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升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三章升职
在溪山村的时候,因为杨夫子很推崇袁宗皋,所以张信特别向杨夫子请教了袁宗皋的事迹,才知道原来袁宗皋也是个猛人,
袁宗皋字仲德,是弘治三年进士后被选充兴王府长史,期间励精奉公,除弊惩奸,部属畏服,不敢强取民财,深得兴王赏识,弘治十年,兴王奏升他为通议大夫,授正三品,正德十年又称他清廉谨慎,政事练达,兴王请其功,朝廷特进他为江西按察使。
虽然了解袁宗皋的事迹,可是袁宗皋给张信的印象实现是太深了,一个普通好色超老头的形象已经在张信心里扎根了,所以听到袁宗皋的训斥也不害怕,只是懒散的道:“在下认罚,却不知袁大人打算如何处置在下。”
袁宗皋避而不答,瞬息变脸笑道:“宋•范成大在《骖鸾录》中有云:袁州仰山,缘山腹乔松磴之危,岭陂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比范成大稍前的方勺在《泊宅编》中也有云: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援引谿谷水以灌溉,据《宋会要•端异二》载,嘉定八年福建籍的官员奏称闽地瘠狭,层山之颠,苟可置人力,未有寻丈之地不丘而为田,泉溜接续,自上而下,耕垦灌溉,虽不得雨,岁亦倍收。五代时期,福建泉州即有晋江两趁春风,耕破云山千万重的说法,一岭复一岭,一巅复一巅,步丘皆为穑,掌地也成田。”
张信勉强听出袁宗皋是在说自己在溪山村里弄的梯田,在以前就有人这样做了,这让张信有些郁闷,本以为自己会因为这个在历史书上留个名字呢,郁闷之余对袁宗皋更加没有好脸色看了,“袁先生为何拿此说事?莫不是在下有什么地方做错了,还请先生指正。”
袁宗皋轻轻笑道:“张信,梯田虽说前人已经修筑过了,可是你能巧妙应用于山村荒野之中,可谓心思缜密。”
张信惊讶,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疑惑道:“袁先生一早为何而来?”
“老夫虽称不上见多识广,但也曾听闻过在江西福建一带有这等奇事,但也想不到要在安陆境内修筑梯田,真是糊涂了。”袁宗皋有些伤感道,“老夫向安陆百姓谢谢你了,有了你这个梯田之法,今年必将丰收,安陆百姓也能安稳生活一阵子了。”
“袁先生言重了,这只是在下一时偶得,担不起如此夸奖。”张信肃然起敬,能心想着百姓的官都是值得尊重的。
“呵呵,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怎么能说担待不得几句夸赞之言。”袁宗皋笑道:“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不要太过矫情啊。”
张信笑笑,也不辩解,话锋一转道:“袁先生就是为此事而来?”
“这只是其一,兴王请你死到书房一叙,有事相商。”
张信感到惊奇,什么时候兴王变得这么有礼貌了,真是怪事啊,难得用请的方式来唤人,张信带着疑虑的心情与袁宗皋一起来到了兴王书房中。
“见过王爷,昨晚到达王府,未能给王爷请安问好,万望王爷恕罪。”张信一到书房,马上向兴王请罪道,先把事情说白了,兴王也不好意思怪罪吧。
兴王轻轻点点头道:“你一路辛苦,休息是应该的,何罪之有。”
“谢王爷,却不知王爷找张信所为何事?”张信懒得拐弯抹角,直接切入正题道,兴王有些不适应这样的谈话方式,使了个眼色给袁宗皋。
“咳咳”
