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汤义完全没有了再“命名”的心情——在这样美好的世界中,非要穷尽言语去给它们起上并不足以概括其美好的姓名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连双名法都显得那样无力。
汤义在心里非正式地管这种类似于软体动物的小东西叫“软糖动物”,比起一个特定的物种,她更愿意相信这些漂亮的小东西是同属于一个门或者纲的许多低等动物。至于“软糖”二字,反正她现在独自一人,也没有必要对别人解释为什么她一个大女人会起出这样男性化的名字。不过汤义十分相信,倘若别人来看到它们,恐怕也会起出类似的名字的,人类总会人为地赋予不同形态的物种以不同的“气质”。
她站在蓝紫色森林的边缘给森林里的那些“软糖动物”拍了好多照片,直到感觉到有些眩晕,意识到她的身体已经不能在高氧含量环境呆更多的时间,才吹了声口哨唤回在泥滩里打滚儿得高兴的黑白块儿,又从森林边缘捞了一只体型稍小的“软糖动物”,便回到了飞船里。
汤义先把那只软乎乎的“软糖”扔进一个玻璃缸里倒了点儿无菌水,然后连忙把黑白块儿推进清洁室好好地刷了一遍。伊甸的湿地虽然绝无污染,但毕竟是起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果有什么有害的微生物病原体,她现在连能够对症的药都没有。
当她终于从清洁室出来的时候,看到玻璃缸里的那只“软糖动物”荧光已经完全熄灭了,戴上手套把它翻过来,那些短而纤细的足也没有了任何动作。不过十五分钟,它已经死了,汤义感到异常惊讶——难道是无菌水里具有某种对它有害的成分吗?还是因为飞船里的空气?
可是她所用的无菌水是用超纯水高压蒸汽灭菌的,电阻率可以达到十八点二兆欧姆厘米,又经过了直径一纳米的高分子凝胶过滤,就连病毒都不会有。并且飞船内的空气是完全由氦气与氧气二氧化碳配比成的,如果说有什么其他成分,那也是伊甸本身的空气通过流通而进入飞船内。
不是水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而观察那“软糖动物”的尸体,也不存在渗透压平衡打破涨破而死的现象,伊甸的河水本身就是非常清澈缺乏离子的。那么难道是因为这动物对橡胶手套过敏吗?汤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黄色手套,这理论上倒是有可能,可让她相信这样低等的生物竟也具有完备的免疫系统,实在有些困难。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它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因为死亡而分解趁早解剖。
既然这只“软糖动物”已经不再具有生命,汤义也就不纠结于怎样活体解剖,而直接采用了纯二硫化碳浸泡解剖的方式。二硫化碳是古代工业生产常用的非极性溶剂之一,现在的共和国工厂虽然早已淘汰这种毒性颇大的溶剂,二硫化碳却因为其折射率可以达到一点六三左右,而被用作解剖柔软的死亡透明动物标本的底液。
她把那只“软糖动物”失去生命的躯体从玻璃缸里捞出来,稍微用力挤出其中多余的水分,然后拿到飞船的综合实验室。通过风淋室以清除体表大部分杂菌后,汤义关好门,将这个虽然死了却依旧软乎乎的东西平放进解剖缸。换上白大褂、戴上防护手套和带有活性炭滤芯的口罩,她把二硫化碳倒进解剖缸里,让那纯净的无色液体略微没过“软糖”光滑的表面。
诸如“软糖动物”一类透明或半透明水生生物的身体,折射率都和水相仿,所以浸泡在水里时无法看清各个结构,然而浸泡在折射率和水相差较大且不相容的二硫化碳中,边界就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了。
