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产业要升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出胡涵意料,又干了一个晚上后,那个张文革就再也没来。
第三天胡爸胡妈回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
胡涵一问才知道那个张文革开始到处说自己也能攒电子管电视,而且价格比胡爸这边便宜三十块钱。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从胡爸这里撤了预定,转去了张文革那里。
“还好前天小涵看出这个张文革是个白眼狼,不然现在哭都来不及。”胡妈喝了口水,然后把杯子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
胡爸闷着头没说话,但可以看出他非常生气。
“不用着急,不出下个礼拜,他那边儿就得玩现了。到时候吃我们的都得吐出来,拿我们的都得还回来。”胡涵嬉皮笑脸地说道,但其实他心里也没谱,主要就是要让父母安心。
“我是不是当初给你起错名了?不应该叫胡涵,应该叫叫胡汉三啊?”胡妈看到胡涵那个得意忘形劲儿,忍不住吐槽道。
“噗嗤!”胡爸也被这娘俩逗笑了,于是他也不再纠结,继续开始攒电视。
时间过得飞快,胡涵除了每天找关二爷练练字,侃侃大山之外就是吃睡玩。很快就来到了周六。
1995年之前还没有双休制,学校一般上五天半课,工厂单位每周工作六天。
这天胡爸下班时候看着心情不错,嘴里哼着小曲儿。
“我爸这是怎么了?跟吃了蜜蜂屎似的。”胡涵看着很纳闷。
“别胡说八道,小心你爸抽你。”胡妈拍了儿子脑袋一巴掌,她现在已经没有了儿子刚会说话时候的兴奋,反而担心儿子以后会变成话痨。
胡妈背着胡爸把胡涵拉到了院门口,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今天厂里热闹着呢,那个张文革装了好几台电视机,开机都不出人儿,怎么调都调不好,结果让人给围了。”胡妈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来。
“他有没有又腆着脸来找我爸?”胡涵还有点儿担心,怕他爸耳根子软,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种人,怎么可能不来呢?他买了好多水果和酒,求你爸帮他解决技术问题。结果你猜怎么着?你爸终于硬气了一回,把他轰出去了,水果酒瓶扔了一地。”
胡妈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看得胡涵一阵辛酸,刚才他还担心胡爸会农夫救蛇,这回看来胡爸是彻底想通了。
人啊,本质可以善良,但却不能表现得太善良。
上辈子胡爸就是个讲义气的人,结果没少吃亏,可能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局限性吧。
晚上,胡家门口都排上队了,那些之前贪便宜在胡爸这里退了定钱找张文革攒电视的人现在又都回来求胡爸了。
另外,又多了慕名而来的十几单生意。
胡爸和所有人都约好,这次交了定钱就不能退了,他得去买元器件,总不能最后都砸自己手里吧。
最后,这些人千恩万谢的走了。
胡涵觉得普通人也蛮可怜的,花钱还得求人,可见这个时代物质匮乏到了什么地步。
把所有人送走之后,胡爸又带着李继红和另外两个新徒弟开始继续干活,胡妈则躲在姥姥屋里开始数钱。
一下子又多了十几单,订单一下达到了五十多台。可惜1980年还没有万元户的概念,不然今天胡家就已经差不多快达标了。
但胡涵看着这一派繁荣的景象,心里又有了别的打算。
十点准时收工,胡爸胡妈正在收拾屋子。
本来还在一边昏昏欲睡的胡涵忽然来了精神。
“爸,现在咱家生意不错,是不是该居安思危一下啊?”
“有话你就说,别跟这儿拽词儿。”胡爸现在警惕性很高,一下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我觉得是时候该产业升级一下了。”胡涵虽然假装的得很正经,但强加在自己稚气未消的外表上却非常滑稽。
“什么叫……产业升级?”胡妈疑惑道。
“产业升级就是——现在电子管电视已经快过时了,不适合继续投入,而且价格也卖不上去。咱们家以后应该开始推出晶体管电视作为拳头产品。超越市面上的9寸晶体管电视,直接上12寸的,价格可以提高到400块钱以上,利润高而且不容易被别人仿制。”
“你说得真好,跟我们厂长发言一样。”胡妈差点儿就起立鼓掌了,然后发现说这些话的只是自己五岁的儿子,不由得一阵尴尬。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胡爸是个技术控,只要一谈新技术,立马就来了兴趣。
“不过晶体管电视机的零件要多不少,显像管也不好买。另外,我对晶体管电视的电路构造也不太熟悉。”胡爸说出了面临的困难。
“如果有一台现成的电视给你拆开看,照着画图纸,您能不能学会呢?”胡涵倒是没想到胡爸说的那些问题,他以为胡爸是万能的,所以只能试着提出解决方案。
“理论上没问题,但暂时也没处找现成的12寸晶体管电视啊?”胡爸说出了现实问题。
“能不能管你们组老冯借一下?他家好像有一台。”胡妈搭茬道。
“就他那小抠门儿,能借给我拆开?再说了,他全家就那一台电视,咱借走了他们看什么啊?”胡爸肯定不会舍这个脸。
“咱们家这不还没电视呢吗?要不要正好买个新的?”胡妈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没票啊?没电视票哪买啊?”胡爸本来眼前一亮,但想到了电视票的问题,还是瘪了瘪嘴。
全家瞬间都沉默了,80年代的时候就这样,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家具电器,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
胡涵记得1980年下半年,随着美剧《加里森敢死队》的播出,完全接住了上半年《大西洋底来的人》的收视热潮。
而到了明年,也就是1981年还有万人空巷的日剧《姿三四郎》,加上北京电视台的崛起,只能收一个台的电子管电视会在2年之内被慢慢淘汰。
所以说,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忽然,一道灵光从胡涵的脑中闪过——友谊商店!
