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忌讳与机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两年前,马致才从雕刻地球仪时候的性命难测,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初他不过是个正九品的大使,后面晋升正八品的所副。当他十六岁的侄儿马迪也被陛下恩赐进工部担任副使的时候,他又被擢升正七品的所正。
当他在朱瞻基的提醒下,研发出了倒模浇铸枪管,钻头钻细孔,再利用砂棒打磨内孔的时候,这次直接被提拔成为了从五品的员外郎。
整个工部,员外郎已经进入了整个领导层。
虽然马致才这个员外郎还只是负责机床工厂和枪管工厂,但是这两个衙门都是如今最紧要的部门,加上马家如今已经成了贵戚,马致才这个员外郎已经成为了工部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但是马致才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很清楚马家家底单薄,在官场上毫无助力。
他们唯一的凭仗就是太孙,但是太孙是个重实务,重结果之人。马家如果想要继续能受到太孙照拂,除了马欣不失宠爱,他们马家人更是要踏实做事。
因为原本只是在雕工上面有所建树,马致才很清楚自己的技术积累是比不过那些在工部沉浸了一辈子的老工匠们的。
他在技术方面,唯一超过他们的就是接受了太孙对新技术的一系列思想影响。
从最开始的简易机床,他就一直用心在这个上面进行研究,想要发展出来太孙说过的联动机床。
自机床发明出来之后,工部的众多工匠们已经在机床上面衍生发明出来了无数的功能。除了枪管,连木制枪托现在也能利用机床打磨,比原来的手工打磨要快了数倍。
还有工匠根据压铸原理,直接开发模具,形成了许多配件的规模量产化。
新技术的大力开发,加上专利的实施,工部从內监的手里得到了许多在商业上插手的机会。
特别是水泥路全面修建,轴承,马车的广泛应用,如今的工部再不是在两年前的清水衙门,成为了除吏部外,最被关注的衙门。
马致才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他并没有把太孙跟他讲过的一些对技术的衍生发展设想敝帚自珍,而是拿出来与同僚共享。
所以如今的工部新技术日新月异,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少新技术得到验证和应用。
他在解决了枪管的内径打磨问题之后,专注于轴承钢珠的打磨问题,这是他的老本行,马家世代加工玉石,对于玉石的打磨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钢珠和玉石的材质不同,加工当然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工作原理却有相近之处。
他采用两台机床联动带动铁纱网打磨,解决了钢珠的打磨问题,再与其他工匠一起,解决了钢珠的淬火问题,如今的大明,已经完美解决了轴承生产中钢珠的生产问题。
现在的轴承工厂,产量比当初扩大了十倍不止,已经逐渐能够满足市面上对轴承的需要。
而朱瞻基前些时日看到了这台打磨抛光机,从这种机床的联动,想到了拉丝机。
拉丝机的具体工作原理朱瞻基是知道的,就是将半融的钢水通过多台机床的抽送,挤压成型。
但是他只知道这些,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样的他就不知道了。
不管是铁丝,钢丝,还是铜丝,铝丝,在工业时代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滤网,就能消耗大量的铁丝。
而且,铁丝在如今这个时代,在战场上的应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用铁丝制作成带刺的钢丝网,就能直接阻碍骑兵的攻势。只要有了铁丝网,可以说,骑兵的威胁就会少了一大半。
一辆板车就能拉动千斤的铁丝网,而千斤的铁丝网,基本就能拉伸开近百米长,半米高的铁丝网。
只需要两卷铁丝网并排展开,就等于挡住了骑兵的道路,让他们失去威胁。
听了铁丝的功能和作用,马致才这段时间就一直在费心思索,应该如何来制作铁丝。
这个期间,朱瞻基曾经提议过的曲轴冲压给了马致才新的思路。利用曲轴的转动,在两个曲轴的摇轴之间留出大小不一的空隙,就能让半融的钢水从粗到细,变成想要的长丝。
但是想要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曲轴,就耗费了马致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到日前,他才勉强让五台机床组合成的拉丝机共同运作起来。
但是现在问题依旧有很多,比如制作的铁丝毛刺众多,机床的连动配合也问题多多,经常容易卡断。
他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白头发都多了很多。
但是,他的心情是愉悦的。看到一种种从来没有想过的技术从无到有的诞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无数的新技术,他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比如,利用这种模具和挤压,就能生产大量的钢条,许多铁具,根本不需要匠人们再去费力打造,直接生产出相应的形状,稍加打磨就可以使用。
