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阿湄文集 > 边城的守望者读书征文我最喜欢的中

边城的守望者读书征文我最喜欢的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234.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这样一位中国作家,他只上过小学,15岁就当兵,20岁时只身闯到北京自学写作,22岁一举成名,26岁到上海创办文学杂志,27岁被胡适聘为上海中国公学讲师,28岁到青岛大学执教,36岁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副教授,第二年转至北京大学任教授,一生共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达500多万字,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奖,终因去世而未能获取这项只发给生者的大奖。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美国学者金介甫这样评价他:“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中国作家汪曾祺说:“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谁比他更高呢?”台北作家白先勇称他“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国作家”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就是沈从文。

    自然是他幼年的大书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泛出光来;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看冥器铺里的人在冥器上贴金、敷粉;看银匠用一个小管子将火焰吹射在柴上融银子,篾匠用厚背薄刃的钢刀破篾,小铁匠拉风箱、扬锤、淬火;更喜欢在麦收时节捉蟋蟀,借老木匠的瓦盆,同他比试蟋蟀的优劣他大脑里常常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他说:“我的心总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但谁又敢说他不是恰恰因此而发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呢?他的作品中那些平凡、勤劳、纯良、执着、坚忍、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形象难道不是从这本大书里得来的吗?

    在他那些嗅得出泥味和土香的文字里,生命的庄严、人性的朴厚和人情的纯美是永恒的主题。他所写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想、平凡的坎坷和平凡的悲欢,但却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和非凡的美感。在那里面,谁会看不出那最初的根——凤凰的影子呢?

    漂泊伴随着他的成长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5年里,他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块、煮在豆芽菜汤里的猪肉。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那时的他很瘦弱,血液凝聚力差,加上常常夜以继日地写,所以流鼻血成了常事,一流起来就不易止住,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据说,当时他就住在湖南会馆面西的一间十分潮湿、长年有霉味的小亭子间里。那里,当然夏天温暖,冬天凉快透顶,但他却生不起火。下大雪的日子,在没有炉子的亭子间里,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身上裹着两件夹衣,腿上包着旧棉絮,双手红肿,流着鼻血,不停地在写小说,几乎冻饿而死在自己的文学梦中。不过,顽强的他也有发愁的时候,不是为生活,而是为弄不到一点文学的东西“消化消化”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

    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但是,他人生的漂泊并没有结束。建国后,因为一些文人的误读,他的作品被认为是粉红色的反动文艺,他开始接受“洗脑”进革命大学,参加土改,最后到博物馆工作。文革中,他被批判为“旧社会的渣子”“新时代的落伍者”“腐朽的资产阶级”家被抄过八次,本人也被强迫打扫厕所达一年之久,还到“五七干校”改造。在如此境遇下,他默默地进行历史文物研究,著有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专著,特别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为世界留住爱与美是他的梦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富含生命力的文字,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的热点话题。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叶的边城,一片宁静与和平的土地上,这个背景是湘西的昨天,也是整个中国更为遥远的过去的象征。主要人物有老船夫、翠翠、傩送、天保等,老船夫已年过70,在碧溪嘴白塔下摆渡了几十年;翠翠是老船夫女儿的遗孤,天真活泼,乖巧温顺,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傩送和天保是城里管码头的顺顺的儿子,拥有当地男子的勇敢、豪爽、诚实和热情,是自然的儿子。当年,翠翠的母亲同一个屯防士兵因唱歌而相恋,有了翠翠却结婚不成,结果双双殒命,这是上一代的命运。轮到翠翠这一代人又将如何呢?因了河边的一次相遇,傩送爱上翠翠,翠翠下意识里也朦胧地生出对傩送的爱恋。不巧的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更严重的是,一座新碾坊又加入了这场竞争——团总将它作为女儿的陪嫁,正托人向顺顺放口风,要让傩送作他的女婿!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底流出的热情的歌。但随着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人类道德的逐渐衰亡,人已经沦为金钱的奴隶,古老的渡船怎么会比得上崭新的碾坊?这不仅是湘西,而且是整个中国乃至全人类无法规避的历史进程。虽然也有碰撞,也有抗争,但结局是早就注定了的:老船夫挽救不了翠翠的命运,一如当年阻止不了女儿的死亡,在痛苦中孤独地死去;天保明白了自己多余的存在,赌气远行,不幸丧命;在必然与偶然的交替中“碾坊”又步步进逼,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年轻的心,傩送也离开了边城;只剩下翠翠一个人,日复一日守在渡口,等待着傩送的归来难道真是“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吗?不,我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的民族更要如此!作家的使命难道不是唤醒一个民族重新做人的意识吗?所以“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起来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等待,或许一切终究归于平静,或许可能在沉默中突然爆发。

    翠翠和祖父是善良而本分的,顺顺和两个儿子是善良而豪壮的,甚至偶尔出现的马兵、过客、妓女也都是沉稳而温良的,没有争吵,没有怨怼。整部小说虽然透露出淡淡的哀伤,但却充满了纯粹的爱与朴素的美,让人想到沈从文的一生与他从容、平和、淡定的生活态度。

    不单小说,他的散文也是这样的,曾对他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作家李辉说:“我觉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美、最有味道的散文是沈从文的散文,像他的从文家书、湘行散记等。”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