袁宗皋清了下嗓子,和声说道:“张信,可能这样做对你有些不公正,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希望你不要生气。”
张信皱眉道:“请袁先生明言,在下洗耳恭听。”
袁宗皋面带难色,看了看在装聋作哑的兴王,勉强说道:“给世子授课的几位先生,认为你年纪尚轻,未能熟读经文典义,向兴王建议让你辞去世子教授一职。”
“哦,那兴王的意思是?”张信淡淡说道。
兴王有些头痛的看了张信一眼,假装在闭目养神,其实在心里大为烦恼,由于朱厚熜的教授因事去职,兴王在遇到张信时,不由突发其想,为朱厚熜找个伴读,所谓教授不过是戏言罢了,事实证明朱厚熜与张信相处得也很好,而且张信也颇有才干,兴王也很满意。
可是不知道王府中的几个老夫子是怎么想的,认为与一个毛头小子处于同一个职务是一种羞耻,纷纷向兴王提出,留下张信,那他们就辞退,弄得兴王头都大了,最后与袁宗皋商议,认为如果真的把几个老夫子辞退,未免会得不偿失,只能牺牲张信了。
在兴王心中,张信不过是个有些才气的少年罢了,不过出尔反尔的名声也不太好听,幸好张信的名气不显,不然也有些麻烦。
袁宗皋心中暗骂装模作样的兴王,呵呵笑道:“王爷的意思是,你今年要参加乡试,如果再为世子授课,难免会顾此失彼,为了你前途着想,你还是辞去教授一职吧,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张信的感觉是有些失落也有些伤感,毕竟是第一份工作,现在被人辞退了,换哪个心中都不好受的,不过张信也感到一丝轻松,一丝解脱。说实话,给朱厚熜当教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学生太聪明了,总是不停的向张信请教问题,如果不是张信机灵,早就被拆穿了,如今有这个好借口走了,起码没有那么丢脸吧。
是该回村子还是去州学呢,这是个问题,张信很苦恼,不过也不妨碍张信向兴王请辞,既然被辞退了,那就干脆点,别招人烦。
“既然是王爷的意思,学生自当应从,这几月来承蒙王爷与袁先生的照应,学生深表谢意,那就告辞了。”张信站起来笑道,转身就想回房收拾包袱,还好昨晚没有弄乱,随便整理一下就可以走人了。
不错,虽面临挫折却不失本色,袁宗皋赞赏的点头,出言道:“且慢。”
当初袁宗皋也一同意兴王让张信担任教授一职,毕竟在王府的众多属官中,教授,是掌以德义迪王,校勘经籍的,明史职官志有云:凡宗室年十岁以上,入宗学,教授与纪善为之师,引礼,掌接对宾客,赞相威仪。
教授一职,从九品官职,也算是官员了,张信只是个秀才,没有资格担任的,只是兴王一时兴起,就半真半假给张信这个职务,现在终于惹出麻烦了,这也有张信的过错,因为他在除夕宴上大出风头,招人嫉妒,才有人在王府中的几个教授面前煸动。
袁宗皋虽然有所怨言,不过也不想放弃一个人才,叫住张信道:“张信,老夫所辖尚缺典簿一人,你可有兴趣代理。”
张信在王府待这么久了,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知道典簿,那可是王府长史的副手,正九品,按级别来说比教授高半级,袁宗皋也是征得兴王的同意后,才敢如此放言的,因为兴王还有事情让张信帮忙。
张信疑惑,什么意思,看了还在假寐中的兴王,发现他还没有动静,只能向袁宗皋请教道:“袁先生,这是何意?”
袁宗皋笑道:“张信,你以后也要走仕途之路,这王府典簿之职,权当历练吧,况且这只是代职,乡试过后,王爷也要解除你这个职务的,你意下如何?”
张信讯速在心里权衡利弊,也认为这是个机会,反正自己回村也会被赶出来的,还不如继续在王府混日子,应该是兴王觉得愧疚,所以才安排个轻闲的职务给自己吧。张信心想,装着迟疑道:“这样做合适吗?”
