。比如说,1916年至1954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38年,属长年;1954年至1973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19年,属短年;1973年至2011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38年,属长年;而下一个三月三与清明相重叠的日子就在19年后的2030年,属短年。这其实就是一个历法问题,是正常的现象,跟吉利还是晦气完全无关。
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蟠桃生日会后来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流传甚广。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描写的就是当年京城民间庙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三月三曾是汉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现在的国人已经不知上巳节为何,可在中国古代,那可是一个以“春天”、“生命”、“碧水”、“香草”、“洁净”、“丽人”、“美酒”和“雅集”为关键字的风情摇曳,优雅美丽的节日。
上巳节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的古籍,汉代以前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却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后,为了方便好记,魏晋以后统一将上巳节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的起源最早可推到追念伏羲氏,是古代举行“祓除衅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这种仪式称为“祓禊”到后来“上巳节”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亲近自然的游春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便迎着明媚的青光,结伴来到水边,嬉戏游乐。大家用香草蘸水洒在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灾除病,幸福安宁。
唐代时“上巳节”是暮春时节的一个大节气。这一天人们都成群结队,踏春游玩,到水边除垢祈福,甚至连皇家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杜甫丽人行中所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描写唐代上巳节王公贵族携女眷春游曲江的盛景。
最早知道上巳节这个名称,是小时候读溱洧这首诗。溱洧是诗经分7纭返牡诙皇祝忻栊吹木褪巧纤冉谡庖惶欤9那嗄昴信刍徜凇10优希喟橛未海蚁诽盖榈那榫埃?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韩诗中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品读溱洧,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的郑国,回到了那个已经消失于岁月烟尘中的美丽的节日——上巳节,闻到芍药兰草里蕴藏的浓浓爱意。溱洧就象一幅景色美丽的古代风俗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水涣涣,碧波盈盈的秀丽美景:阳春三月,河水解冻。溱、洧两岸宽阔的平野上,鲜花盛开,青草茂密,蓝天白云,惠风和畅,碧水清波中倒映着成双成对的身影。手持兰草的青年男女,徜徉在青光怡人的景色中,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欢歌笑语响彻原野,缕缕情丝也不知不觉在彼此的心里潜滋暗长。
在如织的游人里,一位迟到的姑娘迎面遇上了一位青年。这是一个春情荡漾的日子,姑娘也春心萌动。她勇敢地走上前去,向青年发出了邀请:“哎,去那边看看热闹吧?”青年心里没有准备,慌乱间竟傻傻地说:“我已经去过了。”姑娘调皮地说:“那就再去看看呗!洧水岸边,地方宽广,可好玩呢!”青年接受了姑娘的邀请,两个人一路笑闹着,并互赠芍药以表深情。
也许大家会猜想这两个有情人的关系:也许他们曾经熟识,今天正好找个借口接近;也许他们素未谋面,只是一见钟情。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么美好的季节,这么美丽的风景,没有伪装,没有做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惬意,天真浪漫,还有兰草、芍药为爱情点染绚丽的色彩,增添诗意的芳香“士与女”正值青春年少,彼此钟情,彼此爱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样看来,远古时候的上巳节实际上应该算是汉民族正宗的情人节,是青年男女携手游春,互诉衷情,充满着诗情画意,柔情蜜意的节日。只可惜这个美好的节日和丽人如花的笑靥,都已化成点点涟漪消失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不过上巳节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如黎族的三月三,白族、苗族、瑶族、壮族、畲族也有类似的节日,只是在节日性质和内容上发生了不少变化,不知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没有渊源关系。
远古时候的上巳节,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其目的是祈求人类的生育繁衍。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谁拾到谁食之,便可早生贵子。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曲水流觞后来逐渐远离了祈求生育的目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水边集会,宴饮赋诗的风雅活动。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的记载,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兰亭,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有兰亭。郦道元水经注?浙江水经云:“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据晋书?王羲之传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一次兰亭雅集。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有美酒的酒杯放入溪水之中,让其顺流而下。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了,谁就得赋诗,如果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各成诗一首,共得三十七首,还有十六人做不出诗被罚酒。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兰亭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即席挥毫,心手双畅,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全文字字珠玑,辞采清旷,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雅集所发生的时间是暮春之初的上巳节,暮春就是农历三月,是大自然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光,正是人们踏青游春,宴乐雅集的好时节。论语?先进第十一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孔老夫子与曾皙、公西华、子路和冉有等众弟子坐而论及人生志向、理想追求时,曾皙所向往的暮春时期,众人在沂水沐浴、迎风歌舞的快乐。孔夫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的情景大为赞赏。南北朝梁武帝时,临川王萧宏的军中记室丘迟在对梁朝叛将陈伯之的劝降书中所描绘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美景,竟引发了陈伯之的故国之思,使之率兵归降,也算得是一时佳话。
兰亭集序描写了兰亭雅集时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内心感悟深切,意境高远深邃,后世文人多受其感染。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兰亭集序所产生的影响。少时每读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和春夜宴桃李园序,也曾临文嗟悼“宇宙无穷,盈虚有数”之感慨油然而生。
兰亭集序得以流传后世,享有盛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采,更多的是它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书风,自成一派。王羲之书法备精诸体,尤擅正行,为历代学书者崇尚,影响极大,享有“书圣”之誉,兰亭集序便是王羲之书法传之后世的巅峰之作。
兰亭集序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秉性、精神、风仪各不相同。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寓刚健于优美。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兰亭集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竟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其它重字如“事”、“其”、“畅”、“不”、“今”、“揽”、“怀”、“兴”、“后”“为”、“以”、“所”、“欣”、“仰”等,都自成妙构,别出心裁。纵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无论章法、结构、用笔,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充分表现出晋人超然玄远、萧散自然的风采,无愧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
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就行书而言,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代表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妙喻。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黄庭坚称颂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就象李白“斗酒诗百篇”一样,兰亭集序也是王羲之酒后所作。兰亭雅集之时,王羲之乘着酒兴,下笔犹如神助,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酣睡。据说王羲之酒醒后觉得序文中有几处涂改,不太满意,便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发现反而不如原作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他日更书数十本,但比之原作,终莫能及。”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巅峰之作。
王羲之的书法还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他的七个儿子均有书名,尤以幼子献之得其真传,世称“小王”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作品中的瑰宝,关于它的流传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兰亭集序成书后,作为传家之宝一直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代代承继,绝不外传,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手中。智永原名王法极,为王羲之第五子徽之的后代,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人称“智永禅师”智永禅师长居永欣寺阁,以先祖王羲之为宗,闭门习书三十年。用过的废笔头装满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智永禅师后来成为陈、隋时声名卓著的书法家,后世流传的书法名作真草千字文,就是智永禅师所作。传说智永禅师曾“自临千字文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对普及和提高书法艺术,功莫大焉。智永禅师成名后,前来永欣寺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了寺院的门槛,不得不用铁皮包裹,谓之“铁门槛”智永禅师年百岁乃终,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时为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
