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战后余波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开完了军事总结会议之后,第二天商毅立刻就开始针对昨天会议上讨论的各种办法,着手进行准备布置。
首先商毅接受了周少桓的建议,让土工坊的工匠们在城墙上修筑石台,以更在清军攻城时,火炮和火铳还能够发挥作用。其实周少桓的这个建议也并非什么独创,在这个时代,就以经有这种上下双层城墙的结构,不过一般只有国都级的大城,或者是边境的重要关隘才会有这种结构的城墙。
穆陵关的城墙宽度约有六米多,城垛墙占了半米左右,经过商毅和工匠还有火枪手在现场测试,将石台的厚度定为八尺,也就是两米五左右,高为五尺,宽度为两丈,两个石台之间,相距一丈。垛墙高六尺,厚一尺,垛口的宽度为二尺。同时在石台的另一侧,还砌一堵两尺高的矮墙,供填弹的士兵坐下。
而高台先用砖石砌边,然后填上碎石沙土,压实之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红砖,再砌上垛墙可矮墙。这样的做法不仅比全用砖石砌成省料,而且时间也快得多。
因此在未来,淸军进攻的重点估计还是南城,因此所有的高台也都修在南城,共有三十个高台,每个高台上有六名火枪兵射击的位置,或者可以放下两门火炮。
同时商毅还受到高台的启发,在城墙边上又建了十二座箭塔,为木质结构,高达五丈,分为两层,每座箭塔上可以容纳下六到八名弓箭手,并且有翻板可以通到高台上,但不挤占城墙的位置,就是清军攻上了城墙,也够不到箭塔上。
一但高台和箭塔建成,穆陵关的防守就可以变得立体化起来,防守能力也必然会大大加强。
同时商毅又让木工坊和铁匠坊制做城垛口的挡板。这种挡板两尺宽,四尺多高,主体为木质,在外层蒙上一层铁皮,下瑞开一个二寸多宽,三寸多高的凹口,可以容火枪射击。同时又把城垛口朝外的一面凿出一个小斜坡,一方面是减少云梯倒钩的着力点,另一方面也让火铳有了一个向下射击的斜角。经过测试之后,果然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而且对火枪手射击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商毅还是不放心,倒底还是给每一个火枪兵加強了防护。因为上一战中徼获了大量的铁甲,经过简单的修复就可以用了,每个火枪兵都发了一套。火枪兵淘汰下来的铁甲背心,就全部让给新兵用。
再加强城内防守的同时,商毅也采纳了成进的意见,不仅把城外被清军填埋之后的壕沟又挖了出来,同时在壕沟之间,又各自垒起了一道土墙,毎道土墙呈梯形,底宽八尺,顶宽六尺,但高度只三尺,可以有效的阻挡车辆前进,但无法为清军提供遮挡。
规化好了这些工程之后,城中的男女老幼又一次一起动手,开始新一轮修筑穆陵关的防线。
在修筑防线工程的同时,商毅也不忘对士兵进行加紧训练,各队战死的士兵缺口由新兵递补进来。虽然有不少新兵的基础素质还达不到商毅的要求,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依靠老兵来传帮带,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
而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当清兵攻上城头之后,士兵们出现混乱的局面。商毅规定,在清兵还在攻城的时候,守垛口的士兵只许守住垛口,不管其他。攻上城头的淸兵,由后排的士兵来迎战。并且进行了三次针对这一点的模似训练,让士兵们熟悉这种战法。
火枪兵的缺口,则从少年队中来选人补充,因为现在青壮年队的兵源有限,要用到便需要的地方,而弓箭手又需要较强的膂力。只有火枪兵适合少年队的士兵。毕竟尽管火枪兵都装配了刺刀,但白刃战的机会还是比其他兵种要少得多。而且商毅还尽量挑选年纪大一些的少年补充进来,并允许他们在敌军蹬上城墙之后撤下去,不与敌军拚刺刀。
按这样的标准,商毅从少年队中选出了二百名士兵,让他们开始进行火枪射击的训练。之所以选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穆陵关内以经开始自己打制火铳,随着火铳数量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新火枪兵。而且在以后的战斗中,火枪兵也还会阵亡,随时都可能会补充。
就在清军撤军后的第三天,商毅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由孙和鼎设计并监造的新式火铳,以经制造出来,而且一共做出了十二支样品。
