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造船(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cript type="d5e05727e4920bae17773a3d-text/javascript">show_htm2();</script>
“这种杉木质量十分上乘,其坚固程度不亚于我们欧洲的栎木(白橡木),并且耐久性比栎木还要好!”造船师巴伦支指出道。
“与杉木相比,樟木逊色多了,顶多只能够做巡逻艇还有渔船和游艇,而松木船是内河船的材料而已!”
“你真的是那么地确认?”颜常武沉声问道,这可是关系到战略决策!
他一直认为樟木不错,毕竟很耐腐蚀,不由得窃喜自家台湾地区的樟树不少,岂料巴伦支说杉木更好,能够与橡木相比。
“我凭妈祖的名义发誓!”巴伦支庄重地道,手托着妈祖娘娘的圣像起誓道。
巴伦支是最早归顺颜常武的五个荷人之一,他们知道背叛了西方神----上帝,上帝不会有什么好果子给他们吃,一不做二不休地干脆归依了东方神----妈祖!
既然他都这么说,颜常武信他,派出了府内能干的管事颜清泉前往闽北地区大肆收购经年杉木。
闽北地区,地处闽江上游,以南平为中心,这里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同盆地错综其间,出产好木!
不负重托,颜清泉同志去到闽北的南平、建阳、武夷山一带地区巡游,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他的方法就是用钱砸,没有什么钱摆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砸多一倍!
很快地,来自闽北地区的杉木源源不断地顺着闽江而下,沿途的明朝巡检司则对此假装没看到,一船船的大木在他们面前经过,他们统统放行。。。银元到手,回屋喝茶!
颜清泉干得相当出色,他不仅组织人手把山里的杉木砍倒运走,还把各地的木厂的那些卖不出的杉木一扫而光!
这才是造舰的关键!
造舰成功必须选用充分干燥的木材,要求是将木料中的水分降低到20%以下,这要求把木材妥善储存上好几年的时间,在战时,不可能保持充足的适用木材供应,军方只能使用干燥程度不够或者质量稍次的木材来造舰,造出来的军舰因为含水量多,易于变坏腐蚀,招致灾难。
理想的状况是用干燥的木材慢慢地造船,让船的框架和外壳自然干燥,然后进行后续工作,这样,造好一艘船,至少要花上3年,最好是6年,不过在紧急的情况下,6个月也能够造好一条船。
使用各地木厂储存的旧木头能够很好地派上用场,其中有些木厂,将木头放在通风透气又不被雨淋到的地方,立即能够用于造舰!
干得漂亮不算,闽北地区苦寒,民众生活艰辛,颜清泉从那里拐骗了一万多人口回台湾!
除了他之外,东南府还派出了不少人,过海到达各个船厂,以高价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师傅和帮工加入了高雄船厂。
闽省的造船业久负盛名。
其有历史传承,明永乐元年(1403年),朝廷命福建都司造船137艘。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所用的宝船不少是在闽江口一带制造的,最大的44.4丈(约150米)、宽18丈(约60米),每船平均乘载400~500人,最大的达1000人。从尺度、结构、装备等方面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即使“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仍然“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明成化年间(1474年),福建市舶司自泉州迁至福州,造船场遍及全省沿海各地,官办和私人办的造船业都很发达。其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主要有福船、宝船、封舟、白艚船。
大量的船工师傅到了高雄船厂,极大地增强了船厂的技术、建造力量。
月港的瑞兴银号,给予了东南府极大的帮助,把福州老牌的闽发船行的师傅连同帮工直到给打包送去到东南府!
闽发船行经营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找瑞兴银号借款结果还不上,瑞兴银号乘火打劫,给予闽发船行二条出路,一是还钱,还不上的话只好按江湖规矩办,二是去东南府效力。
在威逼利诱下,闽发船行的老板林胜举行过海,加入了东南府高雄船厂。
而闽发船行是可以制造福船的大船行!