辩才和尚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得到智永禅师所传兰亭集序后,爱若珍宝,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却不知为何被唐太宗得知了消息。唐太宗也酷爱王羲之书法,曾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详察古今,研精求篆,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太宗即位后,曾多次诏告天下,重金求购王羲之的墨宝,收藏了王羲之的许多书法作品。得知兰亭集序在辩才和尚手中,唐太宗几次下诏询问辩才和尚,但辩才和尚矢口否认。唐太宗不好强夺,就派监察御史萧翼乔装前去永欣寺骗取兰亭集序。萧翼也是一个饱学之士,棋艺尤其高超。他装成一个棋客,投宿永欣寺。
辩才和尚是个棋迷,爱棋如命,听闻有棋客前来投宿,不禁大喜,连忙叫小和尚把客人请到禅房饮茶。一杯茶喝完,主客之间便摆开棋盘对弈起来。萧翼的棋艺高过辩才和尚,但为了投辩才和尚所好,前两盘各有胜负,第三盘则故意让辩才和尚险胜。这样一来二去,二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一次言谈之中,萧翼流露出对王羲之书法的热爱,称家中收藏有几帖王羲之的真迹,自幼临习,至今已数十载了。辩才和尚一听,来了兴趣,就请萧翼将王羲之的真迹取来观赏。萧翼回去将宫内珍藏的王羲之真迹拿到了永欣寺,让辩才和尚鉴赏。辩才和尚是王羲之书艺的嫡系传人,一看果然是真迹,高兴之余,便说出了自己藏有兰亭集序的秘密,并将兰亭集序取出和萧翼一同赏玩。
自此,辩才和尚和萧翼每天不是下棋,便是一同赏玩兰亭集序等王羲之的书法精品。这时候辩才和尚对萧翼已经完全没有戒心,全然没有想到这位新交的知己竟是为兰亭集序而来。一日,当辩才和尚外出之时,萧翼潜入禅房,取出兰亭集序,送至当地官府,交由驿站,快马加鞭,送至京城长安。等辩才和尚回寺后得知详情,方知上当,急得昏倒在地,却也无可奈何。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以后,欣喜若狂,把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唐太宗还赦免了辩才和尚的欺君之罪,另赐绸缎三千匹,谷物三千石。辩才和尚易物为钱,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只是辩才和尚因兰亭集序之事惊吓忧虑过度,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据说萧翼因骗取兰亭集序而心感愧疚,后辞去官职,到永欣寺出家做了辨才的徒弟。
唐太宗曾命虞世南、诸遂良、欧阳询、冯承素、赵模、诸葛贞等大臣将兰亭集序各钩摹数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自己则将兰亭集序“置之座侧,朝夕观览”唐太宗临死前,嘱咐儿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要把兰亭集序真迹一同殉葬。李治遵命,用玉匣装着兰亭集序真迹葬于昭陵中。唐末五代的节度使温韬在镇守陕西关中期间,盗掘了昭陵,墓中所藏珍宝流散于世,兰亭集序也不知所终。在唐之后,就再没有人见过兰亭集序的真迹。
自唐以来,历代兰亭集序临摹本层出不穷。现在流传于世的主要有摹本和刻本两大系列。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拓摹之神龙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为最佳。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原作风貌,被视为传世珍品。刻本则以北宋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的“定武本”为最佳。“定武本”相传为欧阳询所摹,后刻石于学士院。五代梁移石汴都,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中途病死,碑石流失。宋神宗庆历年间,失落的碑石被发现,置于定州。唐时定州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故后世称石刻本兰亭集序为“定武本”元赵孟頫曾在定武本后题跋,认为:“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
后世书家皆以临习兰亭集序为乐事。清乾隆皇帝曾收集了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及明代董其昌等人临摹的兰亭集序本子八卷(世称“兰亭八柱帖”),作为宫中珍品。后世书家的不断翻刻、临摹,曾派生出了几百种不同版本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兰亭集序自身魅力所造成的,也与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分不开。
除兰亭集序外,王羲之传之后世的还有行书丧乱贴、快雪时晴贴,草书十七贴、上虞贴、初月贴等。据说王羲之23岁时,曾在我的家乡抚州出任过临川内史,留有洗墨池遗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抚州先贤曾巩写有文学名篇墨池记,以记其事。一千六百多年来,洗墨池一直是抚州闻名遐迩的历史古迹,王羲之也是抚州人敬仰的先贤。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除了三月三的上巳节,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另一个节日就是四月初的清明节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天气转暖,万物开始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历法,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岁和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一个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一个自然年是365天,一个回归年(岁)则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四时有十二节、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举春时为例来说,春三月万物发生,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孟春的节气为立春和雨水,立春包括“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三候;雨水包括“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三候。季春的节气为清明和谷雨,清明也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时间在春分后十五天,也就是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天清地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涤除冬天积藏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本为节气名,但是,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华夏子孙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和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都为我们再现了古代民间清明祭祀的情景。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千百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中感受到当时诗人心中无限的凄凉悲伤之意。
据说清明由节气变成节日,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
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故称“寒食”这个节日之定立,是为纪念春秋时代的介之推。“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字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卢象寒食),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流亡途中曾经割过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逐一犒赏流亡期间追随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非常内疚,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经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与臣子一起到介之推隐居的山中寻找,却遍寻不获,有人提议说介之推是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介之推一定会背母亲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对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立碑纪念。同时,还下令举国上下,每年在介之推遇难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第二年的寒食这天,晋文公又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前去介之推的墓前祭奠,以示哀悼。众人行至坟前,只见那棵烧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于是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寒食节从春秋起,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并从专门祭祀介之推的禁烟寒食慢慢地演变成了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祭祀扫墓编入开元礼中,寒食节除祭祀扫墓外,还加入了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的诗句就分别出自于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中。
晚唐以后,因寒食与清明相接,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清明遂取代了寒食,成为华夏子孙“慎重追远”的一个重要节日,一直流传下来,但寒食节的许多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凋零,很多传统节日及习俗已经消亡,寒食节也早已不为人知了,尚还保留的一些节日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在历朝历代文人对节气的吟咏中,与寒食、清明有关的诗词数量最多。仅全唐诗中有“寒食”、“清明”内容的诗词就有三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韩翃的寒食和杜牧的清明。
韩翃是中唐时期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这首题为寒食的七言绝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传播。后世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选有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从艺术水准来说,韩翃的这首寒食诗并不算十分出色,但其能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名篇,跟唐德宗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唐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颁布许士庶寒食上墓诏,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拜扫申礼仍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穆宗时颁布官员寒食节放假的规定,将寒食节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官员祖坟在京郊的“自今任寒食假内往来,不限日数。”官员祖坟在外地的“任准式年限请假”即按任职年限给假,也即是“五百里,五年给一次拜扫假十五天,并除去往来路程所占的天数。”既有官方重视,寒食节的地位便超越其它节日,其隆重程度在历朝历代都可称得上空前而又绝后。
