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长远眼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但像王畿这样满脑子小算盘的人是否适合身居高位治理一省之地,石迪文倒也不好妄加评判,只是就两人今天接触下来的观感而言,石迪文觉得此人精明有余,大局观却稍差了一些,在乎的就是自己手底下可控的那些产业和利益,却对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合作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两人谈了一天,几乎很少谈及即将到来的两国建交事务,谈话内容都是围绕着粮食贸易进行,而这显然不应该是两国之间唯一的话题。
不过对海汉来说,只要王畿有所求,那事情就好办,不管是粮食贸易还是其他产业,以海汉的财力来操作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从浙江大量购买粮食对海汉来说也是刚需,如今无非就是换个交易对象而已。只要三亚那边对此不表示反对,那么与王畿达成协议就没有其他大的阻碍了。
至于目前与海汉有贸易往来的那些粮商,只要把布政使这个招牌搬出来,这些商人就算不服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了。之后王畿还会设法整合浙江的粮食行业,那个时候才是这些粮商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
石迪文发出电报之后仅过了三个小时,就收到了三亚那边发回的批示。考虑到执委会可能为此还专门召开了紧急会议,不得不说这办事效率还是相当高的。执委会的意见很明确,就是以收买和控制王畿为先决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可以由石迪文酌情决定。换句话说,浙江粮食市场的未来走向,其实也在石迪文的一念之间。
不过既然执委会已经明确了方向,要以拿下王畿为首要目标,那么石迪文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翌日谈判继续,王畿在第一天所提出的要求基本都得到了石迪文的认可,这其中不仅仅是海汉粮食采购份额的问题,还有双方在粮食运输、结算方式、通商权限等方面的一系列协议,以确保海汉与浙江粮商之间的粮食贸易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下去。至于建筑在粮食贸易基础之上的利益输送关系,这就是双方默认的状况,不需再另行说明了。
石迪文当然不会止步于此,他需要王畿作出进一步的承诺,即两国建交之后,海汉在浙江地区所拥有的权益和所能得到的保障。
“舟山群岛、石浦港,这两个地方必须划归给我国。勘界工作可以由两国共同组织进行,但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石迪文开始抛出了海汉的条件:“海汉国籍人员在浙江境内进行正常商贸活动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要得到官方的保障。”
按照两国在辽东所议定的建交内容,其实对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土依然没有达成一个明确的结论,大明立国以来一向是寸土不让,虽然这种所谓的“不让”只是单方面的坚持,但在与外邦的交往中的确没有割让领土以求和平的先例。所以对于海汉实际占领而原属大明的地区,两国的建交协议中也尽量模糊了这些区域的领土主权问题。不过在具体到地方上执行的时候,海汉都会明确地向当地官府提出领土要求,在浙江这边也不例外。
石迪文所提出这两个地方的主权要求,其实先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王畿这边吹过风了,所以也说不上是什么突然袭击。但王畿显然认为此事或许还有协商的余地,对于石迪文的条件仍然试图采取拖延战术:“石将军说的这两处地方,皆是浙江的海上门户,不可轻易予以外人。本官会将此事上奏朝廷,由皇上来作决断。”
石迪文心道你拉崇祯出来也没用啊,他是你大明皇帝又不是海汉皇帝,难道还能吓得住我不成。当下语气便有些不满地回应道:“王大人,等这么一来一去折腾完,只怕又是一两个月过去了。我们海汉有句俗语,叫做时间就是金钱,能今天办成的事,我们不会拖到两个月之后再办。再说贵国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管这一县之地的小事情!”
王畿道:“石将军此言差矣,此等大事若不上报朝廷,岂不是本官失职?”
石迪文摇头道:“不用报了,贵国朝廷又不是不知道这些事,不然辽东金州现在被我国占着,贵国皇帝为什么还是同意了跟我国建交?还不就是指望着我国军队能在北方替贵国挡住金人南下的铁骑嘛!北方连州府都快保不住了,你还在南方跟我们争这一县之地,你觉得皇帝陛下知道这消息会开心吗?”