回到宫中的朱瞻基,看到马致才递交上来的工作汇报。他在奏折里面详细阐述了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这种标准化基础工业配套的广泛应用。
这让朱瞻基如饮醍醐,因为他现在才发觉自己疏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标准件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标准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以至于他都一时疏忽,忘记这个工业领域最基础的东西。
一个钉子,一个螺丝,螺母,轴承,或者一个卡钉,都是在制定出一定的标准之后,标准化生产出来,然后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却是整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而标准件的生产和发展,才是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
他在马致才的奏折上批注,让马致才去找正在制定大明工业化标准的马迪,让他们叔侄俩制定出整个工业的度量衡标准。
这套标准制定出来,然后在制作出各种尺寸的螺丝,螺母,光凭这一点,给马家封伯,任何人也不能提出意见。
“殿下,陛下已经忙完,让你去觐见。”
“知道了。……将这份奏折派人送给马致才,让他与马迪尽快拿出方案。带上硝石样品,我们去谨身殿。”
天气逐渐寒冷了下来,奉天殿空空荡荡,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清冷。
朱棣有类风湿关节炎,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不太好过,所以办公基本上都是谨身殿旁边的暖房里。
朱瞻基掀开门帘,一进门差点就被热浪给冲了出去。这里不仅有了地暖,还点了四个火盆,里面热气腾腾。
他闻了一下,因为是点的香炭,没有闻到煤气味,但是这房间里面的氧气肯定比外面要少的多。
他喧宾夺主地吩咐说道:“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每半个时辰就必须要打开门窗透一下气,不可疏忽。”
王彦看了看含笑的朱棣,应道:“殿下,陛下身体恐寒。”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我当然知道,不过王太监该去下马桥农庄看看我的研究院做的空气试验。大气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气体是对人体有用的,而这种气体也是点火所需要的,没有这种气体,再多的空气人也会窒息。长久待在这种环境,对人的损害可远比风寒的危害更大。”
自从朱瞻基在下马桥做过那个空气燃烧试验,现在那帮道士的印染工匠们整天就喜欢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试验。
他们也整理出来了不少的基础化学经验,最少氧气的存在已经得到了证实。
以前的孔明灯大家只是知道会起飞,却不知道为什么能飞,现在也能用道理阐述清楚了。
朱棣笑着说道:“听太孙的,将门窗敞开一刻。基儿今日递帖子所为何事?”
朱瞻基长揖说道:“皇爷爷,孙儿给你贺喜了。”
朱棣看了看他,还有他身后拖着木盘的李亮与刘万。木盘被黄布盖着,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何喜之有?”
朱瞻基对着刘万招了一下手,刘万向前了一步,朱瞻基扯开了黄布,木盘上面放了一小卷铁丝。
朱棣看了看铁丝,不太明白朱瞻基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铁丝何奇之有?”
“皇爷爷有所不知,此铁丝非工匠手锻而出,乃是用机床拉伸出来的。假以时日,技术成熟后,一日可产铁丝千万米。”
“要那么多铁丝有何用?”
朱瞻基笑着拿起了一段已经缠好尖刺的铁丝,递给了朱棣。“皇爷爷请看,用此铁丝圈成圆筒形,然后拉伸开来,就能成为拒马桩,有此一物,此后骑兵就再也不成大明威胁。”
朱棣神情一动,用手试了试铁丝的尖刺,叹道:“果真一日就能产出千万米?”
“如今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工部吏员还在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假以时日,一日产出千万米并不难。”
朱棣哈哈笑道:“好,好,有此一物,那帖木儿国就再也不成威胁。真到那一日,朕定当嘉赏众工。”
朱瞻基见他心情愉悦,趁热打铁说道:“孙儿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自孙儿获知江油有硝石矿,就派人前往勘查,如今已有收获。皇爷爷请看……”
他车开了李亮面前的托盘,上面有几小团硝石样品,就出现在了朱棣的面前。
铁丝对朱棣是意外之喜,但是对硝石矿却是念念不忘。一见到这些硝石矿的样品,他就激动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快拿来我看看。”
朱瞻基接过了托盘,然后放在了朱棣的面前,他也顾不上硝石有毒,放在鼻端深吸了一口笑道:“果真是硝石矿!储量多少?”