唐代的寒食节延续前朝旧例,禁火寒食,但皇室和大臣却有特例,能得到皇帝御赐的新火(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榆树柳树中得到火种,称为“新火”),以示皇恩浩荡。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中所写的正是此事。唐代诗人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寒食诗互为参照。
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之所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流传,实际上得益于唐德宗的赏识。
韩翃出身贫寒之家,为人孤贞静默,少负才名,很早便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顺畅。进士及第七、八年之后,才入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任从事,开始幕府生涯。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近十年。才又做了一个幕吏。韩翃心情郁闷,经常称病在家,少与人来往。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的寒食诗。当时中书省正要为德宗找一个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皇帝的制诰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一般都是特意挑选文采出众,能体察圣意者充任。中书省长官两次拟定人选都未能让德宗满意,只好直接上折请示德宗,德宗御笔批复:“与韩翃。”当时有一个任江淮刺史的也叫韩翃,吏部不知所指,再将此事上奏德宗,德宗御笔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于是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既有皇帝的赏识提携,韩翃诗名流传天下,所作之诗为朝野之士争相诵读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翃以寒食一诗得名,时也命也,偶然之中却也有着必然。
韩翃的寒食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是一首描摹盛世春光皇恩浩荡的感兴之作,全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便指出:“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而唐德宗时期,正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之时。唐德宗即位之初,正值壮年,很想在自己手中平定藩镇割据,恢复盛唐大一统的承平景象,韩翃这首寒食诗恰好在字里行间再现了德宗所希望的承平景象,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所以受到德宗的赞赏,这才从一个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一跃成为朝中要员。
韩翃因一首寒食诗而得升迁,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并留名至今,也算千古一人了。而玄宗朝的诗人孟浩然却因一首诗而终身不仕,一得一失,也足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屡有佳作,颇负诗名,又曾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按说应该仕途顺畅。可是一首岁暮归南山,却让孟浩然终身与仕途无缘,只能寄情于吴越的山水之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结果落第,这对于求仕心切的孟浩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肚子的牢骚无从发作,便写下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全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怨自艾,自责自怪,骨子里却在抒发仕途失意的怨天尤人;看起来是说自己一无可取,实际上却在抱怨才不为明主所用。据旧唐书记载,孟浩然落第后,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王维便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命孟浩然出见,问他有什么好诗作。本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可这孟浩然却昏了头,不写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如花诗句,却阴差阳错地诵起了岁暮归南山这首牢骚满腹的诗。“不才明主弃”一句,虽然写得含蓄,却还是让玄宗还是听出了言外之意:“我这么有才还不得起用,你算什么‘明主’呀”玄宗一听老大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遂将孟浩然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最后孟浩然只能以布衣终老。
孟浩然的失败之处在于既想求隐居的清名,又想得入仕的功名,既想“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又抱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模棱两可之间又扭扭捏捏,自命清高又牢骚满腹,终身不仕也算咎由自取了。
后人在评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高下时曾说:孟浩然虽然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之下,何也?一因其才气比不上王维,二因其诗意没有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维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这种评论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韩翃以一首寒食诗名传天下,杜牧则以一首清明诗流传千古。所不同的是,韩翃虽然写过很多诗,但真正有影响的只有这首寒食,而杜牧的佳作比比皆是,如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山行、秋夕等,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是清明这首诗太有名了,千百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以至于后人一说到杜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古至今吟咏清明的诗词很多。但论其影响和流传程度,无一能超过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一诗文字隽永清新,音节和谐自然,意境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在中国,只要是读了几年书的人,恐怕没有不能背诵清明的。杜牧的清明和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诗、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孟郊的游子吟一起,成为中国人诗歌启蒙时最深刻的记忆。
杜牧,字牧之,唐万年县人。万年县与长安县是京兆府县,所谓天子脚下。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的高门望族,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拜将封侯,又注左传,名垂青史。杜家在唐代尤其显赫,杜牧的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有此显赫的家世,再加上家学渊源,杜牧年纪轻轻便已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二十三岁便写出阿房宫赋这篇传世之作。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六岁。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之中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最后也象韩翃一样,做过朝廷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
杜牧多才多艺,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洪亮吉评论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又说“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北江诗话)。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气势豪宕,又精致婉约;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清明一诗,奠定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清明一诗不是杜牧所作,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也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围绕着清明一诗所发生的另外两个故事,倒更佐证了清明一诗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第一个故事是围绕清明的各种山寨之作。
最早改动清明诗的据说是北宋的苏轼,他把杜牧的清明由七绝改成了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样二十八个字,经此一改,却有着另一番的意境和韵味。
还有将清明改成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改成小品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末翰林赵熙的改法又有不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都是在保留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断句后的再创作。
清代大学士纪昀,也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大烟袋,则嫌杜牧的清明太啰嗦,遂将每句的前二字删去,压缩成一首更加精炼的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简则简矣,却意趣大减。
还有将清明改成三言诗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改成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改成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1957年羊城晚报在副刊上,以“世界上最短的剧本”为题,将清明诗改编成一个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幕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牧童。
[幕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上)
牧童(上)
行人(欲断魂)[白]: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白]: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竟引来后世的无数山寨之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杜牧地下有知,也当啼笑皆非!