海汉与大明的建交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场交易,大明希望海汉能替自己挡住后金南下入侵的脚步,而海汉需要大明打开国门,让自己获得所需的资源和市场,同时承认那些已经被海汉据为己有的土地更换了新主人。双方在这场交易中各取所需,从长远来看其实都有好处。大明能够保住自己的国体免于覆灭,而海汉也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土地、原材料、人力和市场。最重要的是,两国都能从中得到和平。
两国高层的有识之士自然都能计算到这种局面,也明白建立外交关系给自家能够带来的好处,所以才会在辽东会谈之后很快就确定了两国建交的事宜。海汉出钱出兵在北方拖住后金,然后在南方用通商的手段把费用再赚回来,而大明要做事情则更为简单,只需全程对海汉的行为保持装聋作哑就行了。
像王畿这种要半道跳出来扮演聪明人的家伙,自然不太可能得到朝廷和崇祯皇帝的认可。他这种自作聪明要上奏朝廷的打算,其实无异于是把朝廷的遮羞布撕下来,上面怎么可能容忍他这样的行为。如果不是他表现出了与海汉合作的诚意,石迪文大可不用提点他,就让他写奏折上奏,然后被朝廷随便弄个由头把这布政使的帽子给取了,换个更懂事的官员来浙江主持大局。
王畿听了石迪文这番告诫仍有点将信将疑,他知道海汉对其控制下的土地有吞并的欲望,但对于朝廷的态度却不甚明确,这事如果真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朝廷其实早就知情而故作不知,那他跳出来就真的在作死了。可如此大事他又不敢草率处理,否则到时候朝廷判他一个失土之责,这官位一样是保不住的。
石迪文见他脸色犹豫不决,便已猜到他心头所想,当下便继续劝道:“王大人,我知道你是害怕担责任,其实你只要打听打听山东的情况,就知道我没有骗你。朝廷就算要追究失土之责,那肯定也是先处理离京城更近的山东。”
石迪文这话的确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海汉在山东搞出来的阵仗更大,那追责肯定也是先拿山东开刀,但到目前为止可没听说山东巡抚朱大典有什么被朝廷责罚的消息。海汉人在山东建了军事基地,把当地当作进军辽东的跳板,迄今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朝廷都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那相比山东,浙江这边的状况还真算不了什么。也就只有一次海汉海军封锁钱塘江闹得大点,但最后也还是没有动武。
朝廷为什么会对山东形势一直持观望状态,官场上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海汉人跟朝廷早就谈好了条件,所以双方才会保持着一种古怪的默契。也有说皇上对朱大典信任有加,并不相信海汉人能在山东折腾出什么大的阵仗。还有说朝廷其实一直都在准备开战,怎奈中原农民军闹得太厉害,抽不出足够的军队到登州去剿灭海汉人。
不管真实的原因是什么,最终朝廷还是没有对盘踞在登州的海汉人动武,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之后还放任海汉人派出军队进入辽东,然后坐视海汉军从后金手中夺取了原本属于大明的金州地区。
如果把这些事情按照时间轴连起来看,王畿甚至有点怀疑朝廷是有意放海汉人北上,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来介入辽东,从而形成坐山观虎斗的局面。海汉跟后金打得越厉害,大明从中获益就越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理论上的驱虎吞狼计划也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假如海汉到了山东之后不是选择往辽东去,而是就地发展,抢占山东半岛的土地,那大明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王畿也不太相信朝廷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这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真要打也未必打得过海汉军,既然海汉人没有表现出大肆入侵的意图,那干脆就睁只眼闭只眼,先看看海汉到底要在山东干嘛再说。而之后海汉直接跨海去了辽东,这只能说朝廷的这种缩头乌龟策略是赌对了,海汉人并不想跟大明开战,他们宁可去跟北方的金人作战,也不想与大明撕破脸皮。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之后海汉邀大明派使臣在辽东会晤,大明方面才会半推半就地答应了海汉的一系列外交要求,并且在领土问题上专门网开一面。而被石迪文评价为“目光短浅”的浙江布政使王畿,对于这种国际形势观察和了解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既然有海汉的正主就在面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就容易多了,石迪文深入浅出的几句话便点醒了王畿,让他意识到了自己想法的偏颇。