孙和鼎制造的这种火铳也是属于火绳枪的类型,同样釆用的是无焊双层管铳结构,但比鲁密铳简单,但射程和威力却比鸟铳要大。经过测试之后,这种火铳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十到九十步。破甲可在六十步以外,打破三层甲在五十步右左就行了。等测试完毕之后,罗远斌对这种火铳的性能也是赞不绝口。
而商毅关心的,却是这种火铳的生产周期,能不能大批量上马,在短期內尽可能多生产一些。
孙和鼎告诉商毅,还有十二支火铳正在最后的组装中,估计二三天就能出来,同时铁工匠里一共制造了十二台钻床,毎台钻床由十五名妇责任,一次三人推动,曰夜不停的加工赶制管铳,钻制一跟铳管的时间只要六到七天,加上后期组装调校,一支火铳所需的时间在十天以内,而且一次可以制出十二支来。
商毅知道,以目前穆陵关的制造水平,能够达到这一步以经是非常难得了,不可能要求再高了。不过商毅还是再度向孙和鼎提出,虽然是抢工,但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否则宁可慢一点。
―――――――――分割线―――――――――分割线―――――――――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很快麻烦就又来了,仍然还是商毅最头庝的难民问题。
原来清军在穆陵关下惨败之后,退回到了沂水县。尽管伦泰不想声张,但出城的时候是四千多人,而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两千多人,而且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其中还有不少伤号。任谁也看得出来,清军是打了一个大败仗。
很快淸军在穆陵关下,被商毅商千总带领的人马打了一个大败仗的消息,就在沂水县周围附近传扬开了。现在商毅的名字,在沂水县,仍致周围的其他几个县,都是赫赫有名的,而百姓们都深恨清军,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能打败清军的官员,也觉得十分解气,因此还被一些人添油加醋,把穆陵军怎样打败清军的过程说得绘声绘色。
于是有一些还没有遭到清军洗劫的村子也都开始向穆陵关方向逃窜,讫求避护。因此在穆陵关下,难民也越聚越多。没几天的功夫,就又聚陇了一千多人,都在穆陵关外住下。无论商毅怎样派人劝说,就是不愿意离去。
但现在穆陵关里确实是再也容不下新的居民,就算能够挤得下人,但粮食也难以维持,因此商毅和关里的众将只能狠下心肠,拒不开门,同时连施粥也不施。但就是这样,百姓们仍然不愿走,硬是赖在关外。商毅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由他们去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登莱巡抚曾化龙遣派自己的两名属官,肖文军和韩志来到穆陵关,巡察防范清军的情况。
原来这两次胜利的消息,商毅都写成了捷报,让人送到了登州,告知给了曾化龙。
曾化龙收到商毅的第一份告捷:斩首九级,生擒三人。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到是沒有看错人,这个啇毅确实是一个可造就之材,同时也立刻把这份报捷传到北京的大明朝廷。
但只过了三天,曾化龙就收到商毅的第二份报捷:斩首八百八十五级,计有一名牛录额真,四名领催,白甲兵二十三名,马兵六十五名,战兵七十六名。三十七名俘虏,分别为白甲兵一名,马兵五名,战兵十名、辅兵十四名、杂役八名、包衣九名。
曾化龙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这份捷报是真的,那么这样的大捷,朝廷以经二十年沒有过了。而商毅又是曾化龙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样一来,曾化龙跟着也会有不少荣光。
但就是当年袁崇焕取得的锦宁大捷,上报给朝廷的告捷也不过是斩首五百余级。因此也不由得不让曾化龙产生怀疑,这会是真的吗?一个小小的穆陵关才多少人马,商毅竟然就能够取得这样的大捷?会不会是杀良冒功呢?这种做法在明军之中,也是相当普遍的。
但曾化龙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像,因为按他和商毅接触来看,商毅并不是那种人。而且商毅的第一份功劳也不算小了,沒有必要再弄出这么一份假报捷来。而且捷报写得十分详细,连杀了那些身份清兵,都写得十分淸楚,如果是假报,就不该写这么清楚,因为很容易核实清楚。特别是还有三十七名俘虏,如果说死人还可以假冒,那么活人肯定是假冒不了的,一问就可以问出来。
