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丁巴达吉文集 > 汉口路的一家旧书店

汉口路的一家旧书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即将离开南京的时候,忽然无限惦念起这个城市的好处来。不说散布在紫金山的沧桑历史,不说鸡鸣寺的清静优雅,不说台城上的悠悠青草,不说燕子矶的超然脱俗,不说阅江楼的雄心壮志,不说玄武湖的秀丽婉约,不说栖霞山的火红枫叶,单就说鼓楼这一片的人间烟火,就足以让人在心中升起一种异样的不舍之情来。而就在鼓楼这一片,在东大,南大,南师大这三座古色古香的大学的附近,在一些闹中取静的小巷当中,那静静安放在那里,似乎永远在为你守候,让你在任何时节,任何情绪下都可以来这里寻找到一片宁静,一丝智慧的小书店,更加象一个最不善言谈却最为要好的朋友,叫人更有不忍卒别之感。

    单说从南大去往南师大的汉口路上一家叫做复兴书店的旧书店吧。多少个下午,多少个傍晚,在这些旧书店里,我在那里度过了那么美好的一段光阴。

    说是旧书店,其实这家书店里面卖的却都是些新书。只不过从出版的日期,或者市场的发行以及口味来看,可能被叫做旧书了。我自己也是想开一家旧书店的,所以也就在经常的捉摸,不知道这家书店的主人,究竟花了多少漫长的时间,才终于打通了这关于货源的各种不为人知的渠道,总是能有办法让各种各样的,出版发行在三五年前,滞留于市场或积压在仓库中的这些品位不但并不底下,反而超凡脱俗的书籍,源源不断地进入到自己的小店里来,从而吸引了一大批诸如我一样的书虫每每在此流连忘返。

    比如说前几天我走进这家书店,就看到了一本早些年出版的,印刷质量非常好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才卖九块钱。还有一本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也才卖到5块钱。而这两本书,就在离这里不远的一家在南京也相当有名的先锋书店,却至少卖到了20到30之间。说起来,我也是喜欢逛各种各样的书店,对于书的价钱,还算是比较留意。我所注意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如今的书,几乎在这市场化的过程中,被弄得越来越不像是提供给人阅读,而是提供给人看的。新瓶装老酒,价钱却一下子翻了几翻。按说,这里面装的酒,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来说,终究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商总不能在其中添加一个字,或者更甚至于加上另外的几个章节吧。可是这些人也终归是有办法,比如这本内容并不多的一个薄薄的小册子,现在一旦市场火热起来,所谓的时代精神开始呼唤起此类的著作了,书商便大力的在这些书的出版上做起文章来。将每一个字印刷的比黄豆还大,比大豆还大,似乎这书不是用来让人拿在手中阅读的,而是放在几尺之外的地方让人远观的。如果这样做还不够,还不足以让一个小册子变成一本厚厚的巨著,还有办法。那就是在其中再添加些照片,插图。本来照片或者插图出现在书中,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适量的插图和照片,只要做的得体,也能为一本书增加不少意境和情趣,还可以让我们的目光在逐字逐句的文字阅读之间,得到一些松弛和休息。可是一旦这照片和插图的数量,大大的超过了为这个目的而设的数量,那么整本书的氛围就变了。总是不能让人沉静的进入到文字当中去。而至于在原文之外,附加上许多相关的资料,以及对于文本本身的分析,就更加让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了。本来对于一个读者,更加重要的是这文本本身。对于文本的大概介绍,前面有个序,后面有个跋,也就足够了。可是如果这文本本身之外的资料,在篇幅上甚至超过了文本本身,就有点冲淡主旨的意味,并且还将书籍的名字冠以原著的名字,更加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尤其近些年来,每每看到一些先前的经典,被人忽视过,冷落过一段时日之后,出版商再重新用精美的包装出版,并且打上一些所谓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标签,反倒叫人觉得可笑起来。而这些书,只要你去这些旧书店里去转一圈,完全可以只用四五块钱就可以买回来的。除了包装朴素一点之外,内容是决计不会少了一个字一样精神的。

    在这家旧书店里,我的确淘到了许多不错的书。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爱默生的散文集,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等等等。至于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从莎士比亚,从塞万提斯开始一直到海明威,到d。h劳伦斯,乃至于到索尔。贝娄,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只要你愿意每星期去一次,也不时有各种版本的集子出现。而且最令人感到喜悦的,就是价钱都是非常的便宜。就我提到的这些书籍,一旦到了大书店里,起码也得卖个20块钱以上吧,可是在这里,平均每本只需要5到8块钱也就够了。另外让人感到特别欣喜的,是你会在这里偶尔看见一些在大书店里很难看见的书,比如冯友兰翻译的英文版的庄子,丁往道写作的英文的孔子评传,也许由于印刷的年代久远,也许因为在仓库里存放的时间过于长久,这些书拿在手上,都明显的有一种轻微的纸张的发霉味道,可是除此之外,绝对和在新华书店里看到的书没有任何差别。走进书店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书摆放在那里,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几乎在看见的同时,就知道今天是撞上大运了,心里就扑腾扑腾的跳了起来。然后把书拿在手上,先也不去翻看其中的内容,却只是直接翻过来看那印在背后的价钱。6块钱,当这个数目跃入你眼帘的时候,自己都要情不自禁的笑出来了。哈哈,这岂不是和白捡的一样。6块钱,在这个一包香烟可以卖到50块的社会里,6块钱居然可以买到一本英文版的庄子,岂不是不亦快哉。虽然此时还在书店里,还没有到了晚上阅读的时刻,但是这一本庄子在手,已经在书店里想见了晚间在床头挑灯夜读的美妙情景,真的是无比爽快起来。到此时,才把这本书慢慢的翻开,就在这小书店内,慢慢的翻看上两页,忽然看见一两句美妙绝伦的句子,领略到一知半解的所谓智慧,更加是善莫大焉了。