“王大人,我们选择找你商谈合作,不是因为你掌控了浙江的粮食市场,也不是我们找不到浙江官场上的其他合作伙伴,是因为我们认为你的情况最适合作为我们的合作对象。”石迪文继续劝说道:“如果阁下连这种最基本的合作都做不到,那恐怕我们也要重新考虑这个合作关系的可靠性了。”
石迪文已经可以确认,这个布政使的政治敏感度和眼光可能还不如曲余同、何冠之这样的知府,以他的官位对于当下的形势还判断不清,足见其能力也比较有限了。不过这对海汉来说倒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这样的官员会比较容易对付一点。石迪文觉得根本不需要三亚那边再派人过来,靠自己就能搞定这个王畿了。
石迪文一番劝说果然是起到了作用,王畿的态度明显产生了动摇,当即便表示万事好商量。正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海汉要找合作伙伴也不见得一定要找他,这平级的三司除了承宣布政使司,还有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司两个衙门,那两个衙门的掌权人虽然是分别主管军事和刑名,但品级可是跟他一样同秩同阶的从二品,在浙江官场上说话也同样管用。
如果海汉放弃他,去找另外两个衙门合作,虽然可能要走一些弯路,但最终也还是能达成同样的效果。但海汉有选择的余地,王畿可没有,如果没了海汉这个合作伙伴,他想整合浙江的粮食市场,只怕等到任期满的那天都还是没法完成。而王畿对于此事又极为执着,甚至不屑于石迪文向他推荐的其他合作项目,哪怕就是为了这份执念,他也得先保全与海汉的合作关系。
石迪文这次也算是开了眼界,才知道大明官场上原来还真有这种能力跟职务完全不匹配的“庸才”存在。当然说庸才其实也稍微夸张了一点,至少王畿在操控本地粮食市场这件事情上,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汉,甚至已经达到了让海汉今后的粮食采购无法绕过他的程度。这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政绩,但起码证明王畿也有其擅长的本事。施政能力不行,可经营贸易方面却也算得上是好手了。
王畿除了咬牙答应石迪文的要求就别无选择了,反正京城发出来的建交公文应该已经在途中了,过不了两天就知道朝廷对海汉的真正态度是什么。如果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反悔也是来得及的。
但像王畿这样满脑子小算盘的人是否适合身居高位治理一省之地,石迪文倒也不好妄加评判,只是就两人今天接触下来的观感而言,石迪文觉得此人精明有余,大局观却稍差了一些,在乎的就是自己手底下可控的那些产业和利益,却对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合作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两人谈了一天,几乎很少谈及即将到来的两国建交事务,谈话内容都是围绕着粮食贸易进行,而这显然不应该是两国之间唯一的话题。
不过对海汉来说,只要王畿有所求,那事情就好办,不管是粮食贸易还是其他产业,以海汉的财力来操作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从浙江大量购买粮食对海汉来说也是刚需,如今无非就是换个交易对象而已。只要三亚那边对此不表示反对,那么与王畿达成协议就没有其他大的阻碍了。
至于目前与海汉有贸易往来的那些粮商,只要把布政使这个招牌搬出来,这些商人就算不服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了。之后王畿还会设法整合浙江的粮食行业,那个时候才是这些粮商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
石迪文发出电报之后仅过了三个小时,就收到了三亚那边发回的批示。考虑到执委会可能为此还专门召开了紧急会议,不得不说这办事效率还是相当高的。执委会的意见很明确,就是以收买和控制王畿为先决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可以由石迪文酌情决定。换句话说,浙江粮食市场的未来走向,其实也在石迪文的一念之间。
不过既然执委会已经明确了方向,要以拿下王畿为首要目标,那么石迪文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翌日谈判继续,王畿在第一天所提出的要求基本都得到了石迪文的认可,这其中不仅仅是海汉粮食采购份额的问题,还有双方在粮食运输、结算方式、通商权限等方面的一系列协议,以确保海汉与浙江粮商之间的粮食贸易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下去。至于建筑在粮食贸易基础之上的利益输送关系,这就是双方默认的状况,不需再另行说明了。