“已经发现了五个矿洞,工部正在当地组织农工开掘。”
朱棣哈哈笑道:“好,好,好,有了硝石,我大明火药再无桎梏,此乃天佑我大明!”
朱棣连用了三个好来表达心中的激动,现在大明大力发展火器,只有硝石是最大的限制。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全部发挥出来,任何国家都不怕了。
特别是还有了铁丝网,现在连对方逃跑都不怕了。这铁丝网应用起来,就是一个个活动的战壕,对朱棣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皇帝来说,稍微一想就能明白这里面的作用。
连遇两件喜事,朱棣看了看陪笑的朱瞻基一眼,问道:“趁我心情好,你有什么要求就赶紧提。”
朱瞻基正容说道:“为国效力是孙儿本分,何来要求之说……”
朱棣哦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那就退下吧,朕今日让人煲了野山参野鸡汤,正想去享用。”
明知道是在耍花枪,朱瞻基也故意装作着急地说道:“孙儿的确有个小小的要求……”
以为拿捏住了朱瞻基,朱棣得意地笑了起来。“那还不赶紧说。”
朱瞻基嘿嘿笑了起来,说道:“孙儿欲在军中树立典型,弘扬将士英勇杀敌之举。故此,想征集全国各地教坊司人员,专门编排大戏,送戏入军。另想征周王世子朱有炖总理天下青楼,戏院,剧班,引导民间尚武之心。”
朱棣没有想到朱瞻基竟然是这样一个要求,一时之间有些愣神了。
这件事跟朱瞻基的关系不大,相反属于是民政上的事务,而且朱瞻基在这件事上面,其实没有半点好处,却还招了忌讳。
而且这件事虽然不大,却非常复杂,涉及到了礼部权力之争,五军都督府大开方便之门之事,宗室出仕这些违反祖制的敏感问题。
朱棣皱了一下眉头,看了朱瞻基一眼,问道:“为何要这样干?”
朱瞻基正容说道:“孙儿过了年就要出海,此举绝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现如今大明境内国泰民安,百姓重文轻武,如此下来,几十年之后,大明几无可用之兵。居安思危,孙儿以为文武应该并进,培养百姓的狼性,出海为我大明拓土阔疆。所以……”
如果朱瞻基没有出海的计划,朱棣肯定会认为他现在有些等不及想要夺权了。
但是再有两个月不到朱瞻基就要出海,这一去就是一两年,即使插手,对朱瞻基也没有好处。
朱棣沉吟了一下说道:“教坊司隶属礼部,宗室出仕,这些事情都非常复杂,且容我想想。不过弘扬尚武的志向是好的,我会思量一番,告知于你。”
从谨身殿出来,朱瞻基想了一会自己今天的决定,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应该也不会引起朱棣的忌讳。
这件事本身虽然犯忌讳,但是好在他要出海去了。
等他出海回来,朱棣又要去跟帖木儿国打仗,必定会让自己监国。
有这样一个时间差,即便是朱棣怕自己抢权,也不会太在意,反而会有意来栽培自己在民政方面的管理能力。
哪怕朱棣就是有些忌讳,他现在也顾不得了,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越早实施,影响越大,越好。
当人们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再想纠正,就要困难多了。
第二日,朱棣亲自莅临了夹江工业区,他在看到那几十袋硝石样品以后,立即下旨命令广元按察司,宁羌卫,平羌卫,还有当地巡检司封锁老君山。
着工部与內监分别在老君山设立硝石场和监督,在当地招收农工,全力挖掘硝石。
随后,他又在朱瞻基的引导下,巡阅了火枪工场,火炮工场,铸币厂,还有机床厂。
夹江工业区的发展是十天一小变,一月一大变。如今的工业区规模已经越扩越大,原本设在这里的舂米场和磨面场已经因为地域狭小,准备迁移到下游幕府山与江边的空地处。
夹江工业区这里,以后将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军工基地和铸币厂,所有先进工业技术都会进行严格保密。
朱棣虽然知道这里发展的很快,但是没有亲眼所见,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当他亲眼看到那数百斤的巨锤轰隆,轰隆砸下。那高达二十米的巨型水车带动一整个生产线,几十架纺车一起转动,几十个女工共同开工,然后产出了布和丝绸,才真正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
朱棣的心里从激动到恐惧,因为这些是他完全理解不了的,如此巨大的力量,却不是由他完全掌握,而是被自己的孙子掌握。
虽然是自己的孙子,但是他还是因为恐惧而有了一丝忌讳。
幸好他现在要出海了,以前还有些舍不得,但是现在看来,让他离开一段时间,才是最好的安排。
趁他不再的这段时间,他一定要把这股力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因为这股力量实在太可怕了,不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他不能心安。
至于关闭这些工场,朱棣从来没有想过,关闭了这里,谁还能给大明造枪造炮啊!