第二个故事则是围绕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的属地之争。
由于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寻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三个字便成了美酒的雅号,历代以杏花村命名的酒家不可胜数。元代时,政府将羊羔酒作为中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中国酒第一次贴标出口,也印证了杏花村这个名称与酒的渊源。但千百年来,人们对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当代,随着名人效应的价值飙升,神州大地上的历史名人争夺战硝烟弥漫,前不久连子虚乌有的演义中的人物貂蝉都成为三省四地争抢的对象,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之归属更是成为争夺的焦点。据说全国叫做杏花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有六个:一是山西省汾阳的杏花村;二是山东省水泊梁山的杏花村;三是湖北省麻城的杏花村;四是江苏省丰县的杏花村;五是江苏省南京的杏花村,六是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那么,哪个杏花村才是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呢?各地政府发动文人学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最后都言之凿凿,确认杜牧清明中所说的“杏花村”就是本地的杏花村。
其实杏花村的属地之争,再过一千年前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因为时间的久远,要去考证一个无法确定的地名,是非常困难的事。也许当时诗人向牧童借问酒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杏花村这个地方。牧童不过是告诉诗人,前面那个满是杏花树的村里有卖酒的地方。诗人酒后诗兴大发,便把这个开满杏花的地方称作杏花村,就象把桃花盛开的地方叫桃花庄一样。杏花村到底是指何处,是实有其地还是杜牧临时起意,以花命名,恐怕永远也没有结论了,除非真的能时光穿越,回到一千多年的大唐,去向杜牧问个究竟。
在杏花村地属地之争中,受益最大的是山西的汾阳市。汾阳所产的汾酒古已有之,借助于杜牧的清明诗,汾酒更是声名大振。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1949年汾阳便创办了杏花村汾酒厂,1993年8月,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2002年3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又改组成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所以各地政府要将杏花村的品牌优势变成经济效益,光做口舌之争是无益的,还应该象山西汾阳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才是正途。
从杏花村的属地之争,我又想到了家乡的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抚州曾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大师级人物,其中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与曾巩并列为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晏殊十四岁即以神童赐为进士,官至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皆出其门下;陆九渊与朱熹同称南宋理学大师,他所开创的心学学派及其哲学思想,为明清以来的主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尤其是汤显祖,更是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其传奇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放眼全国也难有比肩者。可是我们却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陆九渊成了湖北荆门市建设象山文化,展示荆门形象的文化品牌,汤显祖则成为浙江遂昌县的骄傲。
下面是中国遂昌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的一则最新报道:
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昨举行
记者肖靓
昨日下午,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举行。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和莎士比亚文化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县委书记葛学斌出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强作专题报告。
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艾文学院副院长凯爱?泰乐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陈靝沅,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廖可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祯,县委副书记何卫宁、副县长张建伟等出席。
张晓强在报告中介绍了汤显祖与遂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近年来我县在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张晓强说,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今后,我们将以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为蓝图,按照保护和发展并举、山水和文化共融、规划和理念先行的原则,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世界文化品牌,着力推进汤显祖文化的传承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学术研究活动、遗迹修葺和复建、文化艺术活动、汤显祖文化旅游等构筑“汤显祖文化”支柱体系,循序渐进,加快形成立体的遂昌大文化发展格局。
论坛上,专家们谈古论今,作了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戴安娜?欧文在莎士比亚与斯特拉福德:21世纪的文化关联报告中介绍了斯特拉夫德镇弘扬莎士比亚文化的做法;周育德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在中国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陈靝沅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种戏剧文化的全球视野报告中认为,中英合作为学者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平台,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专家们纷纷认为,要进一步加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文化的交流,继承好、发挥好全球文化价值,共享人类文化遗产。
“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不知身为汤翁故里的抚州政府诸公看到上面的这些文字后有何感想?
当然,这已是题外之话,就此打住。
(此文参考了一些网络资料,谨此致谢!)
今年清明节前,我的家乡抚州开始流传一种说法:今年的清明节刚好是农历三月初三,女人不能在这天去上坟扫墓,否则就不吉利。于是很多的家庭在清明节前就去上坟祭扫,以避开清明节这一天。无独有偶,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不吉利的说法并不只是在我们南方,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只是针对的对象不一。
据媒体报道,3月初,东北各地就逐渐开始出现传言称,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恰逢清明节,百年难遇,这样的日子“不吉利”先是一些农村家庭开始购买红布和桃罐头用于“避邪、逃晦气”在亲朋好友的互相转告中,传言逐步蔓延开来。在“避灾冲喜”心理的驱动下,卖红布的摊点增多,桃罐头也成了畅销产品,东北某些城市的桃罐头一度被抢购一空。据说这种传言与王母娘娘有关。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一天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其中有一个神仙叫麻姑,著名的“麻姑献寿”由此产生。说到“麻姑献寿”的故事,因为与我家乡抚州有关,所以要多啰嗦几句。据清褚人获坚瓠秘集载:“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挞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民间传说中对麻姑成仙的故事描述得更详细:说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烧山欲置麻姑于死地。正巧王母娘娘路经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将火熄灭。王母娘娘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麻姑爱民之心大加赞赏,收下麻姑作为弟子并带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炼,这座山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西边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用此泉之水酿造灵芝酒。花了十三年酒才酿成,麻姑也已修练成仙,正好逢王母娘娘寿辰,麻姑就带着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娘娘祝寿。王母娘娘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据说以前的麻姑山风景秀美,万木葱笼,鸟语花香,不仅有奇特壮观的飞瀑“玉练双飞”还有著名的“半山亭”、“仙都观”、“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等胜迹,故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只是现在的麻姑山依然,却风景不再,人迹杳杳,诚可叹也!