“本王说你合适就合适,不要多言。”这时兴王睁眼说道,语气透出一股威严,不可置疑,“这事就这样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张信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怎么选择,闻言开口道:“谢王爷栽培,我自当坚守职责,不让王爷失望。”
“如此正好,眼下有一事,须要你帮忙。”袁宗皋笑眯眯的说道。就知道会这样,张信暗暗腹诽道:“袁先生请说,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王府庄田有许多山地,可修筑梯田,你到时去指导一番。”袁宗皋一脸狡黠的笑道:“莫要让王爷失望啊。”
明代的庄田种类很多,有皇庄、诸王庄田、公主庄田、勋戚庄田、大臣庄田、中官庄田、寺观庄田等。王府庄田产生缘起于明代的分封制度,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慎固边防,翼卫王室,下诏定诸王国邑与官制,开始分封宗室。
明太祖建藩国的视点,在于维护皇权的最高统治地位,而其实质则是皇室内部一种权力分配与财产分配。诸位亲王不仅拥有特别丰厚的经济待遇,而且拥有相当的特权。除常禄外还直接拨给田土,或者让其经营商业活动。亲王长大就藩之国以后,都会得到朝廷拨给的大片土地,甚至多是肥沃优质田,作为养赡之用,时称王府庄田。
兴王是正德的亲叔,前任皇帝的亲弟,自己是受宠无比,经过多次的封赏,兴王庄田已经占据安陆州近半以上的土地了,依附在兴王府有佃农数之不尽,相对而言,兴王还算是比较仁慈的,没有太过剥削佃农们,他们过得还不错,起码温饱不成问题。
虽然兴王如今衣食不愁,但谁也不嫌自己财产多,通过陆松得知张信在溪山村弄了个梯田之后,兴王第一时间想到在自己这里也修筑梯田,增加田产,随后招来袁宗皋商议此法是否可行,袁宗皋经过查实,认为这方法可行。
兴王所想是增加田产,袁宗皋认为这对百姓有好处,但两人对梯田修筑之法都不怎么了解,加上王府教授这么一闹,兴王顺水推舟决定任用张信来负责修筑梯田,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兴王心中得意不已。
兴王是得意了,但张信却烦恼之极,迫于兴王与袁宗皋两人的压力,张信无奈之下只能答应负责在王庄修筑梯田一事,可是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溪山村,张信只是出个主意,真正实行的是杨夫子,轮到张信自己负责这事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难。
况且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兴王大怒,自己可承担不了,张信一时之间无从下手,最后决定带几个人实地考察一番后,再做决定。(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升职
在溪山村的时候,因为杨夫子很推崇袁宗皋,所以张信特别向杨夫子请教了袁宗皋的事迹,才知道原来袁宗皋也是个猛人,
袁宗皋字仲德,是弘治三年进士后被选充兴王府长史,期间励精奉公,除弊惩奸,部属畏服,不敢强取民财,深得兴王赏识,弘治十年,兴王奏升他为通议大夫,授正三品,正德十年又称他清廉谨慎,政事练达,兴王请其功,朝廷特进他为江西按察使。
虽然了解袁宗皋的事迹,可是袁宗皋给张信的印象实现是太深了,一个普通好色超老头的形象已经在张信心里扎根了,所以听到袁宗皋的训斥也不害怕,只是懒散的道:“在下认罚,却不知袁大人打算如何处置在下。”
袁宗皋避而不答,瞬息变脸笑道:“宋•范成大在《骖鸾录》中有云:袁州仰山,缘山腹乔松磴之危,岭陂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比范成大稍前的方勺在《泊宅编》中也有云: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援引谿谷水以灌溉,据《宋会要•端异二》载,嘉定八年福建籍的官员奏称闽地瘠狭,层山之颠,苟可置人力,未有寻丈之地不丘而为田,泉溜接续,自上而下,耕垦灌溉,虽不得雨,岁亦倍收。五代时期,福建泉州即有晋江两趁春风,耕破云山千万重的说法,一岭复一岭,一巅复一巅,步丘皆为穑,掌地也成田。”
张信勉强听出袁宗皋是在说自己在溪山村里弄的梯田,在以前就有人这样做了,这让张信有些郁闷,本以为自己会因为这个在历史书上留个名字呢,郁闷之余对袁宗皋更加没有好脸色看了,“袁先生为何拿此说事?莫不是在下有什么地方做错了,还请先生指正。”
袁宗皋轻轻笑道:“张信,梯田虽说前人已经修筑过了,可是你能巧妙应用于山村荒野之中,可谓心思缜密。”
张信惊讶,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疑惑道:“袁先生一早为何而来?”