朱瞻基却没有想到今日带朱棣来参观工业区,反而坏了事儿,让他首次对自己有了心结。
他心里一直想着拉丝机的改进方案,想要尽快让铁丝能量产,也没有注意到朱棣眼中的阴翳。
乘坐楼船一起返回内城,快到贡院的时候,却听见了状元桥上哭声一片。
朱棣的眼睛从各家工厂的报告上抬了起来,吩咐道:“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皇帝出行,各处都清理完毕,秦淮河两岸也有三大营的人巡守,能够在御驾到来之时,没有被清理开的人,都是有一些势力之人。
船轻轻一顿,停了下来。不一会,王彦返回了舱内,说道:“陛下,是东瀛学子们,貌似称光王重病,他们哭求陛下派太医诊治。”
东瀛王室被抓到应天府来以后,被分成了两批。当今天皇一系被安排在了夫子庙附近的一座大宅院,南朝一系被安排在太平门附近的一座大宅院。
这两处房子都说室町幕府出钱买下,然后将他们安顿了下来。
他们这些人被囚禁了起来,不能外出,但是为了安抚东瀛人的心,每个月都允许东瀛人的代表去探望一番,表示大明没有虐待他们的王族。
朱棣皱了一下眉头,跟朱瞻基说道:“那称光王是你擒获来的,你去看看。要是能诊治,现在不要让他死了。要是诊治不了,也该早作安排,让那些东瀛人知道。”
吩咐了朱瞻基,他又让人直接传令太医院,派医生前往称光王的住所。
朱瞻基上了岸,自然有人给他牵过来一匹马。朱瞻基问了目的地并不远,让人把马又牵了回去。
来到状元桥上,一众东瀛学子看见朱瞻基,哭的声音更加大了。
朱瞻基安抚说道:“陛下已经传令了太医院,让太医去给你们的王爷诊治,孤也当亲自去探望。虽然因倭寇肆虐,我大明将尔等之王囚于应天府,却也只是略加惩戒,并无灭你王族之意。且不要哭哭啼啼,丢了倭人的脸面。”
数十个东瀛学子这才齐身跪拜,感谢朱瞻基的仁举。
朱瞻基走在前面,身边跟着他的护卫,这些学子也都想要跟着,被护卫所阻,朱瞻基笑了笑,任由他们跟着。
这个称光王府朱瞻基还是第一次过来,东瀛盛产金银,虽然物资缺乏,却不缺钱。
室町幕府买的这所宅院是原本的伊王朱?的王府,明代众支藩系中,伊王一支排行第二十五,伊藩也是最差最劣的那一支。
当年朱?做伊王后,便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为人好武厌文,喜欢砍杀,经常挟弹带剑到市效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而他竟喜欢溅血的衣。
他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女裸体杂混取乐,生活荒淫无耻。他在永乐十二年病死之后,明朝礼臣还上奏请剥去他的爵号。
不过朱棣怕此举引发其他藩王的恐惧,并没有直接剥夺这一支的封爵,只是收回了京城的王府,勒令他们在洛阳不得进京。
因为朱?好奢华,这座王府的环境还是挺好,称光王这一支不到一百人,住在这所王府,宽绰有余。
如今这里外有锦衣卫,内有內监控制,他们所有人都变成了大明养着的金丝雀。
来到了门口,那些东瀛学子就被拦住,他们也不奢望能再次进来,但是也不愿离开,想要留在这里等消息。
朱瞻基看了他们一眼,转身走进了这座王府。
自两年前,马致才从雕刻地球仪时候的性命难测,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初他不过是个正九品的大使,后面晋升正八品的所副。当他十六岁的侄儿马迪也被陛下恩赐进工部担任副使的时候,他又被擢升正七品的所正。
当他在朱瞻基的提醒下,研发出了倒模浇铸枪管,钻头钻细孔,再利用砂棒打磨内孔的时候,这次直接被提拔成为了从五品的员外郎。
整个工部,员外郎已经进入了整个领导层。
虽然马致才这个员外郎还只是负责机床工厂和枪管工厂,但是这两个衙门都是如今最紧要的部门,加上马家如今已经成了贵戚,马致才这个员外郎已经成为了工部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但是马致才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很清楚马家家底单薄,在官场上毫无助力。
他们唯一的凭仗就是太孙,但是太孙是个重实务,重结果之人。马家如果想要继续能受到太孙照拂,除了马欣不失宠爱,他们马家人更是要踏实做事。
因为原本只是在雕工上面有所建树,马致才很清楚自己的技术积累是比不过那些在工部沉浸了一辈子的老工匠们的。
他在技术方面,唯一超过他们的就是接受了太孙对新技术的一系列思想影响。
从最开始的简易机床,他就一直用心在这个上面进行研究,想要发展出来太孙说过的联动机床。