说到麻姑山,就不能不再说一下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唐朝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大历三年,颜真卿赴任抚州剌史,公务之余多次登游麻姑山。大历六年四月,颜真卿再次登麻姑山,游览仙坛。是时,感触良多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所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礴,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研习的范本。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一代名家,都受过其较深的影响。麻姑山仙坛记刻成碑后,后人又在碑背镌刻了卫夫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柳公权、李邕等人的楷书,安放在麻姑山的仙都观内。各郡邑名门贵族,文人墨客都以能上麻姑山一睹“鲁公碑”为乐事。宋代,为了保护好这块碑刻,由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北宋思想家李觏登麻姑山所作鲁公碑诗文中写有“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的诗句,足见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钟爱的程度。北宋绍兴二十七年,建昌府知军事胡舜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可惜由于战乱,这件书法珍品在南宋时不慎丢失。现在麻姑山仙都观中保存的麻姑山仙坛记碑只是后人依据拓片复制的。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富影响力的大家之一。传之后世的楷书佳作,除麻姑山仙坛记外,还有多宝塔碑,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为千百年来楷书之典范。
好了,说了这么久的麻姑山,还是回到王母娘娘的生日吧。
传说王母娘娘在过生日的这天,会派仙女下凡来收男孩。民间只要在这一天,买三尺三的红布,剪下三寸,分成三份,一份挂门上,一份系窗上,一份系腰上,其余的三尺折三下,放枕头下。再买一瓶桃罐头吃了,便可保自家孩儿平安无事。
关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最有名的应该是西游记中的记载,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邀请了很多神仙,却独独忘记了看守蟠桃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恼怒之下,孙悟空大闹天宫,闯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唐三藏救出,这才引出了坎坎坷坷、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故事。
只是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邀请的都是仙界级别很高的诸位神仙,连齐天大圣孙悟空都没资格参与,更不说凡间的小男孩了。王母娘娘要小男孩何用,总不至于是想开童子宴吧?而且这天仙女们都忙着摘桃子去了,哪有空下凡来找男孩子呢?
再说王母娘娘的三月三蟠桃生日会应该是年年都有,为什么只有在清明节与三月三重合的这一年才有这么多的忌讳呢?另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庆祝王母娘娘的生日的节日,是神节,而清明则是祭祀逝者的日子,是鬼节。神、鬼两节重合,神、鬼之间若发生冲突,则有可能殃及池鱼,祸及凡间百姓,所以这天不吉利。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清楚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到底为什么不吉利。但是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盲从,无论什么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云亦云,从不去用自己的大脑去理性思考。这也是历代以来,中国容易产生运动、革命的缘由吧。
实际上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只是一种历法现象,与男孩无关,也与女人无关。国人的诸多忌讳,基本上就象最近大江南北闹盐荒一样,属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关于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的现象,并不是民间传说的百年难遇。而是经常出现,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查查万年历就可以清楚明白了。近一百年来,有四年(1916年、1954年、1973年,2011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都是重合的。这种现象是阴历和阳历采用不同历法而形成的。一般来说,19年阴历会转一圈,正好与阳历有重合。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分别由长短年份间隔交替,长的隔38年,短的隔19年,循环轮流。比如说,1916年至1954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38年,属长年;1954年至1973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19年,属短年;1973年至2011年三月三与清明节重合相隔38年,属长年;而下一个三月三与清明相重叠的日子就在19年后的2030年,属短年。这其实就是一个历法问题,是正常的现象,跟吉利还是晦气完全无关。
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蟠桃生日会后来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流传甚广。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描写的就是当年京城民间庙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三月三曾是汉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现在的国人已经不知上巳节为何,可在中国古代,那可是一个以“春天”、“生命”、“碧水”、“香草”、“洁净”、“丽人”、“美酒”和“雅集”为关键字的风情摇曳,优雅美丽的节日。
上巳节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的古籍,汉代以前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却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后,为了方便好记,魏晋以后统一将上巳节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的起源最早可推到追念伏羲氏,是古代举行“祓除衅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这种仪式称为“祓禊”到后来“上巳节”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亲近自然的游春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便迎着明媚的青光,结伴来到水边,嬉戏游乐。大家用香草蘸水洒在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灾除病,幸福安宁。
唐代时“上巳节”是暮春时节的一个大节气。这一天人们都成群结队,踏春游玩,到水边除垢祈福,甚至连皇家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杜甫丽人行中所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描写唐代上巳节王公贵族携女眷春游曲江的盛景。
最早知道上巳节这个名称,是小时候读溱洧这首诗。溱洧是诗经分7纭返牡诙皇祝忻栊吹木褪巧纤冉谡庖惶欤9那嗄昴信刍徜凇10优希喟橛未海蚁诽盖榈那榫埃?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韩诗中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品读溱洧,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的郑国,回到了那个已经消失于岁月烟尘中的美丽的节日——上巳节,闻到芍药兰草里蕴藏的浓浓爱意。溱洧就象一幅景色美丽的古代风俗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水涣涣,碧波盈盈的秀丽美景:阳春三月,河水解冻。溱、洧两岸宽阔的平野上,鲜花盛开,青草茂密,蓝天白云,惠风和畅,碧水清波中倒映着成双成对的身影。手持兰草的青年男女,徜徉在青光怡人的景色中,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欢歌笑语响彻原野,缕缕情丝也不知不觉在彼此的心里潜滋暗长。
在如织的游人里,一位迟到的姑娘迎面遇上了一位青年。这是一个春情荡漾的日子,姑娘也春心萌动。她勇敢地走上前去,向青年发出了邀请:“哎,去那边看看热闹吧?”青年心里没有准备,慌乱间竟傻傻地说:“我已经去过了。”姑娘调皮地说:“那就再去看看呗!洧水岸边,地方宽广,可好玩呢!”青年接受了姑娘的邀请,两个人一路笑闹着,并互赠芍药以表深情。
也许大家会猜想这两个有情人的关系:也许他们曾经熟识,今天正好找个借口接近;也许他们素未谋面,只是一见钟情。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么美好的季节,这么美丽的风景,没有伪装,没有做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惬意,天真浪漫,还有兰草、芍药为爱情点染绚丽的色彩,增添诗意的芳香“士与女”正值青春年少,彼此钟情,彼此爱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样看来,远古时候的上巳节实际上应该算是汉民族正宗的情人节,是青年男女携手游春,互诉衷情,充满着诗情画意,柔情蜜意的节日。只可惜这个美好的节日和丽人如花的笑靥,都已化成点点涟漪消失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不过上巳节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如黎族的三月三,白族、苗族、瑶族、壮族、畲族也有类似的节日,只是在节日性质和内容上发生了不少变化,不知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没有渊源关系。
远古时候的上巳节,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其目的是祈求人类的生育繁衍。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谁拾到谁食之,便可早生贵子。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曲水流觞后来逐渐远离了祈求生育的目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水边集会,宴饮赋诗的风雅活动。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的记载,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兰亭,在绍兴西南,其地名兰渚,渚有兰亭。郦道元水经注?浙江水经云:“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据晋书?王羲之传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一次兰亭雅集。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有美酒的酒杯放入溪水之中,让其顺流而下。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了,谁就得赋诗,如果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各成诗一首,共得三十七首,还有十六人做不出诗被罚酒。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兰亭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即席挥毫,心手双畅,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全文字字珠玑,辞采清旷,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雅集所发生的时间是暮春之初的上巳节,暮春就是农历三月,是大自然一年之中最美的时光,正是人们踏青游春,宴乐雅集的好时节。论语?先进第十一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孔老夫子与曾皙、公西华、子路和冉有等众弟子坐而论及人生志向、理想追求时,曾皙所向往的暮春时期,众人在沂水沐浴、迎风歌舞的快乐。孔夫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的情景大为赞赏。南北朝梁武帝时,临川王萧宏的军中记室丘迟在对梁朝叛将陈伯之的劝降书中所描绘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美景,竟引发了陈伯之的故国之思,使之率兵归降,也算得是一时佳话。