“老夫虽称不上见多识广,但也曾听闻过在江西福建一带有这等奇事,但也想不到要在安陆境内修筑梯田,真是糊涂了。”袁宗皋有些伤感道,“老夫向安陆百姓谢谢你了,有了你这个梯田之法,今年必将丰收,安陆百姓也能安稳生活一阵子了。”
“袁先生言重了,这只是在下一时偶得,担不起如此夸奖。”张信肃然起敬,能心想着百姓的官都是值得尊重的。
“呵呵,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怎么能说担待不得几句夸赞之言。”袁宗皋笑道:“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不要太过矫情啊。”
张信笑笑,也不辩解,话锋一转道:“袁先生就是为此事而来?”
“这只是其一,兴王请你死到书房一叙,有事相商。”
张信感到惊奇,什么时候兴王变得这么有礼貌了,真是怪事啊,难得用请的方式来唤人,张信带着疑虑的心情与袁宗皋一起来到了兴王书房中。
“见过王爷,昨晚到达王府,未能给王爷请安问好,万望王爷恕罪。”张信一到书房,马上向兴王请罪道,先把事情说白了,兴王也不好意思怪罪吧。
兴王轻轻点点头道:“你一路辛苦,休息是应该的,何罪之有。”
“谢王爷,却不知王爷找张信所为何事?”张信懒得拐弯抹角,直接切入正题道,兴王有些不适应这样的谈话方式,使了个眼色给袁宗皋。
“咳咳”
袁宗皋清了下嗓子,和声说道:“张信,可能这样做对你有些不公正,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希望你不要生气。”
张信皱眉道:“请袁先生明言,在下洗耳恭听。”
袁宗皋面带难色,看了看在装聋作哑的兴王,勉强说道:“给世子授课的几位先生,认为你年纪尚轻,未能熟读经文典义,向兴王建议让你辞去世子教授一职。”
“哦,那兴王的意思是?”张信淡淡说道。
兴王有些头痛的看了张信一眼,假装在闭目养神,其实在心里大为烦恼,由于朱厚熜的教授因事去职,兴王在遇到张信时,不由突发其想,为朱厚熜找个伴读,所谓教授不过是戏言罢了,事实证明朱厚熜与张信相处得也很好,而且张信也颇有才干,兴王也很满意。
可是不知道王府中的几个老夫子是怎么想的,认为与一个毛头小子处于同一个职务是一种羞耻,纷纷向兴王提出,留下张信,那他们就辞退,弄得兴王头都大了,最后与袁宗皋商议,认为如果真的把几个老夫子辞退,未免会得不偿失,只能牺牲张信了。
在兴王心中,张信不过是个有些才气的少年罢了,不过出尔反尔的名声也不太好听,幸好张信的名气不显,不然也有些麻烦。
袁宗皋心中暗骂装模作样的兴王,呵呵笑道:“王爷的意思是,你今年要参加乡试,如果再为世子授课,难免会顾此失彼,为了你前途着想,你还是辞去教授一职吧,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张信的感觉是有些失落也有些伤感,毕竟是第一份工作,现在被人辞退了,换哪个心中都不好受的,不过张信也感到一丝轻松,一丝解脱。说实话,给朱厚熜当教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学生太聪明了,总是不停的向张信请教问题,如果不是张信机灵,早就被拆穿了,如今有这个好借口走了,起码没有那么丢脸吧。
是该回村子还是去州学呢,这是个问题,张信很苦恼,不过也不妨碍张信向兴王请辞,既然被辞退了,那就干脆点,别招人烦。
“既然是王爷的意思,学生自当应从,这几月来承蒙王爷与袁先生的照应,学生深表谢意,那就告辞了。”张信站起来笑道,转身就想回房收拾包袱,还好昨晚没有弄乱,随便整理一下就可以走人了。
不错,虽面临挫折却不失本色,袁宗皋赞赏的点头,出言道:“且慢。”
当初袁宗皋也一同意兴王让张信担任教授一职,毕竟在王府的众多属官中,教授,是掌以德义迪王,校勘经籍的,明史职官志有云:凡宗室年十岁以上,入宗学,教授与纪善为之师,引礼,掌接对宾客,赞相威仪。
教授一职,从九品官职,也算是官员了,张信只是个秀才,没有资格担任的,只是兴王一时兴起,就半真半假给张信这个职务,现在终于惹出麻烦了,这也有张信的过错,因为他在除夕宴上大出风头,招人嫉妒,才有人在王府中的几个教授面前煸动。
袁宗皋虽然有所怨言,不过也不想放弃一个人才,叫住张信道:“张信,老夫所辖尚缺典簿一人,你可有兴趣代理。”
张信在王府待这么久了,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知道典簿,那可是王府长史的副手,正九品,按级别来说比教授高半级,袁宗皋也是征得兴王的同意后,才敢如此放言的,因为兴王还有事情让张信帮忙。
张信疑惑,什么意思,看了还在假寐中的兴王,发现他还没有动静,只能向袁宗皋请教道:“袁先生,这是何意?”