但如杲这是真的,曾化龙怎么也不能相信,因此曾化龙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派自己的两个亲信,肖文军和韩志到穆陵关来,亲眼看一看,审一审俘虏,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开完了军事总结会议之后,第二天商毅立刻就开始针对昨天会议上讨论的各种办法,着手进行准备布置。
首先商毅接受了周少桓的建议,让土工坊的工匠们在城墙上修筑石台,以更在清军攻城时,火炮和火铳还能够发挥作用。其实周少桓的这个建议也并非什么独创,在这个时代,就以经有这种上下双层城墙的结构,不过一般只有国都级的大城,或者是边境的重要关隘才会有这种结构的城墙。
穆陵关的城墙宽度约有六米多,城垛墙占了半米左右,经过商毅和工匠还有火枪手在现场测试,将石台的厚度定为八尺,也就是两米五左右,高为五尺,宽度为两丈,两个石台之间,相距一丈。垛墙高六尺,厚一尺,垛口的宽度为二尺。同时在石台的另一侧,还砌一堵两尺高的矮墙,供填弹的士兵坐下。
而高台先用砖石砌边,然后填上碎石沙土,压实之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红砖,再砌上垛墙可矮墙。这样的做法不仅比全用砖石砌成省料,而且时间也快得多。
因此在未来,淸军进攻的重点估计还是南城,因此所有的高台也都修在南城,共有三十个高台,每个高台上有六名火枪兵射击的位置,或者可以放下两门火炮。
同时商毅还受到高台的启发,在城墙边上又建了十二座箭塔,为木质结构,高达五丈,分为两层,每座箭塔上可以容纳下六到八名弓箭手,并且有翻板可以通到高台上,但不挤占城墙的位置,就是清军攻上了城墙,也够不到箭塔上。
一但高台和箭塔建成,穆陵关的防守就可以变得立体化起来,防守能力也必然会大大加强。
同时商毅又让木工坊和铁匠坊制做城垛口的挡板。这种挡板两尺宽,四尺多高,主体为木质,在外层蒙上一层铁皮,下瑞开一个二寸多宽,三寸多高的凹口,可以容火枪射击。同时又把城垛口朝外的一面凿出一个小斜坡,一方面是减少云梯倒钩的着力点,另一方面也让火铳有了一个向下射击的斜角。经过测试之后,果然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而且对火枪手射击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商毅还是不放心,倒底还是给每一个火枪兵加強了防护。因为上一战中徼获了大量的铁甲,经过简单的修复就可以用了,每个火枪兵都发了一套。火枪兵淘汰下来的铁甲背心,就全部让给新兵用。
再加强城内防守的同时,商毅也采纳了成进的意见,不仅把城外被清军填埋之后的壕沟又挖了出来,同时在壕沟之间,又各自垒起了一道土墙,毎道土墙呈梯形,底宽八尺,顶宽六尺,但高度只三尺,可以有效的阻挡车辆前进,但无法为清军提供遮挡。
规化好了这些工程之后,城中的男女老幼又一次一起动手,开始新一轮修筑穆陵关的防线。
在修筑防线工程的同时,商毅也不忘对士兵进行加紧训练,各队战死的士兵缺口由新兵递补进来。虽然有不少新兵的基础素质还达不到商毅的要求,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依靠老兵来传帮带,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
而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当清兵攻上城头之后,士兵们出现混乱的局面。商毅规定,在清兵还在攻城的时候,守垛口的士兵只许守住垛口,不管其他。攻上城头的淸兵,由后排的士兵来迎战。并且进行了三次针对这一点的模似训练,让士兵们熟悉这种战法。
火枪兵的缺口,则从少年队中来选人补充,因为现在青壮年队的兵源有限,要用到便需要的地方,而弓箭手又需要较强的膂力。只有火枪兵适合少年队的士兵。毕竟尽管火枪兵都装配了刺刀,但白刃战的机会还是比其他兵种要少得多。而且商毅还尽量挑选年纪大一些的少年补充进来,并允许他们在敌军蹬上城墙之后撤下去,不与敌军拚刺刀。
按这样的标准,商毅从少年队中选出了二百名士兵,让他们开始进行火枪射击的训练。之所以选这么多人,主要是因为穆陵关内以经开始自己打制火铳,随着火铳数量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新火枪兵。而且在以后的战斗中,火枪兵也还会阵亡,随时都可能会补充。
就在清军撤军后的第三天,商毅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由孙和鼎设计并监造的新式火铳,以经制造出来,而且一共做出了十二支样品。
孙和鼎制造的这种火铳也是属于火绳枪的类型,同样釆用的是无焊双层管铳结构,但比鲁密铳简单,但射程和威力却比鸟铳要大。经过测试之后,这种火铳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八十到九十步。破甲可在六十步以外,打破三层甲在五十步右左就行了。等测试完毕之后,罗远斌对这种火铳的性能也是赞不绝口。