兰亭集序描写了兰亭雅集时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内心感悟深切,意境高远深邃,后世文人多受其感染。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兰亭集序所产生的影响。少时每读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和春夜宴桃李园序,也曾临文嗟悼“宇宙无穷,盈虚有数”之感慨油然而生。
兰亭集序得以流传后世,享有盛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采,更多的是它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书风,自成一派。王羲之书法备精诸体,尤擅正行,为历代学书者崇尚,影响极大,享有“书圣”之誉,兰亭集序便是王羲之书法传之后世的巅峰之作。
兰亭集序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秉性、精神、风仪各不相同。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寓刚健于优美。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兰亭集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竟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其它重字如“事”、“其”、“畅”、“不”、“今”、“揽”、“怀”、“兴”、“后”“为”、“以”、“所”、“欣”、“仰”等,都自成妙构,别出心裁。纵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无论章法、结构、用笔,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充分表现出晋人超然玄远、萧散自然的风采,无愧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
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就行书而言,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代表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风度、气质、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妙喻。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黄庭坚称颂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就象李白“斗酒诗百篇”一样,兰亭集序也是王羲之酒后所作。兰亭雅集之时,王羲之乘着酒兴,下笔犹如神助,一气呵成,写毕即酒醉酣睡。据说王羲之酒醒后觉得序文中有几处涂改,不太满意,便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发现反而不如原作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他日更书数十本,但比之原作,终莫能及。”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巅峰之作。
王羲之的书法还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他的七个儿子均有书名,尤以幼子献之得其真传,世称“小王”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作品中的瑰宝,关于它的流传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兰亭集序成书后,作为传家之宝一直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代代承继,绝不外传,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手中。智永原名王法极,为王羲之第五子徽之的后代,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人称“智永禅师”智永禅师长居永欣寺阁,以先祖王羲之为宗,闭门习书三十年。用过的废笔头装满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智永禅师后来成为陈、隋时声名卓著的书法家,后世流传的书法名作真草千字文,就是智永禅师所作。传说智永禅师曾“自临千字文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对普及和提高书法艺术,功莫大焉。智永禅师成名后,前来永欣寺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了寺院的门槛,不得不用铁皮包裹,谓之“铁门槛”智永禅师年百岁乃终,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时为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
辩才和尚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得到智永禅师所传兰亭集序后,爱若珍宝,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却不知为何被唐太宗得知了消息。唐太宗也酷爱王羲之书法,曾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详察古今,研精求篆,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太宗即位后,曾多次诏告天下,重金求购王羲之的墨宝,收藏了王羲之的许多书法作品。得知兰亭集序在辩才和尚手中,唐太宗几次下诏询问辩才和尚,但辩才和尚矢口否认。唐太宗不好强夺,就派监察御史萧翼乔装前去永欣寺骗取兰亭集序。萧翼也是一个饱学之士,棋艺尤其高超。他装成一个棋客,投宿永欣寺。
辩才和尚是个棋迷,爱棋如命,听闻有棋客前来投宿,不禁大喜,连忙叫小和尚把客人请到禅房饮茶。一杯茶喝完,主客之间便摆开棋盘对弈起来。萧翼的棋艺高过辩才和尚,但为了投辩才和尚所好,前两盘各有胜负,第三盘则故意让辩才和尚险胜。这样一来二去,二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一次言谈之中,萧翼流露出对王羲之书法的热爱,称家中收藏有几帖王羲之的真迹,自幼临习,至今已数十载了。辩才和尚一听,来了兴趣,就请萧翼将王羲之的真迹取来观赏。萧翼回去将宫内珍藏的王羲之真迹拿到了永欣寺,让辩才和尚鉴赏。辩才和尚是王羲之书艺的嫡系传人,一看果然是真迹,高兴之余,便说出了自己藏有兰亭集序的秘密,并将兰亭集序取出和萧翼一同赏玩。
自此,辩才和尚和萧翼每天不是下棋,便是一同赏玩兰亭集序等王羲之的书法精品。这时候辩才和尚对萧翼已经完全没有戒心,全然没有想到这位新交的知己竟是为兰亭集序而来。一日,当辩才和尚外出之时,萧翼潜入禅房,取出兰亭集序,送至当地官府,交由驿站,快马加鞭,送至京城长安。等辩才和尚回寺后得知详情,方知上当,急得昏倒在地,却也无可奈何。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以后,欣喜若狂,把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唐太宗还赦免了辩才和尚的欺君之罪,另赐绸缎三千匹,谷物三千石。辩才和尚易物为钱,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只是辩才和尚因兰亭集序之事惊吓忧虑过度,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据说萧翼因骗取兰亭集序而心感愧疚,后辞去官职,到永欣寺出家做了辨才的徒弟。
唐太宗曾命虞世南、诸遂良、欧阳询、冯承素、赵模、诸葛贞等大臣将兰亭集序各钩摹数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自己则将兰亭集序“置之座侧,朝夕观览”唐太宗临死前,嘱咐儿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要把兰亭集序真迹一同殉葬。李治遵命,用玉匣装着兰亭集序真迹葬于昭陵中。唐末五代的节度使温韬在镇守陕西关中期间,盗掘了昭陵,墓中所藏珍宝流散于世,兰亭集序也不知所终。在唐之后,就再没有人见过兰亭集序的真迹。
自唐以来,历代兰亭集序临摹本层出不穷。现在流传于世的主要有摹本和刻本两大系列。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拓摹之神龙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为最佳。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原作风貌,被视为传世珍品。刻本则以北宋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的“定武本”为最佳。“定武本”相传为欧阳询所摹,后刻石于学士院。五代梁移石汴都,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中途病死,碑石流失。宋神宗庆历年间,失落的碑石被发现,置于定州。唐时定州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故后世称石刻本兰亭集序为“定武本”元赵孟頫曾在定武本后题跋,认为:“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
后世书家皆以临习兰亭集序为乐事。清乾隆皇帝曾收集了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及明代董其昌等人临摹的兰亭集序本子八卷(世称“兰亭八柱帖”),作为宫中珍品。后世书家的不断翻刻、临摹,曾派生出了几百种不同版本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兰亭集序自身魅力所造成的,也与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分不开。
除兰亭集序外,王羲之传之后世的还有行书丧乱贴、快雪时晴贴,草书十七贴、上虞贴、初月贴等。据说王羲之23岁时,曾在我的家乡抚州出任过临川内史,留有洗墨池遗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抚州先贤曾巩写有文学名篇墨池记,以记其事。一千六百多年来,洗墨池一直是抚州闻名遐迩的历史古迹,王羲之也是抚州人敬仰的先贤。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除了三月三的上巳节,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另一个节日就是四月初的清明节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天气转暖,万物开始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历法,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岁和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一个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一个自然年是365天,一个回归年(岁)则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四时有十二节、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举春时为例来说,春三月万物发生,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孟春的节气为立春和雨水,立春包括“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三候;雨水包括“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三候。季春的节气为清明和谷雨,清明也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时间在春分后十五天,也就是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天清地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涤除冬天积藏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本为节气名,但是,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华夏子孙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和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都为我们再现了古代民间清明祭祀的情景。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千百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中感受到当时诗人心中无限的凄凉悲伤之意。