汤义用眼科剪轻轻剪开那柔软的外层,通过解剖缸的立体显微镜能够看到那被她认为是相当于地球低等三胚层动物的“皮肌囊”的结构,的确具有着两层方向不同的纹路。汤义认为这相当于环节动物的环肌和纵肌(注:环肌使得动物可以伸缩运动,纵肌使得动物可以摇摆运动。环节动物可以伸缩和摇摆,如蚯蚓;而假体腔动物多仅有纵肌,只能摇摆运动,如蛔虫),如此见得这种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确是演化水平十分低等的,而非次生性的退化。
完全剪开“皮肌囊”之后,汤义用解剖刀小心地把内层组织和外层的连接全部刮断,而把内脏连同腹面的足的部分原封不动地取了出来。弃去外层及污染了的二硫化碳,将内脏浸泡在新的洁净的二硫化碳溶剂中,那团一个个椭圆形组成的“水晶球”便像是一串儿葡萄般在二硫化碳中,微微分散而又相互连接在一起。
汤义没有贸然动刀剪,而是把戴着防护手套的手先伸到二硫化碳中,轻轻地翻看了一下这团连接着足部的内脏。和她想象中的一样,这团东西的主要部分是生殖系统,但并不是类似于软体动物的子宫。那些几乎完全透明的、带着淡粉色的“水晶球”便是一个个尚未成熟的新个体,口部与母体的食道相连,在她们“出生”之前先在母体的“体腔”中进行发育。而相比之下,汤义认为是类似于卵巢(或者精巢,低等动物常常是雌雄同体的)的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结构却相当小,这一点令人有些意外。
并且,这“软糖动物”的其他器官结构也看上去非常原始,食道完全是一条管道,中部具有一些盲端,最终开口在“体腔”内。汤义意识到这种动物的“体腔”大概与外环境无甚差别,甚至由于“肛|门”没有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的括约肌,它的“体腔”也就和外环境是一体的。所以这不应该被称作“体腔”,这个外层之内充满了水的空间就像是双壳纲软体动物两片壳内充满水的区域一样,是属于体外而非体内的部分。也就是说,这种动物如果按照地球生物的分类学分类,甚至是连三胚层都没有的“类水螅动物”。
当然,不同源的动物不能完全按照同一个标准分类。按照“胚层”划分这种软乎乎的东西只能说是一种格外圆的水螅,然而按照运动器官划分,虽然它运动能力不强,却已经至少达到了环节动物的水平——虽然这两种听上去还是都不怎么高等。
汤义一边想着一边察看着那些深深浅浅的粉红色“水晶球”般的器官,却突然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结构。
汤义完全没有了再“命名”的心情——在这样美好的世界中,非要穷尽言语去给它们起上并不足以概括其美好的姓名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连双名法都显得那样无力。
汤义在心里非正式地管这种类似于软体动物的小东西叫“软糖动物”,比起一个特定的物种,她更愿意相信这些漂亮的小东西是同属于一个门或者纲的许多低等动物。至于“软糖”二字,反正她现在独自一人,也没有必要对别人解释为什么她一个大女人会起出这样男性化的名字。不过汤义十分相信,倘若别人来看到它们,恐怕也会起出类似的名字的,人类总会人为地赋予不同形态的物种以不同的“气质”。
她站在蓝紫色森林的边缘给森林里的那些“软糖动物”拍了好多照片,直到感觉到有些眩晕,意识到她的身体已经不能在高氧含量环境呆更多的时间,才吹了声口哨唤回在泥滩里打滚儿得高兴的黑白块儿,又从森林边缘捞了一只体型稍小的“软糖动物”,便回到了飞船里。
汤义先把那只软乎乎的“软糖”扔进一个玻璃缸里倒了点儿无菌水,然后连忙把黑白块儿推进清洁室好好地刷了一遍。伊甸的湿地虽然绝无污染,但毕竟是起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果有什么有害的微生物病原体,她现在连能够对症的药都没有。
当她终于从清洁室出来的时候,看到玻璃缸里的那只“软糖动物”荧光已经完全熄灭了,戴上手套把它翻过来,那些短而纤细的足也没有了任何动作。不过十五分钟,它已经死了,汤义感到异常惊讶——难道是无菌水里具有某种对它有害的成分吗?还是因为飞船里的空气?