福船是明代(1368年~1644年)福建造的官船。福船是远洋大船,高大如楼,设楼三层,其底尖,其上阔,其首高昂,其尾高耸。船体狭长,吃水深。密封隔舱,如一舱漏水,他舱则无恙。福船最长约147米,宽约60米,载重约1000吨,平均容纳400至500人。福船既用于航海运输,也用于海上作战,在明军与倭寇作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于是造船师傅、帮工、船台、物资、资金准备妥当,高雄船厂开始修建六级风帆战舰。
这是一种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没有造更大的战舰是颜常武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从简单一些舰只做起来。
由红毛番巴伦支主导,诸师傅们一起参与,确定了设计方案。
看过设计图,师傅们说:“噢,原来要制作红毛番的夹板船(西式帆船被称为夹板船)!”
巴伦支:“……”
在船台上铺设龙骨、固定安装龙骨、测量制作配件(肋骨)、接合肋骨与龙骨,肋骨密布,结合成为船体,靠着这些坚固的肋骨和外板内板形成了厚实的装甲层,牢固地保护了战舰和里面人的生命安全。
采取了西式的建造法,将木材制作成为弯曲的肋骨,首先要通过蒸汽蒸,使木材软化,然后在按照角度在几个点上定柱,卡住,然后就象弯钢筋一样一点点弯曲过去,木材毕竟是有弹性的,以后下水了,整体膨胀,结构就逼紧了,靠的是整体互相拉力使船体的强度得到充分的保证。
待到船体成形,就要铺设外板和内板,有的地方通过打制的锻铁件固定,许多地方则靠卡接,用麻绳、毛发、油灰、焦油、沥青等物品,填充外板缝隙,防止渗水。
准备桅杆,主桅杆用了1米多粗的大型杉木制作成的,使用了十字起重架船去搭起了桅杆。
制帆:这是造船厂的一件重要工作,在大房间里,将从澳门、幕府乃至于闽省买回来的粗帆布,按照不同位置的帆的尺寸进行切割缝制,靠手工一针一线制作成功,做成特定的船帆。
红毛番巴伦支使出了秘密功夫:让帆布不易着火!<script type="d5e05727e4920bae17773a3d-text/javascript">show_htm3();</script>
<script type="d5e05727e4920bae17773a3d-text/javascript">show_htm2();</script>
“这种杉木质量十分上乘,其坚固程度不亚于我们欧洲的栎木(白橡木),并且耐久性比栎木还要好!”造船师巴伦支指出道。
“与杉木相比,樟木逊色多了,顶多只能够做巡逻艇还有渔船和游艇,而松木船是内河船的材料而已!”
“你真的是那么地确认?”颜常武沉声问道,这可是关系到战略决策!
他一直认为樟木不错,毕竟很耐腐蚀,不由得窃喜自家台湾地区的樟树不少,岂料巴伦支说杉木更好,能够与橡木相比。
“我凭妈祖的名义发誓!”巴伦支庄重地道,手托着妈祖娘娘的圣像起誓道。
巴伦支是最早归顺颜常武的五个荷人之一,他们知道背叛了西方神----上帝,上帝不会有什么好果子给他们吃,一不做二不休地干脆归依了东方神----妈祖!
既然他都这么说,颜常武信他,派出了府内能干的管事颜清泉前往闽北地区大肆收购经年杉木。
闽北地区,地处闽江上游,以南平为中心,这里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同盆地错综其间,出产好木!
不负重托,颜清泉同志去到闽北的南平、建阳、武夷山一带地区巡游,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他的方法就是用钱砸,没有什么钱摆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砸多一倍!
很快地,来自闽北地区的杉木源源不断地顺着闽江而下,沿途的明朝巡检司则对此假装没看到,一船船的大木在他们面前经过,他们统统放行。。。银元到手,回屋喝茶!
颜清泉干得相当出色,他不仅组织人手把山里的杉木砍倒运走,还把各地的木厂的那些卖不出的杉木一扫而光!
这才是造舰的关键!