自机床发明出来之后,工部的众多工匠们已经在机床上面衍生发明出来了无数的功能。除了枪管,连木制枪托现在也能利用机床打磨,比原来的手工打磨要快了数倍。
还有工匠根据压铸原理,直接开发模具,形成了许多配件的规模量产化。
新技术的大力开发,加上专利的实施,工部从內监的手里得到了许多在商业上插手的机会。
特别是水泥路全面修建,轴承,马车的广泛应用,如今的工部再不是在两年前的清水衙门,成为了除吏部外,最被关注的衙门。
马致才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他并没有把太孙跟他讲过的一些对技术的衍生发展设想敝帚自珍,而是拿出来与同僚共享。
所以如今的工部新技术日新月异,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少新技术得到验证和应用。
他在解决了枪管的内径打磨问题之后,专注于轴承钢珠的打磨问题,这是他的老本行,马家世代加工玉石,对于玉石的打磨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钢珠和玉石的材质不同,加工当然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工作原理却有相近之处。
他采用两台机床联动带动铁纱网打磨,解决了钢珠的打磨问题,再与其他工匠一起,解决了钢珠的淬火问题,如今的大明,已经完美解决了轴承生产中钢珠的生产问题。
现在的轴承工厂,产量比当初扩大了十倍不止,已经逐渐能够满足市面上对轴承的需要。
而朱瞻基前些时日看到了这台打磨抛光机,从这种机床的联动,想到了拉丝机。
拉丝机的具体工作原理朱瞻基是知道的,就是将半融的钢水通过多台机床的抽送,挤压成型。
但是他只知道这些,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样的他就不知道了。
不管是铁丝,钢丝,还是铜丝,铝丝,在工业时代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滤网,就能消耗大量的铁丝。
而且,铁丝在如今这个时代,在战场上的应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用铁丝制作成带刺的钢丝网,就能直接阻碍骑兵的攻势。只要有了铁丝网,可以说,骑兵的威胁就会少了一大半。
一辆板车就能拉动千斤的铁丝网,而千斤的铁丝网,基本就能拉伸开近百米长,半米高的铁丝网。
只需要两卷铁丝网并排展开,就等于挡住了骑兵的道路,让他们失去威胁。
听了铁丝的功能和作用,马致才这段时间就一直在费心思索,应该如何来制作铁丝。
这个期间,朱瞻基曾经提议过的曲轴冲压给了马致才新的思路。利用曲轴的转动,在两个曲轴的摇轴之间留出大小不一的空隙,就能让半融的钢水从粗到细,变成想要的长丝。
但是想要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曲轴,就耗费了马致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到日前,他才勉强让五台机床组合成的拉丝机共同运作起来。
但是现在问题依旧有很多,比如制作的铁丝毛刺众多,机床的连动配合也问题多多,经常容易卡断。
他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白头发都多了很多。
但是,他的心情是愉悦的。看到一种种从来没有想过的技术从无到有的诞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无数的新技术,他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比如,利用这种模具和挤压,就能生产大量的钢条,许多铁具,根本不需要匠人们再去费力打造,直接生产出相应的形状,稍加打磨就可以使用。
回到宫中的朱瞻基,看到马致才递交上来的工作汇报。他在奏折里面详细阐述了目前遇到的困难和这种标准化基础工业配套的广泛应用。
这让朱瞻基如饮醍醐,因为他现在才发觉自己疏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标准件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标准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以至于他都一时疏忽,忘记这个工业领域最基础的东西。