可是她所用的无菌水是用超纯水高压蒸汽灭菌的,电阻率可以达到十八点二兆欧姆厘米,又经过了直径一纳米的高分子凝胶过滤,就连病毒都不会有。并且飞船内的空气是完全由氦气与氧气二氧化碳配比成的,如果说有什么其他成分,那也是伊甸本身的空气通过流通而进入飞船内。
不是水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而观察那“软糖动物”的尸体,也不存在渗透压平衡打破涨破而死的现象,伊甸的河水本身就是非常清澈缺乏离子的。那么难道是因为这动物对橡胶手套过敏吗?汤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黄色手套,这理论上倒是有可能,可让她相信这样低等的生物竟也具有完备的免疫系统,实在有些困难。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它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因为死亡而分解趁早解剖。
既然这只“软糖动物”已经不再具有生命,汤义也就不纠结于怎样活体解剖,而直接采用了纯二硫化碳浸泡解剖的方式。二硫化碳是古代工业生产常用的非极性溶剂之一,现在的共和国工厂虽然早已淘汰这种毒性颇大的溶剂,二硫化碳却因为其折射率可以达到一点六三左右,而被用作解剖柔软的死亡透明动物标本的底液。
她把那只“软糖动物”失去生命的躯体从玻璃缸里捞出来,稍微用力挤出其中多余的水分,然后拿到飞船的综合实验室。通过风淋室以清除体表大部分杂菌后,汤义关好门,将这个虽然死了却依旧软乎乎的东西平放进解剖缸。换上白大褂、戴上防护手套和带有活性炭滤芯的口罩,她把二硫化碳倒进解剖缸里,让那纯净的无色液体略微没过“软糖”光滑的表面。
诸如“软糖动物”一类透明或半透明水生生物的身体,折射率都和水相仿,所以浸泡在水里时无法看清各个结构,然而浸泡在折射率和水相差较大且不相容的二硫化碳中,边界就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了。
汤义用眼科剪轻轻剪开那柔软的外层,通过解剖缸的立体显微镜能够看到那被她认为是相当于地球低等三胚层动物的“皮肌囊”的结构,的确具有着两层方向不同的纹路。汤义认为这相当于环节动物的环肌和纵肌(注:环肌使得动物可以伸缩运动,纵肌使得动物可以摇摆运动。环节动物可以伸缩和摇摆,如蚯蚓;而假体腔动物多仅有纵肌,只能摇摆运动,如蛔虫),如此见得这种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确是演化水平十分低等的,而非次生性的退化。
完全剪开“皮肌囊”之后,汤义用解剖刀小心地把内层组织和外层的连接全部刮断,而把内脏连同腹面的足的部分原封不动地取了出来。弃去外层及污染了的二硫化碳,将内脏浸泡在新的洁净的二硫化碳溶剂中,那团一个个椭圆形组成的“水晶球”便像是一串儿葡萄般在二硫化碳中,微微分散而又相互连接在一起。
汤义没有贸然动刀剪,而是把戴着防护手套的手先伸到二硫化碳中,轻轻地翻看了一下这团连接着足部的内脏。和她想象中的一样,这团东西的主要部分是生殖系统,但并不是类似于软体动物的子宫。那些几乎完全透明的、带着淡粉色的“水晶球”便是一个个尚未成熟的新个体,口部与母体的食道相连,在她们“出生”之前先在母体的“体腔”中进行发育。而相比之下,汤义认为是类似于卵巢(或者精巢,低等动物常常是雌雄同体的)的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结构却相当小,这一点令人有些意外。
并且,这“软糖动物”的其他器官结构也看上去非常原始,食道完全是一条管道,中部具有一些盲端,最终开口在“体腔”内。汤义意识到这种动物的“体腔”大概与外环境无甚差别,甚至由于“肛|门”没有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的括约肌,它的“体腔”也就和外环境是一体的。所以这不应该被称作“体腔”,这个外层之内充满了水的空间就像是双壳纲软体动物两片壳内充满水的区域一样,是属于体外而非体内的部分。也就是说,这种动物如果按照地球生物的分类学分类,甚至是连三胚层都没有的“类水螅动物”。
当然,不同源的动物不能完全按照同一个标准分类。按照“胚层”划分这种软乎乎的东西只能说是一种格外圆的水螅,然而按照运动器官划分,虽然它运动能力不强,却已经至少达到了环节动物的水平——虽然这两种听上去还是都不怎么高等。
汤义一边想着一边察看着那些深深浅浅的粉红色“水晶球”般的器官,却突然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