造舰成功必须选用充分干燥的木材,要求是将木料中的水分降低到20%以下,这要求把木材妥善储存上好几年的时间,在战时,不可能保持充足的适用木材供应,军方只能使用干燥程度不够或者质量稍次的木材来造舰,造出来的军舰因为含水量多,易于变坏腐蚀,招致灾难。
理想的状况是用干燥的木材慢慢地造船,让船的框架和外壳自然干燥,然后进行后续工作,这样,造好一艘船,至少要花上3年,最好是6年,不过在紧急的情况下,6个月也能够造好一条船。
使用各地木厂储存的旧木头能够很好地派上用场,其中有些木厂,将木头放在通风透气又不被雨淋到的地方,立即能够用于造舰!
干得漂亮不算,闽北地区苦寒,民众生活艰辛,颜清泉从那里拐骗了一万多人口回台湾!
除了他之外,东南府还派出了不少人,过海到达各个船厂,以高价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师傅和帮工加入了高雄船厂。
闽省的造船业久负盛名。
其有历史传承,明永乐元年(1403年),朝廷命福建都司造船137艘。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所用的宝船不少是在闽江口一带制造的,最大的44.4丈(约150米)、宽18丈(约60米),每船平均乘载400~500人,最大的达1000人。从尺度、结构、装备等方面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即使“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仍然“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明成化年间(1474年),福建市舶司自泉州迁至福州,造船场遍及全省沿海各地,官办和私人办的造船业都很发达。其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主要有福船、宝船、封舟、白艚船。
大量的船工师傅到了高雄船厂,极大地增强了船厂的技术、建造力量。
月港的瑞兴银号,给予了东南府极大的帮助,把福州老牌的闽发船行的师傅连同帮工直到给打包送去到东南府!
闽发船行经营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找瑞兴银号借款结果还不上,瑞兴银号乘火打劫,给予闽发船行二条出路,一是还钱,还不上的话只好按江湖规矩办,二是去东南府效力。
在威逼利诱下,闽发船行的老板林胜举行过海,加入了东南府高雄船厂。
而闽发船行是可以制造福船的大船行!
福船是明代(1368年~1644年)福建造的官船。福船是远洋大船,高大如楼,设楼三层,其底尖,其上阔,其首高昂,其尾高耸。船体狭长,吃水深。密封隔舱,如一舱漏水,他舱则无恙。福船最长约147米,宽约60米,载重约1000吨,平均容纳400至500人。福船既用于航海运输,也用于海上作战,在明军与倭寇作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于是造船师傅、帮工、船台、物资、资金准备妥当,高雄船厂开始修建六级风帆战舰。
这是一种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没有造更大的战舰是颜常武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从简单一些舰只做起来。
由红毛番巴伦支主导,诸师傅们一起参与,确定了设计方案。
看过设计图,师傅们说:“噢,原来要制作红毛番的夹板船(西式帆船被称为夹板船)!”
巴伦支:“……”
在船台上铺设龙骨、固定安装龙骨、测量制作配件(肋骨)、接合肋骨与龙骨,肋骨密布,结合成为船体,靠着这些坚固的肋骨和外板内板形成了厚实的装甲层,牢固地保护了战舰和里面人的生命安全。
采取了西式的建造法,将木材制作成为弯曲的肋骨,首先要通过蒸汽蒸,使木材软化,然后在按照角度在几个点上定柱,卡住,然后就象弯钢筋一样一点点弯曲过去,木材毕竟是有弹性的,以后下水了,整体膨胀,结构就逼紧了,靠的是整体互相拉力使船体的强度得到充分的保证。
待到船体成形,就要铺设外板和内板,有的地方通过打制的锻铁件固定,许多地方则靠卡接,用麻绳、毛发、油灰、焦油、沥青等物品,填充外板缝隙,防止渗水。
准备桅杆,主桅杆用了1米多粗的大型杉木制作成的,使用了十字起重架船去搭起了桅杆。
制帆:这是造船厂的一件重要工作,在大房间里,将从澳门、幕府乃至于闽省买回来的粗帆布,按照不同位置的帆的尺寸进行切割缝制,靠手工一针一线制作成功,做成特定的船帆。
红毛番巴伦支使出了秘密功夫:让帆布不易着火!<script type="d5e05727e4920bae17773a3d-text/javascript">show_htm3();</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