不出胡涵意料,又干了一个晚上后,那个张文革就再也没来。
第三天胡爸胡妈回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
胡涵一问才知道那个张文革开始到处说自己也能攒电子管电视,而且价格比胡爸这边便宜三十块钱。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从胡爸这里撤了预定,转去了张文革那里。
“还好前天小涵看出这个张文革是个白眼狼,不然现在哭都来不及。”胡妈喝了口水,然后把杯子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
胡爸闷着头没说话,但可以看出他非常生气。
“不用着急,不出下个礼拜,他那边儿就得玩现了。到时候吃我们的都得吐出来,拿我们的都得还回来。”胡涵嬉皮笑脸地说道,但其实他心里也没谱,主要就是要让父母安心。
“我是不是当初给你起错名了?不应该叫胡涵,应该叫叫胡汉三啊?”胡妈看到胡涵那个得意忘形劲儿,忍不住吐槽道。
“噗嗤!”胡爸也被这娘俩逗笑了,于是他也不再纠结,继续开始攒电视。
时间过得飞快,胡涵除了每天找关二爷练练字,侃侃大山之外就是吃睡玩。很快就来到了周六。
1995年之前还没有双休制,学校一般上五天半课,工厂单位每周工作六天。
这天胡爸下班时候看着心情不错,嘴里哼着小曲儿。
“我爸这是怎么了?跟吃了蜜蜂屎似的。”胡涵看着很纳闷。
“别胡说八道,小心你爸抽你。”胡妈拍了儿子脑袋一巴掌,她现在已经没有了儿子刚会说话时候的兴奋,反而担心儿子以后会变成话痨。
胡妈背着胡爸把胡涵拉到了院门口,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今天厂里热闹着呢,那个张文革装了好几台电视机,开机都不出人儿,怎么调都调不好,结果让人给围了。”胡妈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来。
“他有没有又腆着脸来找我爸?”胡涵还有点儿担心,怕他爸耳根子软,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种人,怎么可能不来呢?他买了好多水果和酒,求你爸帮他解决技术问题。结果你猜怎么着?你爸终于硬气了一回,把他轰出去了,水果酒瓶扔了一地。”
胡妈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看得胡涵一阵辛酸,刚才他还担心胡爸会农夫救蛇,这回看来胡爸是彻底想通了。
人啊,本质可以善良,但却不能表现得太善良。
上辈子胡爸就是个讲义气的人,结果没少吃亏,可能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局限性吧。
晚上,胡家门口都排上队了,那些之前贪便宜在胡爸这里退了定钱找张文革攒电视的人现在又都回来求胡爸了。
另外,又多了慕名而来的十几单生意。
胡爸和所有人都约好,这次交了定钱就不能退了,他得去买元器件,总不能最后都砸自己手里吧。
最后,这些人千恩万谢的走了。
胡涵觉得普通人也蛮可怜的,花钱还得求人,可见这个时代物质匮乏到了什么地步。
把所有人送走之后,胡爸又带着李继红和另外两个新徒弟开始继续干活,胡妈则躲在姥姥屋里开始数钱。
一下子又多了十几单,订单一下达到了五十多台。可惜1980年还没有万元户的概念,不然今天胡家就已经差不多快达标了。
但胡涵看着这一派繁荣的景象,心里又有了别的打算。
十点准时收工,胡爸胡妈正在收拾屋子。
本来还在一边昏昏欲睡的胡涵忽然来了精神。
“爸,现在咱家生意不错,是不是该居安思危一下啊?”
“有话你就说,别跟这儿拽词儿。”胡爸现在警惕性很高,一下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我觉得是时候该产业升级一下了。”胡涵虽然假装的得很正经,但强加在自己稚气未消的外表上却非常滑稽。
“什么叫……产业升级?”胡妈疑惑道。
“产业升级就是——现在电子管电视已经快过时了,不适合继续投入,而且价格也卖不上去。咱们家以后应该开始推出晶体管电视作为拳头产品。超越市面上的9寸晶体管电视,直接上12寸的,价格可以提高到400块钱以上,利润高而且不容易被别人仿制。”
“你说得真好,跟我们厂长发言一样。”胡妈差点儿就起立鼓掌了,然后发现说这些话的只是自己五岁的儿子,不由得一阵尴尬。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胡爸是个技术控,只要一谈新技术,立马就来了兴趣。
“不过晶体管电视机的零件要多不少,显像管也不好买。另外,我对晶体管电视的电路构造也不太熟悉。”胡爸说出了面临的困难。
“如果有一台现成的电视给你拆开看,照着画图纸,您能不能学会呢?”胡涵倒是没想到胡爸说的那些问题,他以为胡爸是万能的,所以只能试着提出解决方案。
“理论上没问题,但暂时也没处找现成的12寸晶体管电视啊?”胡爸说出了现实问题。
“能不能管你们组老冯借一下?他家好像有一台。”胡妈搭茬道。
“就他那小抠门儿,能借给我拆开?再说了,他全家就那一台电视,咱借走了他们看什么啊?”胡爸肯定不会舍这个脸。
“咱们家这不还没电视呢吗?要不要正好买个新的?”胡妈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没票啊?没电视票哪买啊?”胡爸本来眼前一亮,但想到了电视票的问题,还是瘪了瘪嘴。
全家瞬间都沉默了,80年代的时候就这样,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家具电器,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
胡涵记得1980年下半年,随着美剧《加里森敢死队》的播出,完全接住了上半年《大西洋底来的人》的收视热潮。
而到了明年,也就是1981年还有万人空巷的日剧《姿三四郎》,加上北京电视台的崛起,只能收一个台的电子管电视会在2年之内被慢慢淘汰。
所以说,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忽然,一道灵光从胡涵的脑中闪过——友谊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