    当然除却了国外的一些经典名著之外,在这种旧书店里最常见的就是中国的古典典籍。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样样俱全,而且价钱更加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幸运的话,偶尔也能碰上一些当代的国学大家的著作,诸如钱穆,梁启超,冯友兰,陈寅恪,胡适,梁漱溟的作品,但价格就稍微的贵一点了。大约都能卖到8块以上。我记得梁启超的佛学十八讲,就是我碰到的第一本在这里少有的标价10块的书籍。

    然而也有在这里比较稀缺的一些书籍。那些所谓的符合时代精神,正在当代人的心目中被热火朝天的所研读或者所探讨的书籍,就很难在这里找到。原因也非常简单,市场的需要一旦把这些书变成了宝贝,自然是供不应求了,哪里还会轮到有库存或者积压的部分,被疏散到这种旧书店里。比如有关自由主义的书籍,比如有关资本主义的书籍,比如当前的大家所推出的新品或者精品,在这里就很难见到。或者我所光顾的这家书店还是做正经人意的那一类人吧,象余华的兄弟一类的书籍,其实在其他的许多小书店我也是见到了,随便的一翻,再一看价钱,也就知道肯定是盗版了。可是在我所说的这家复兴书店,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此类的盗版书籍。盗版的利润如此丰厚,而这家的老板居然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并且坚决不做盗版的生意,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佩服起这家书店的主人来。就象钱穆在一本书中讲的:大和尚在大雄宝殿前种植松柏,所看的是百年之间的事情,而小和尚在门前种的是夹竹桃,只希望看到明年花开。由此来看,这家书店的老板的胸襟,也是很不简单了。

    还有一类书,也时常可以在这里被看到,给人带来一些意外的乐趣。比如一些很不著名的作者所写的一些很不著名的书,或者是一些很著名的作者早年所写的很不著名的作品。偶尔实在没什么好书带回去的时候,也带一本这样的书籍回去,随便放在床头当作杂志一样翻翻,倒是也有一番别样的意趣。让人知道这伟大的作者背后,居然还有这无数的默默无闻的作者在为他们提供养料,或者一些切磋磨砺他们的机会,也是更会体会到一个伟大的人,其实只是一个群体思想的代言人。而同时也知道了一个伟大的作者,其实也是经过了无数的打磨,无数的摸索,并且实在的经过了一些很无力很弱小的阶段,才终于达到了一种光芒四射的地步。而这时候,你再想起林语堂当年说过的那句话:在瓦砾堆里发现一颗珍珠,远远比在一家珠宝店里看见一颗宝石,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喜悦。旧书店带给人的乐趣,恐怕最大之处就在于此吧。

    可是无论怎么说,关于这旧书店,可以确定说明的一个规律,就是这里面的书,总是作者的年代越久,出版的年限越久,越不是当今的读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价钱就买的越便宜。如果把年代放到当代以后,那么就是这作者生前越是一个恬淡的人,越是没有一些乖张的性格,价钱也是越便宜。我想起梭罗说的一句话,回到旧的东西和旧的朋友当中去,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新东西。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感慨。想来越是经得起考验,越是包含着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社会的现实矛盾的智慧,本来不应该在那些古老的经典中所缺失的。至少它们也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养料。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着力考虑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而且还有追逐名利,乃至于追逐潮流的意味,所以浮躁,所以急功近利,所以朝三暮四的忙碌于追逐新的东西。反倒有些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意味了。古人说: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别人。这古话既然已经是2600年前的人说过的,那么可以看出或许这就是一种不可轻易更改的人性。所以或许这旧书店的存在,就是一种存在在这个社会中,企图和混乱的,非理性的,也是不好的社会潮流做平衡的一种把人们往好的方向牵引的力量吧。

    从旧书店里出来,手里拿着几本旧书,心里的感觉是非常舒服的。我沿着汉口路一直走回到22号院内我的栖身所在的房间的路上,心中格外的舒坦。我知道,今夜,我将在一盏明亮的灯光下,一边嗅着这些旧书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印刷的味道,一边畅游在某个或许早不在这个世界上许久的人的思想世界里了。而那些旧书,丝毫是不知道我的感受的。它们曾经在某个偏僻而暗无天日的仓库里,静静的和尘土为伴许多年,或者还遭受过发行商的白眼与谩骂:这些没人看的书,把你们印刷出来,简直是我瞎了眼了。然后它们或许终于得到了这家旧书店的老板的赏识,终于坐上了火车,坐上了汽车,到了汉口路的这家旧书店,最后又到了我的手中。而这所有的过程,这些书籍本身,以及那些曾经奋笔疾书的作者,均是毫不知晓。

    最后写到末了,忽然记起来,这家书店的名字也确实起的好,复兴书店。复兴,究竟要复兴什么呢?是那些一直得不到读者重视的书,那些被我们忽视了许久的智

    慧,还是那些喜欢看旧书的人的新的精神。

    200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