石迪文当然不会止步于此,他需要王畿作出进一步的承诺,即两国建交之后,海汉在浙江地区所拥有的权益和所能得到的保障。
“舟山群岛、石浦港,这两个地方必须划归给我国。勘界工作可以由两国共同组织进行,但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石迪文开始抛出了海汉的条件:“海汉国籍人员在浙江境内进行正常商贸活动期间,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要得到官方的保障。”
按照两国在辽东所议定的建交内容,其实对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土依然没有达成一个明确的结论,大明立国以来一向是寸土不让,虽然这种所谓的“不让”只是单方面的坚持,但在与外邦的交往中的确没有割让领土以求和平的先例。所以对于海汉实际占领而原属大明的地区,两国的建交协议中也尽量模糊了这些区域的领土主权问题。不过在具体到地方上执行的时候,海汉都会明确地向当地官府提出领土要求,在浙江这边也不例外。
石迪文所提出这两个地方的主权要求,其实先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王畿这边吹过风了,所以也说不上是什么突然袭击。但王畿显然认为此事或许还有协商的余地,对于石迪文的条件仍然试图采取拖延战术:“石将军说的这两处地方,皆是浙江的海上门户,不可轻易予以外人。本官会将此事上奏朝廷,由皇上来作决断。”
石迪文心道你拉崇祯出来也没用啊,他是你大明皇帝又不是海汉皇帝,难道还能吓得住我不成。当下语气便有些不满地回应道:“王大人,等这么一来一去折腾完,只怕又是一两个月过去了。我们海汉有句俗语,叫做时间就是金钱,能今天办成的事,我们不会拖到两个月之后再办。再说贵国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管这一县之地的小事情!”
王畿道:“石将军此言差矣,此等大事若不上报朝廷,岂不是本官失职?”
石迪文摇头道:“不用报了,贵国朝廷又不是不知道这些事,不然辽东金州现在被我国占着,贵国皇帝为什么还是同意了跟我国建交?还不就是指望着我国军队能在北方替贵国挡住金人南下的铁骑嘛!北方连州府都快保不住了,你还在南方跟我们争这一县之地,你觉得皇帝陛下知道这消息会开心吗?”
海汉与大明的建交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场交易,大明希望海汉能替自己挡住后金南下入侵的脚步,而海汉需要大明打开国门,让自己获得所需的资源和市场,同时承认那些已经被海汉据为己有的土地更换了新主人。双方在这场交易中各取所需,从长远来看其实都有好处。大明能够保住自己的国体免于覆灭,而海汉也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土地、原材料、人力和市场。最重要的是,两国都能从中得到和平。
两国高层的有识之士自然都能计算到这种局面,也明白建立外交关系给自家能够带来的好处,所以才会在辽东会谈之后很快就确定了两国建交的事宜。海汉出钱出兵在北方拖住后金,然后在南方用通商的手段把费用再赚回来,而大明要做事情则更为简单,只需全程对海汉的行为保持装聋作哑就行了。
像王畿这种要半道跳出来扮演聪明人的家伙,自然不太可能得到朝廷和崇祯皇帝的认可。他这种自作聪明要上奏朝廷的打算,其实无异于是把朝廷的遮羞布撕下来,上面怎么可能容忍他这样的行为。如果不是他表现出了与海汉合作的诚意,石迪文大可不用提点他,就让他写奏折上奏,然后被朝廷随便弄个由头把这布政使的帽子给取了,换个更懂事的官员来浙江主持大局。
王畿听了石迪文这番告诫仍有点将信将疑,他知道海汉对其控制下的土地有吞并的欲望,但对于朝廷的态度却不甚明确,这事如果真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朝廷其实早就知情而故作不知,那他跳出来就真的在作死了。可如此大事他又不敢草率处理,否则到时候朝廷判他一个失土之责,这官位一样是保不住的。
石迪文见他脸色犹豫不决,便已猜到他心头所想,当下便继续劝道:“王大人,我知道你是害怕担责任,其实你只要打听打听山东的情况,就知道我没有骗你。朝廷就算要追究失土之责,那肯定也是先处理离京城更近的山东。”
石迪文这话的确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海汉在山东搞出来的阵仗更大,那追责肯定也是先拿山东开刀,但到目前为止可没听说山东巡抚朱大典有什么被朝廷责罚的消息。海汉人在山东建了军事基地,把当地当作进军辽东的跳板,迄今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朝廷都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那相比山东,浙江这边的状况还真算不了什么。也就只有一次海汉海军封锁钱塘江闹得大点,但最后也还是没有动武。