一个钉子,一个螺丝,螺母,轴承,或者一个卡钉,都是在制定出一定的标准之后,标准化生产出来,然后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却是整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而标准件的生产和发展,才是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
他在马致才的奏折上批注,让马致才去找正在制定大明工业化标准的马迪,让他们叔侄俩制定出整个工业的度量衡标准。
这套标准制定出来,然后在制作出各种尺寸的螺丝,螺母,光凭这一点,给马家封伯,任何人也不能提出意见。
“殿下,陛下已经忙完,让你去觐见。”
“知道了。……将这份奏折派人送给马致才,让他与马迪尽快拿出方案。带上硝石样品,我们去谨身殿。”
天气逐渐寒冷了下来,奉天殿空空荡荡,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清冷。
朱棣有类风湿关节炎,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不太好过,所以办公基本上都是谨身殿旁边的暖房里。
朱瞻基掀开门帘,一进门差点就被热浪给冲了出去。这里不仅有了地暖,还点了四个火盆,里面热气腾腾。
他闻了一下,因为是点的香炭,没有闻到煤气味,但是这房间里面的氧气肯定比外面要少的多。
他喧宾夺主地吩咐说道:“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每半个时辰就必须要打开门窗透一下气,不可疏忽。”
王彦看了看含笑的朱棣,应道:“殿下,陛下身体恐寒。”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我当然知道,不过王太监该去下马桥农庄看看我的研究院做的空气试验。大气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气体是对人体有用的,而这种气体也是点火所需要的,没有这种气体,再多的空气人也会窒息。长久待在这种环境,对人的损害可远比风寒的危害更大。”
自从朱瞻基在下马桥做过那个空气燃烧试验,现在那帮道士的印染工匠们整天就喜欢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试验。
他们也整理出来了不少的基础化学经验,最少氧气的存在已经得到了证实。
以前的孔明灯大家只是知道会起飞,却不知道为什么能飞,现在也能用道理阐述清楚了。
朱棣笑着说道:“听太孙的,将门窗敞开一刻。基儿今日递帖子所为何事?”
朱瞻基长揖说道:“皇爷爷,孙儿给你贺喜了。”
朱棣看了看他,还有他身后拖着木盘的李亮与刘万。木盘被黄布盖着,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何喜之有?”
朱瞻基对着刘万招了一下手,刘万向前了一步,朱瞻基扯开了黄布,木盘上面放了一小卷铁丝。
朱棣看了看铁丝,不太明白朱瞻基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铁丝何奇之有?”
“皇爷爷有所不知,此铁丝非工匠手锻而出,乃是用机床拉伸出来的。假以时日,技术成熟后,一日可产铁丝千万米。”
“要那么多铁丝有何用?”
朱瞻基笑着拿起了一段已经缠好尖刺的铁丝,递给了朱棣。“皇爷爷请看,用此铁丝圈成圆筒形,然后拉伸开来,就能成为拒马桩,有此一物,此后骑兵就再也不成大明威胁。”
朱棣神情一动,用手试了试铁丝的尖刺,叹道:“果真一日就能产出千万米?”
“如今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工部吏员还在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假以时日,一日产出千万米并不难。”
朱棣哈哈笑道:“好,好,有此一物,那帖木儿国就再也不成威胁。真到那一日,朕定当嘉赏众工。”
朱瞻基见他心情愉悦,趁热打铁说道:“孙儿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自孙儿获知江油有硝石矿,就派人前往勘查,如今已有收获。皇爷爷请看……”
他车开了李亮面前的托盘,上面有几小团硝石样品,就出现在了朱棣的面前。
铁丝对朱棣是意外之喜,但是对硝石矿却是念念不忘。一见到这些硝石矿的样品,他就激动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快拿来我看看。”
朱瞻基接过了托盘,然后放在了朱棣的面前,他也顾不上硝石有毒,放在鼻端深吸了一口笑道:“果真是硝石矿!储量多少?”