据说清明由节气变成节日,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
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故称“寒食”这个节日之定立,是为纪念春秋时代的介之推。“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字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卢象寒食),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流亡途中曾经割过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逐一犒赏流亡期间追随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非常内疚,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经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与臣子一起到介之推隐居的山中寻找,却遍寻不获,有人提议说介之推是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介之推一定会背母亲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对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立碑纪念。同时,还下令举国上下,每年在介之推遇难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第二年的寒食这天,晋文公又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前去介之推的墓前祭奠,以示哀悼。众人行至坟前,只见那棵烧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于是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寒食节从春秋起,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并从专门祭祀介之推的禁烟寒食慢慢地演变成了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祭祀扫墓编入开元礼中,寒食节除祭祀扫墓外,还加入了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的诗句就分别出自于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中。
晚唐以后,因寒食与清明相接,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清明遂取代了寒食,成为华夏子孙“慎重追远”的一个重要节日,一直流传下来,但寒食节的许多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凋零,很多传统节日及习俗已经消亡,寒食节也早已不为人知了,尚还保留的一些节日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在历朝历代文人对节气的吟咏中,与寒食、清明有关的诗词数量最多。仅全唐诗中有“寒食”、“清明”内容的诗词就有三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韩翃的寒食和杜牧的清明。
韩翃是中唐时期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这首题为寒食的七言绝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传播。后世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选有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从艺术水准来说,韩翃的这首寒食诗并不算十分出色,但其能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名篇,跟唐德宗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唐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颁布许士庶寒食上墓诏,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拜扫申礼仍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穆宗时颁布官员寒食节放假的规定,将寒食节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官员祖坟在京郊的“自今任寒食假内往来,不限日数。”官员祖坟在外地的“任准式年限请假”即按任职年限给假,也即是“五百里,五年给一次拜扫假十五天,并除去往来路程所占的天数。”既有官方重视,寒食节的地位便超越其它节日,其隆重程度在历朝历代都可称得上空前而又绝后。
唐代的寒食节延续前朝旧例,禁火寒食,但皇室和大臣却有特例,能得到皇帝御赐的新火(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榆树柳树中得到火种,称为“新火”),以示皇恩浩荡。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中所写的正是此事。唐代诗人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寒食诗互为参照。
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之所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流传,实际上得益于唐德宗的赏识。
韩翃出身贫寒之家,为人孤贞静默,少负才名,很早便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顺畅。进士及第七、八年之后,才入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任从事,开始幕府生涯。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近十年。才又做了一个幕吏。韩翃心情郁闷,经常称病在家,少与人来往。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的寒食诗。当时中书省正要为德宗找一个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皇帝的制诰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一般都是特意挑选文采出众,能体察圣意者充任。中书省长官两次拟定人选都未能让德宗满意,只好直接上折请示德宗,德宗御笔批复:“与韩翃。”当时有一个任江淮刺史的也叫韩翃,吏部不知所指,再将此事上奏德宗,德宗御笔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于是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既有皇帝的赏识提携,韩翃诗名流传天下,所作之诗为朝野之士争相诵读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翃以寒食一诗得名,时也命也,偶然之中却也有着必然。
韩翃的寒食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是一首描摹盛世春光皇恩浩荡的感兴之作,全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便指出:“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而唐德宗时期,正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之时。唐德宗即位之初,正值壮年,很想在自己手中平定藩镇割据,恢复盛唐大一统的承平景象,韩翃这首寒食诗恰好在字里行间再现了德宗所希望的承平景象,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所以受到德宗的赞赏,这才从一个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一跃成为朝中要员。
韩翃因一首寒食诗而得升迁,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并留名至今,也算千古一人了。而玄宗朝的诗人孟浩然却因一首诗而终身不仕,一得一失,也足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屡有佳作,颇负诗名,又曾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按说应该仕途顺畅。可是一首岁暮归南山,却让孟浩然终身与仕途无缘,只能寄情于吴越的山水之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结果落第,这对于求仕心切的孟浩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肚子的牢骚无从发作,便写下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全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怨自艾,自责自怪,骨子里却在抒发仕途失意的怨天尤人;看起来是说自己一无可取,实际上却在抱怨才不为明主所用。据旧唐书记载,孟浩然落第后,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王维便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命孟浩然出见,问他有什么好诗作。本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可这孟浩然却昏了头,不写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如花诗句,却阴差阳错地诵起了岁暮归南山这首牢骚满腹的诗。“不才明主弃”一句,虽然写得含蓄,却还是让玄宗还是听出了言外之意:“我这么有才还不得起用,你算什么‘明主’呀”玄宗一听老大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遂将孟浩然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最后孟浩然只能以布衣终老。
孟浩然的失败之处在于既想求隐居的清名,又想得入仕的功名,既想“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又抱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模棱两可之间又扭扭捏捏,自命清高又牢骚满腹,终身不仕也算咎由自取了。
后人在评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高下时曾说:孟浩然虽然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之下,何也?一因其才气比不上王维,二因其诗意没有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维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这种评论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韩翃以一首寒食诗名传天下,杜牧则以一首清明诗流传千古。所不同的是,韩翃虽然写过很多诗,但真正有影响的只有这首寒食,而杜牧的佳作比比皆是,如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山行、秋夕等,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是清明这首诗太有名了,千百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以至于后人一说到杜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古至今吟咏清明的诗词很多。但论其影响和流传程度,无一能超过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一诗文字隽永清新,音节和谐自然,意境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在中国,只要是读了几年书的人,恐怕没有不能背诵清明的。杜牧的清明和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诗、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孟郊的游子吟一起,成为中国人诗歌启蒙时最深刻的记忆。