朝廷为什么会对山东形势一直持观望状态,官场上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海汉人跟朝廷早就谈好了条件,所以双方才会保持着一种古怪的默契。也有说皇上对朱大典信任有加,并不相信海汉人能在山东折腾出什么大的阵仗。还有说朝廷其实一直都在准备开战,怎奈中原农民军闹得太厉害,抽不出足够的军队到登州去剿灭海汉人。
不管真实的原因是什么,最终朝廷还是没有对盘踞在登州的海汉人动武,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之后还放任海汉人派出军队进入辽东,然后坐视海汉军从后金手中夺取了原本属于大明的金州地区。
如果把这些事情按照时间轴连起来看,王畿甚至有点怀疑朝廷是有意放海汉人北上,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来介入辽东,从而形成坐山观虎斗的局面。海汉跟后金打得越厉害,大明从中获益就越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理论上的驱虎吞狼计划也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假如海汉到了山东之后不是选择往辽东去,而是就地发展,抢占山东半岛的土地,那大明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王畿也不太相信朝廷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这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真要打也未必打得过海汉军,既然海汉人没有表现出大肆入侵的意图,那干脆就睁只眼闭只眼,先看看海汉到底要在山东干嘛再说。而之后海汉直接跨海去了辽东,这只能说朝廷的这种缩头乌龟策略是赌对了,海汉人并不想跟大明开战,他们宁可去跟北方的金人作战,也不想与大明撕破脸皮。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之后海汉邀大明派使臣在辽东会晤,大明方面才会半推半就地答应了海汉的一系列外交要求,并且在领土问题上专门网开一面。而被石迪文评价为“目光短浅”的浙江布政使王畿,对于这种国际形势观察和了解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既然有海汉的正主就在面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就容易多了,石迪文深入浅出的几句话便点醒了王畿,让他意识到了自己想法的偏颇。
“王大人,我们选择找你商谈合作,不是因为你掌控了浙江的粮食市场,也不是我们找不到浙江官场上的其他合作伙伴,是因为我们认为你的情况最适合作为我们的合作对象。”石迪文继续劝说道:“如果阁下连这种最基本的合作都做不到,那恐怕我们也要重新考虑这个合作关系的可靠性了。”
石迪文已经可以确认,这个布政使的政治敏感度和眼光可能还不如曲余同、何冠之这样的知府,以他的官位对于当下的形势还判断不清,足见其能力也比较有限了。不过这对海汉来说倒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这样的官员会比较容易对付一点。石迪文觉得根本不需要三亚那边再派人过来,靠自己就能搞定这个王畿了。
石迪文一番劝说果然是起到了作用,王畿的态度明显产生了动摇,当即便表示万事好商量。正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海汉要找合作伙伴也不见得一定要找他,这平级的三司除了承宣布政使司,还有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司两个衙门,那两个衙门的掌权人虽然是分别主管军事和刑名,但品级可是跟他一样同秩同阶的从二品,在浙江官场上说话也同样管用。
如果海汉放弃他,去找另外两个衙门合作,虽然可能要走一些弯路,但最终也还是能达成同样的效果。但海汉有选择的余地,王畿可没有,如果没了海汉这个合作伙伴,他想整合浙江的粮食市场,只怕等到任期满的那天都还是没法完成。而王畿对于此事又极为执着,甚至不屑于石迪文向他推荐的其他合作项目,哪怕就是为了这份执念,他也得先保全与海汉的合作关系。
石迪文这次也算是开了眼界,才知道大明官场上原来还真有这种能力跟职务完全不匹配的“庸才”存在。当然说庸才其实也稍微夸张了一点,至少王畿在操控本地粮食市场这件事情上,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汉,甚至已经达到了让海汉今后的粮食采购无法绕过他的程度。这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政绩,但起码证明王畿也有其擅长的本事。施政能力不行,可经营贸易方面却也算得上是好手了。
王畿除了咬牙答应石迪文的要求就别无选择了,反正京城发出来的建交公文应该已经在途中了,过不了两天就知道朝廷对海汉的真正态度是什么。如果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反悔也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