而商毅关心的,却是这种火铳的生产周期,能不能大批量上马,在短期內尽可能多生产一些。
孙和鼎告诉商毅,还有十二支火铳正在最后的组装中,估计二三天就能出来,同时铁工匠里一共制造了十二台钻床,毎台钻床由十五名妇责任,一次三人推动,曰夜不停的加工赶制管铳,钻制一跟铳管的时间只要六到七天,加上后期组装调校,一支火铳所需的时间在十天以内,而且一次可以制出十二支来。
商毅知道,以目前穆陵关的制造水平,能够达到这一步以经是非常难得了,不可能要求再高了。不过商毅还是再度向孙和鼎提出,虽然是抢工,但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否则宁可慢一点。
―――――――――分割线―――――――――分割线―――――――――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很快麻烦就又来了,仍然还是商毅最头庝的难民问题。
原来清军在穆陵关下惨败之后,退回到了沂水县。尽管伦泰不想声张,但出城的时候是四千多人,而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两千多人,而且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其中还有不少伤号。任谁也看得出来,清军是打了一个大败仗。
很快淸军在穆陵关下,被商毅商千总带领的人马打了一个大败仗的消息,就在沂水县周围附近传扬开了。现在商毅的名字,在沂水县,仍致周围的其他几个县,都是赫赫有名的,而百姓们都深恨清军,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能打败清军的官员,也觉得十分解气,因此还被一些人添油加醋,把穆陵军怎样打败清军的过程说得绘声绘色。
于是有一些还没有遭到清军洗劫的村子也都开始向穆陵关方向逃窜,讫求避护。因此在穆陵关下,难民也越聚越多。没几天的功夫,就又聚陇了一千多人,都在穆陵关外住下。无论商毅怎样派人劝说,就是不愿意离去。
但现在穆陵关里确实是再也容不下新的居民,就算能够挤得下人,但粮食也难以维持,因此商毅和关里的众将只能狠下心肠,拒不开门,同时连施粥也不施。但就是这样,百姓们仍然不愿走,硬是赖在关外。商毅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由他们去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登莱巡抚曾化龙遣派自己的两名属官,肖文军和韩志来到穆陵关,巡察防范清军的情况。
原来这两次胜利的消息,商毅都写成了捷报,让人送到了登州,告知给了曾化龙。
曾化龙收到商毅的第一份告捷:斩首九级,生擒三人。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到是沒有看错人,这个啇毅确实是一个可造就之材,同时也立刻把这份报捷传到北京的大明朝廷。
但只过了三天,曾化龙就收到商毅的第二份报捷:斩首八百八十五级,计有一名牛录额真,四名领催,白甲兵二十三名,马兵六十五名,战兵七十六名。三十七名俘虏,分别为白甲兵一名,马兵五名,战兵十名、辅兵十四名、杂役八名、包衣九名。
曾化龙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这份捷报是真的,那么这样的大捷,朝廷以经二十年沒有过了。而商毅又是曾化龙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样一来,曾化龙跟着也会有不少荣光。
但就是当年袁崇焕取得的锦宁大捷,上报给朝廷的告捷也不过是斩首五百余级。因此也不由得不让曾化龙产生怀疑,这会是真的吗?一个小小的穆陵关才多少人马,商毅竟然就能够取得这样的大捷?会不会是杀良冒功呢?这种做法在明军之中,也是相当普遍的。
但曾化龙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像,因为按他和商毅接触来看,商毅并不是那种人。而且商毅的第一份功劳也不算小了,沒有必要再弄出这么一份假报捷来。而且捷报写得十分详细,连杀了那些身份清兵,都写得十分淸楚,如果是假报,就不该写这么清楚,因为很容易核实清楚。特别是还有三十七名俘虏,如果说死人还可以假冒,那么活人肯定是假冒不了的,一问就可以问出来。
但如杲这是真的,曾化龙怎么也不能相信,因此曾化龙思来想去,终于决定,派自己的两个亲信,肖文军和韩志到穆陵关来,亲眼看一看,审一审俘虏,不就一目了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