杜牧,字牧之,唐万年县人。万年县与长安县是京兆府县,所谓天子脚下。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的高门望族,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拜将封侯,又注左传,名垂青史。杜家在唐代尤其显赫,杜牧的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有此显赫的家世,再加上家学渊源,杜牧年纪轻轻便已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二十三岁便写出阿房宫赋这篇传世之作。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六岁。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之中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最后也象韩翃一样,做过朝廷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
杜牧多才多艺,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洪亮吉评论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又说“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北江诗话)。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气势豪宕,又精致婉约;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清明一诗,奠定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清明一诗不是杜牧所作,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也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围绕着清明一诗所发生的另外两个故事,倒更佐证了清明一诗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第一个故事是围绕清明的各种山寨之作。
最早改动清明诗的据说是北宋的苏轼,他把杜牧的清明由七绝改成了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样二十八个字,经此一改,却有着另一番的意境和韵味。
还有将清明改成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改成小品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末翰林赵熙的改法又有不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都是在保留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断句后的再创作。
清代大学士纪昀,也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大烟袋,则嫌杜牧的清明太啰嗦,遂将每句的前二字删去,压缩成一首更加精炼的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简则简矣,却意趣大减。
还有将清明改成三言诗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改成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改成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1957年羊城晚报在副刊上,以“世界上最短的剧本”为题,将清明诗改编成一个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幕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牧童。
[幕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上)
牧童(上)
行人(欲断魂)[白]: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白]: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竟引来后世的无数山寨之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杜牧地下有知,也当啼笑皆非!
第二个故事则是围绕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的属地之争。
由于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寻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三个字便成了美酒的雅号,历代以杏花村命名的酒家不可胜数。元代时,政府将羊羔酒作为中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中国酒第一次贴标出口,也印证了杏花村这个名称与酒的渊源。但千百年来,人们对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当代,随着名人效应的价值飙升,神州大地上的历史名人争夺战硝烟弥漫,前不久连子虚乌有的演义中的人物貂蝉都成为三省四地争抢的对象,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之归属更是成为争夺的焦点。据说全国叫做杏花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有六个:一是山西省汾阳的杏花村;二是山东省水泊梁山的杏花村;三是湖北省麻城的杏花村;四是江苏省丰县的杏花村;五是江苏省南京的杏花村,六是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那么,哪个杏花村才是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呢?各地政府发动文人学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最后都言之凿凿,确认杜牧清明中所说的“杏花村”就是本地的杏花村。
其实杏花村的属地之争,再过一千年前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因为时间的久远,要去考证一个无法确定的地名,是非常困难的事。也许当时诗人向牧童借问酒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杏花村这个地方。牧童不过是告诉诗人,前面那个满是杏花树的村里有卖酒的地方。诗人酒后诗兴大发,便把这个开满杏花的地方称作杏花村,就象把桃花盛开的地方叫桃花庄一样。杏花村到底是指何处,是实有其地还是杜牧临时起意,以花命名,恐怕永远也没有结论了,除非真的能时光穿越,回到一千多年的大唐,去向杜牧问个究竟。
在杏花村地属地之争中,受益最大的是山西的汾阳市。汾阳所产的汾酒古已有之,借助于杜牧的清明诗,汾酒更是声名大振。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1949年汾阳便创办了杏花村汾酒厂,1993年8月,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2002年3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又改组成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所以各地政府要将杏花村的品牌优势变成经济效益,光做口舌之争是无益的,还应该象山西汾阳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才是正途。
从杏花村的属地之争,我又想到了家乡的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抚州曾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大师级人物,其中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与曾巩并列为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晏殊十四岁即以神童赐为进士,官至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皆出其门下;陆九渊与朱熹同称南宋理学大师,他所开创的心学学派及其哲学思想,为明清以来的主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尤其是汤显祖,更是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其传奇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放眼全国也难有比肩者。可是我们却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陆九渊成了湖北荆门市建设象山文化,展示荆门形象的文化品牌,汤显祖则成为浙江遂昌县的骄傲。
下面是中国遂昌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的一则最新报道:
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昨举行
记者肖靓
昨日下午,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举行。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和莎士比亚文化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县委书记葛学斌出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强作专题报告。
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艾文学院副院长凯爱?泰乐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陈靝沅,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廖可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祯,县委副书记何卫宁、副县长张建伟等出席。
张晓强在报告中介绍了汤显祖与遂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近年来我县在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张晓强说,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今后,我们将以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为蓝图,按照保护和发展并举、山水和文化共融、规划和理念先行的原则,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世界文化品牌,着力推进汤显祖文化的传承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学术研究活动、遗迹修葺和复建、文化艺术活动、汤显祖文化旅游等构筑“汤显祖文化”支柱体系,循序渐进,加快形成立体的遂昌大文化发展格局。
论坛上,专家们谈古论今,作了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戴安娜?欧文在莎士比亚与斯特拉福德:21世纪的文化关联报告中介绍了斯特拉夫德镇弘扬莎士比亚文化的做法;周育德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在中国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陈靝沅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种戏剧文化的全球视野报告中认为,中英合作为学者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平台,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专家们纷纷认为,要进一步加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文化的交流,继承好、发挥好全球文化价值,共享人类文化遗产。
“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不知身为汤翁故里的抚州政府诸公看到上面的这些文字后有何感想?
当然,这已是题外之话,就此打住。
(此文参考了一些网络资料,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