“已经发现了五个矿洞,工部正在当地组织农工开掘。”
朱棣哈哈笑道:“好,好,好,有了硝石,我大明火药再无桎梏,此乃天佑我大明!”
朱棣连用了三个好来表达心中的激动,现在大明大力发展火器,只有硝石是最大的限制。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全部发挥出来,任何国家都不怕了。
特别是还有了铁丝网,现在连对方逃跑都不怕了。这铁丝网应用起来,就是一个个活动的战壕,对朱棣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皇帝来说,稍微一想就能明白这里面的作用。
连遇两件喜事,朱棣看了看陪笑的朱瞻基一眼,问道:“趁我心情好,你有什么要求就赶紧提。”
朱瞻基正容说道:“为国效力是孙儿本分,何来要求之说……”
朱棣哦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那就退下吧,朕今日让人煲了野山参野鸡汤,正想去享用。”
明知道是在耍花枪,朱瞻基也故意装作着急地说道:“孙儿的确有个小小的要求……”
以为拿捏住了朱瞻基,朱棣得意地笑了起来。“那还不赶紧说。”
朱瞻基嘿嘿笑了起来,说道:“孙儿欲在军中树立典型,弘扬将士英勇杀敌之举。故此,想征集全国各地教坊司人员,专门编排大戏,送戏入军。另想征周王世子朱有炖总理天下青楼,戏院,剧班,引导民间尚武之心。”
朱棣没有想到朱瞻基竟然是这样一个要求,一时之间有些愣神了。
这件事跟朱瞻基的关系不大,相反属于是民政上的事务,而且朱瞻基在这件事上面,其实没有半点好处,却还招了忌讳。
而且这件事虽然不大,却非常复杂,涉及到了礼部权力之争,五军都督府大开方便之门之事,宗室出仕这些违反祖制的敏感问题。
朱棣皱了一下眉头,看了朱瞻基一眼,问道:“为何要这样干?”
朱瞻基正容说道:“孙儿过了年就要出海,此举绝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现如今大明境内国泰民安,百姓重文轻武,如此下来,几十年之后,大明几无可用之兵。居安思危,孙儿以为文武应该并进,培养百姓的狼性,出海为我大明拓土阔疆。所以……”
如果朱瞻基没有出海的计划,朱棣肯定会认为他现在有些等不及想要夺权了。
但是再有两个月不到朱瞻基就要出海,这一去就是一两年,即使插手,对朱瞻基也没有好处。
朱棣沉吟了一下说道:“教坊司隶属礼部,宗室出仕,这些事情都非常复杂,且容我想想。不过弘扬尚武的志向是好的,我会思量一番,告知于你。”
从谨身殿出来,朱瞻基想了一会自己今天的决定,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应该也不会引起朱棣的忌讳。
这件事本身虽然犯忌讳,但是好在他要出海去了。
等他出海回来,朱棣又要去跟帖木儿国打仗,必定会让自己监国。
有这样一个时间差,即便是朱棣怕自己抢权,也不会太在意,反而会有意来栽培自己在民政方面的管理能力。
哪怕朱棣就是有些忌讳,他现在也顾不得了,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越早实施,影响越大,越好。
当人们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再想纠正,就要困难多了。
第二日,朱棣亲自莅临了夹江工业区,他在看到那几十袋硝石样品以后,立即下旨命令广元按察司,宁羌卫,平羌卫,还有当地巡检司封锁老君山。
着工部与內监分别在老君山设立硝石场和监督,在当地招收农工,全力挖掘硝石。
随后,他又在朱瞻基的引导下,巡阅了火枪工场,火炮工场,铸币厂,还有机床厂。
夹江工业区的发展是十天一小变,一月一大变。如今的工业区规模已经越扩越大,原本设在这里的舂米场和磨面场已经因为地域狭小,准备迁移到下游幕府山与江边的空地处。
夹江工业区这里,以后将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军工基地和铸币厂,所有先进工业技术都会进行严格保密。
朱棣虽然知道这里发展的很快,但是没有亲眼所见,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当他亲眼看到那数百斤的巨锤轰隆,轰隆砸下。那高达二十米的巨型水车带动一整个生产线,几十架纺车一起转动,几十个女工共同开工,然后产出了布和丝绸,才真正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
朱棣的心里从激动到恐惧,因为这些是他完全理解不了的,如此巨大的力量,却不是由他完全掌握,而是被自己的孙子掌握。
虽然是自己的孙子,但是他还是因为恐惧而有了一丝忌讳。
幸好他现在要出海了,以前还有些舍不得,但是现在看来,让他离开一段时间,才是最好的安排。
趁他不再的这段时间,他一定要把这股力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因为这股力量实在太可怕了,不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他不能心安。
至于关闭这些工场,朱棣从来没有想过,关闭了这里,谁还能给大明造枪造炮啊!