袁宗皋笑道:“张信,你以后也要走仕途之路,这王府典簿之职,权当历练吧,况且这只是代职,乡试过后,王爷也要解除你这个职务的,你意下如何?”
张信讯速在心里权衡利弊,也认为这是个机会,反正自己回村也会被赶出来的,还不如继续在王府混日子,应该是兴王觉得愧疚,所以才安排个轻闲的职务给自己吧。张信心想,装着迟疑道:“这样做合适吗?”
“本王说你合适就合适,不要多言。”这时兴王睁眼说道,语气透出一股威严,不可置疑,“这事就这样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张信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怎么选择,闻言开口道:“谢王爷栽培,我自当坚守职责,不让王爷失望。”
“如此正好,眼下有一事,须要你帮忙。”袁宗皋笑眯眯的说道。就知道会这样,张信暗暗腹诽道:“袁先生请说,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王府庄田有许多山地,可修筑梯田,你到时去指导一番。”袁宗皋一脸狡黠的笑道:“莫要让王爷失望啊。”
明代的庄田种类很多,有皇庄、诸王庄田、公主庄田、勋戚庄田、大臣庄田、中官庄田、寺观庄田等。王府庄田产生缘起于明代的分封制度,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慎固边防,翼卫王室,下诏定诸王国邑与官制,开始分封宗室。
明太祖建藩国的视点,在于维护皇权的最高统治地位,而其实质则是皇室内部一种权力分配与财产分配。诸位亲王不仅拥有特别丰厚的经济待遇,而且拥有相当的特权。除常禄外还直接拨给田土,或者让其经营商业活动。亲王长大就藩之国以后,都会得到朝廷拨给的大片土地,甚至多是肥沃优质田,作为养赡之用,时称王府庄田。
兴王是正德的亲叔,前任皇帝的亲弟,自己是受宠无比,经过多次的封赏,兴王庄田已经占据安陆州近半以上的土地了,依附在兴王府有佃农数之不尽,相对而言,兴王还算是比较仁慈的,没有太过剥削佃农们,他们过得还不错,起码温饱不成问题。
虽然兴王如今衣食不愁,但谁也不嫌自己财产多,通过陆松得知张信在溪山村弄了个梯田之后,兴王第一时间想到在自己这里也修筑梯田,增加田产,随后招来袁宗皋商议此法是否可行,袁宗皋经过查实,认为这方法可行。
兴王所想是增加田产,袁宗皋认为这对百姓有好处,但两人对梯田修筑之法都不怎么了解,加上王府教授这么一闹,兴王顺水推舟决定任用张信来负责修筑梯田,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兴王心中得意不已。
兴王是得意了,但张信却烦恼之极,迫于兴王与袁宗皋两人的压力,张信无奈之下只能答应负责在王庄修筑梯田一事,可是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溪山村,张信只是出个主意,真正实行的是杨夫子,轮到张信自己负责这事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难。
况且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兴王大怒,自己可承担不了,张信一时之间无从下手,最后决定带几个人实地考察一番后,再做决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