朱瞻基却没有想到今日带朱棣来参观工业区,反而坏了事儿,让他首次对自己有了心结。
他心里一直想着拉丝机的改进方案,想要尽快让铁丝能量产,也没有注意到朱棣眼中的阴翳。
乘坐楼船一起返回内城,快到贡院的时候,却听见了状元桥上哭声一片。
朱棣的眼睛从各家工厂的报告上抬了起来,吩咐道:“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皇帝出行,各处都清理完毕,秦淮河两岸也有三大营的人巡守,能够在御驾到来之时,没有被清理开的人,都是有一些势力之人。
船轻轻一顿,停了下来。不一会,王彦返回了舱内,说道:“陛下,是东瀛学子们,貌似称光王重病,他们哭求陛下派太医诊治。”
东瀛王室被抓到应天府来以后,被分成了两批。当今天皇一系被安排在了夫子庙附近的一座大宅院,南朝一系被安排在太平门附近的一座大宅院。
这两处房子都说室町幕府出钱买下,然后将他们安顿了下来。
他们这些人被囚禁了起来,不能外出,但是为了安抚东瀛人的心,每个月都允许东瀛人的代表去探望一番,表示大明没有虐待他们的王族。
朱棣皱了一下眉头,跟朱瞻基说道:“那称光王是你擒获来的,你去看看。要是能诊治,现在不要让他死了。要是诊治不了,也该早作安排,让那些东瀛人知道。”
吩咐了朱瞻基,他又让人直接传令太医院,派医生前往称光王的住所。
朱瞻基上了岸,自然有人给他牵过来一匹马。朱瞻基问了目的地并不远,让人把马又牵了回去。
来到状元桥上,一众东瀛学子看见朱瞻基,哭的声音更加大了。
朱瞻基安抚说道:“陛下已经传令了太医院,让太医去给你们的王爷诊治,孤也当亲自去探望。虽然因倭寇肆虐,我大明将尔等之王囚于应天府,却也只是略加惩戒,并无灭你王族之意。且不要哭哭啼啼,丢了倭人的脸面。”
数十个东瀛学子这才齐身跪拜,感谢朱瞻基的仁举。
朱瞻基走在前面,身边跟着他的护卫,这些学子也都想要跟着,被护卫所阻,朱瞻基笑了笑,任由他们跟着。
这个称光王府朱瞻基还是第一次过来,东瀛盛产金银,虽然物资缺乏,却不缺钱。
室町幕府买的这所宅院是原本的伊王朱?的王府,明代众支藩系中,伊王一支排行第二十五,伊藩也是最差最劣的那一支。
当年朱?做伊王后,便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为人好武厌文,喜欢砍杀,经常挟弹带剑到市效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而他竟喜欢溅血的衣。
他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女裸体杂混取乐,生活荒淫无耻。他在永乐十二年病死之后,明朝礼臣还上奏请剥去他的爵号。
不过朱棣怕此举引发其他藩王的恐惧,并没有直接剥夺这一支的封爵,只是收回了京城的王府,勒令他们在洛阳不得进京。
因为朱?好奢华,这座王府的环境还是挺好,称光王这一支不到一百人,住在这所王府,宽绰有余。
如今这里外有锦衣卫,内有內监控制,他们所有人都变成了大明养着的金丝雀。
来到了门口,那些东瀛学子就被拦住,他们也不奢望能再次进来,但是也不愿离开,想要留在这里等消息。
朱瞻基看了他们一眼,转身走进了这座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